2014-03-11 01:01: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此前,A股投資者似乎被“訓練”出了一種心理素質:當大盤下跌時總覺得不要緊,認為中小盤個股總有機會,A股市場的表現也為這種想法持續提供著土壤。
然而,世事無常,當多數人都存在同一種傾向時,行情就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昨日,A股市場全線下跌,滬指跌2.86%,創業板指更大跌3.67%,又迎“黑色星期一”。是什么因素讓投資者的“心理防空洞”喪失?后市一味看跌殺跌又是否可取?
昨日(3月10日),大宗商品市場的關鍵詞只有一個:跌停——鐵礦石期貨跌停、焦煤期貨跌停、焦炭期貨跌停。受此拖累,A股市場昨遭遇重創,最具代表性的現象就是滬指跌破2000點關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于2012年以來滬指前四次跌破2000點后都能快速地見底回升,這一次市場仍期盼奇跡能夠出現。
滬指重挫59點跌破2000點/
昨日A股一開盤即低開低走,截至收盤時,滬指下跌58.85點,跌幅2.86%;深成指創出2013年6月26日以來新低。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跌幅更大,前者下跌3.54%,后者重挫3.67%。
由于整個市場都被恐慌性拋壓所籠罩,前期的熱門板塊成為資金做空的主要對象。在昨日板快下跌前5名分別是:博彩、網絡游戲、智能穿戴、文化振興和蘋果概念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政策性和事件性風險也讓前期強勢股受挫。昨日,多家前期連續上漲的重組、并購概念股遭遇跌停。
3月8日,上海新梅發布公告稱,由于各方對交易標的資產的估值存在較大差異,擬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此前公司公告稱,將剝離房地產資產并購買文化傳媒資產。昨日上海新梅跌停。
3月10日,華星創業發布公告終止重大資產重組,股票在昨日一度跌停,終盤下跌逾6%。
此外,“黑天鵝事件”也對相關個股產生了沖擊。受馬航航班失聯影響,旅游股、航空股遭遇重挫。
“強勢股的大面積重挫對市場的信心構成很大沖擊”,一位私募表示,昨日多重不利消息對市場構成沖擊,因此不能僅僅用“漲多了就會跌”來解釋。
超日債引發連鎖恐慌/
以上列舉了昨日A股市場下跌的一些突出現象。那么,投資者自然會問:下跌的根源又是什么呢?分析人士認為,昨日下跌原因首當其沖的便是“超日債”事件,作為國內債券市場首例違約案例,其連鎖效應或剛剛開始。
2014年3月5日,超日太陽公告稱“11超日債”無法全額支付第二期利息。雖然過去兩年間超日債評級日漸下調,2013年5月就已降至CCC級(垃圾級),但當噩夢出現時市場還是會擔心更多的企業步入后塵。
湘財證券分析師姜錫峰在研報中表示,考慮經濟增速的下行,債務人償債能力下降的狀態難以變化,后期信用風險出現的概率仍然較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債市曾出現兩次大跌:一次是2008年江銅債暴跌后,當時債市幾乎失去流動性;另一次是2011年二季度城投信用事件爆發,當年7月融資型理財傳叫停,8月央行要求商業銀行補繳保證金存款對應的法定準備金,8月底石化轉債2期超預期發行,9月綠城信托遭調查等一系列事件使得信用債市場大跌。
姜錫峰指出,實質性違約事件的出現會降低機構風險偏好,并對低等級債出現減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A股中發債的虧損企業不少,比如連續虧損的華銳風電(601558,收盤價3.78元)在2月26日就公告稱,旗下債券“11華銳01”、“11華銳02”被債券評級機構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此外,珠海中富(000659,收盤價2.42元)、南鋼股份(600282,收盤價1.67元)、中孚實業(600595,收盤價3.43元)、中國一重(601106,收盤價1.94元)等發債企業的業績預告來看,2013年均有虧損可能。 分析人士認為,“超日債”所展示的風險絕非局限于債券市場,背后也反映出實體經濟所面臨的問題。華安證券分析師楊宗星表示,2014年,A股市場面臨流動性偏緊、經濟結構深層次調整和債券大規模存續期到來等問題,更多違約事件或沖擊政策底線。
經濟數據令投資者“皺眉”/
事實上,經濟數據也令不少投資者眉頭緊皺。
3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月CPI數據。2月CPI同比漲2.0%,環比漲0.5%,同比漲幅創下一年來新低;PPI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0.2%。數據持續下降引發市場對出現通縮的擔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比上周五下調111基點,降幅為2012年7月以來最大。海通證券分析師薛鶴翔指出,人民幣面臨現實的貶值壓力,階段性貶值預期增強。
除人民幣貶值外,商品市場也開始暴跌。3月7日,倫銅價格大幅下挫,跌幅近4%。統計顯示,這是倫銅2011年12月以來出現的最大跌幅。
在國內市場,滬銀、滬鋁、滬銅、滬金也在昨日重挫。如鐵礦石期貨從2013年11月的957元/噸跌至昨日的780元/噸,跌幅達18.5%;螺紋鋼期貨暴跌2.27%,從2013年的12月的3745元/噸跌至昨日的3228元/噸,跌幅14.1%;動力煤期貨從2013年的12月的600元/噸跌至昨日的502元/噸,跌幅達17%。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商品市場與股票市場表現往往體現為正相關,商品市場的下跌也造成相關行業板塊整體下挫。昨日有色金屬和煤炭板塊整體跌幅均逾4%。
史上4度跌破2000點后迅速反彈/
在超日債危機、人民幣貶值、商品市場暴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滬指于昨日跌破了2000點關口,逼近今年1月20日低點1984.82點。那么,滬指下跌空間還有幾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2年9月以來,滬指曾4次跌破2000點,盤整后不久就繼續上行。
2012年9月26日,滬指最低見到1999.48點,隨后出現一波反彈,從1999.48點反彈至10月22日的最高2138.03點,漲幅6.93%。
2012年11月27日,滬指跌破2000點,間隔4個交易日后,滬指與12月4日見底1949.46點,之后一路反彈至2013年2月18日最高2444.80點。從12月4日低點算起,漲幅為25.41%。
2013年6月24日,滬指巨陰殺跌一舉跌破2000點,但6月25日滬指暴跌至最低1849.65點后便單針探底,此輪反彈一直延續到當年9月12日最高2270.27點,漲幅22.74%。
2014年1月20日滬指跌破2000點,最低探至1984.82點,之后兩個交易日便迅速反彈,最高漲至2月20日的2177.98點,漲幅9.73%。
從以上歷史行情的回顧來看,2000點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整數關口,滬指跌破之后往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反彈。那么,滬指昨日跌破2000點后也會照舊反彈嗎?
國信證券分析師閻莉認為,滬指2月20日沖高2177點后回落,與之前的高點2260點以及兩個低點2078點與1984點構成下降通道,大約有200點的寬度。目前上軌2260點~2177點一線對應點位在2130點左右,下軌2078點~1984點一線對應點位在1950點偏下。
值得注意的是,當期滬市成交狀況與之前4次跌破2000點時的水平有區別。
記者注意到,分析人士認為,滬指前4次跌破2000點時成交額明顯縮量,符合“地量見地價”的特征,比如2014年1月20日滬市成交額低至483億元,然而,昨日滬市成交仍高達950.3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