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0 00:59:36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文化傳媒板塊已發生55起并購事件,涉及資金近400億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自北京
并購,毋庸置疑地成為2013年文化產業最大的看點。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文化傳媒板塊已發生55起并購事件,涉及資金近400億元。
不過,勁爆的并購動作背后,越來越多元化的中國文化公司在產業結構上并沒有帶來多大驚喜,電影、電視、娛樂、手游等眾多業務更多地是獨立運作,文化板塊之間如何融合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對此,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表示,數量眾多的并購重組行為預示著我國文化傳媒將出現大變,文化傳媒行業或逐漸從專業性經營向綜合型經營發展,但同時也將面臨“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風險。本期解讀2013年文化產業關鍵詞——整合。
企業并購潮浮現隱憂/
對于文化影視企業而言,2013年的并購更像是一部大戲,包括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樂視網在內的各大主角輪番上場。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文化影視方面并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共有7起,涉及5家上市公司: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樂視網和中視傳媒。
從產業面上看,眾多文化影視企業的大手筆并購,似乎更多地是為了補足短板,重構產業競爭力秩序。然而,對這些企業來說,最為直接的影響還是資本市場的反應。今年以來,有并購經歷的影視傳媒類公司股價大多都實現了相當可觀的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每逢并購股票必漲”也引發了諸多企業的跟風行為。對此,中投顧問發布的《文化行業競爭情報分析及點評》中指出,文化傳媒行業中并購潮如此洶涌,除了與企業的發展策略有關外,還與投資者的盲目操作有重要關系。
事實上,并購的不確定風險已經開始顯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文化影視企業在單個并購案例的金額方面,以華策影視最大,該公司擬以16.52億元收購克頓傳媒;中視傳媒擬以10.2億元收購金英馬居次。
不過,這兩起并購在今年底都遭遇了麻煩。最后的結果是,因相關方涉嫌內幕交易遭立案的華策影視在12月6日發布公告稱,證監會已恢復審核公司并購重組的申請;中視傳媒稱,考慮到近期行業市場的變化以及交易的各種風險因素,終止對金英馬100%股權的收購。
政策助推行業發展/
盡管并購的前景并不一定樂觀,但相關政策的出臺,無疑給文化產業的從業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文化政策方面,再次提及了要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立現在文化市場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方面。文化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其實,在產業層面上,中國電影票房數據似乎更能說明市場的潛力。記者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了解到,截至12月8日,今年全國電影票房已突破200億元大關,達200.32億元,同比增長34.63%,觀影人次超過5.73億。中國電影從100億元到200億元的增長,僅用了3年時間。
不過,這樣的成績并不足以使國產電影高枕無憂,票房的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熒幕增長和二、三線城市的新增觀影群體。數據顯示,2003年,全國主流院線僅有影院1140家,銀幕1923塊,而截至今年12月初,全國影院已經超過3000家,共1.8萬塊銀幕。
與此同時,隨著近幾年移動互聯網及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手游的市場潛力也開始日益顯現,移動游戲的市場前景表現相當可觀。有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移動游戲行業的用戶付費市場規模或將達到52.1億元,預計2015年達到141.4億元。
文化產業鏈未打通/
今年,文化產業的并購潮中被頻繁提及的是多元化。從當下的表現來看,很多公司并不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單純的電影、電視劇或者文化傳媒公司,他們想做的更多,影視、動漫、游戲、互聯網、視頻都可以成為業務的一部分。
其中,華誼兄弟今年的并購涉及范圍最廣,包括游戲、電視劇以及一些影院服務公司等。此前業務集中在電視娛樂節目、電影的光線傳媒,今年選擇將橄欖枝伸向了主打電視劇的新麗傳媒。而“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收購了作家郭敬明創辦的影業公司,該公司的代表作則是今年上映的《小時代》和《小時代2》。
這一系列多元化的并購意味著,未來,傳媒、娛樂、互聯網、游戲以及動畫等業務,也會越來越多地進行融合。內容之間相互融合,再用品牌來進行串接,渠道和內容也會進行整合。
對此,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曾公開表示,這種整合最后會形成一些綜合性的傳媒娛樂集團,這類集團的起家業務可能會有很大差異,但是最后它們會融合成類似的業務領域,覆蓋面比較廣,會同時擁有渠道和內容,而且規模比較大。
不過,現實的情況是,現在整個文化傳媒行業的規模、市值還比較小。截至12月19日,全球最大的娛樂傳媒帝國迪士尼的市值為12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468億元),而A股市值最大的文化傳媒類公司華誼兄弟的市值才350億元,不足迪士尼的零頭。
中國電影集團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周鐵東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部電影尤其是大投資的電影,靠票房賺錢遠遠不夠,“電影作為一個商品,它的生命周期很長,影院票房應該只是車頭,然后由車頭來帶動其他收入。”
然而,目前中國的影視公司更多地是并列式的擴張,產品的產業鏈太短,電影、電視劇、甚至是游戲,這些產業之間并沒有被打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