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3-29 01:11:48
每經實習記者 陳非
近日,新和成(002001.SZ)宣布公司主導產品維生素提價,事實上這已經是新和成月內第二次宣布提高維生素產品報價,其中維生素E兩次累計提價幅度近50%?!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此前國內外多家維生素生產龍頭企業都宣布將旗下維生素產品提價,有樂觀的業內人士分析稱這將是維生素市場又一輪景氣周期的開始。
盡管維生素生產廠商近來提價的趨勢明顯,但仍有部分相關公司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并沒有立即跟進漲價。一位券商分析師就此向記者表示,廠商報價的上漲不等同于產品市場價格的上漲,此輪維生素產品的提價很有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龍頭企業頻繁提價
自三月份以來,維生素市場一改長期以來的下跌頹勢,產業內龍頭公司紛紛宣布提高相關產品報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一個月的時間,就有5家公司做出了6次產品提價。
3月1日,維生素B4(氯化膽堿)巨頭特明科宣布,75%氯化膽堿全球性提價,其中歐洲市場提價幅度達50歐元/噸,亞洲市場提價20美元/噸。3月4日,國內維生素E大型生產廠商新和成宣布提價20%。國際巨頭巴斯夫于3月7日宣布提高維生素A報價9.6%,國內主要生產商金達威(002626.SZ)隨后也在3月11日將維生素A報價提高22%。國際維生素巨頭帝斯曼3月12日宣布全球范圍內提高維生素A、維生素B2報價12%,維生素E報價提高15%。3月27日,據上次提價僅過去不到一個月,新和成再次宣布將旗下維生素A和維生素E產品分別提價至130元/公斤、120元/公斤。
盡管維生素產品龍頭廠商提價明顯,但仍有部分公司選擇暫時觀望,表示將視市場表現來決定報價。生產維生素B2的廣濟藥業(000952.SZ)向媒體表示,公司產品暫無提價預期;擁有維生素A、E產品的浙江醫藥(600216.SH)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近期的產品價格平穩。
廠商提價效果有限
廠商對維生素產品的提價潮始于3月上旬,那么相關產品的市場表現到底怎么樣呢?
據生意社數據顯示,3月28日維生素E商品指數為88.43,較27日上升了0.02點,較去年6月12日的最高點106.09點下降了16.65%,較2013年03月05日最低點88.06點上漲了0.42%。從市場情況來看,國內維生素E下游市場詢盤增多,廠家提價效果并不明顯,市場接貨積極性不強,但受貨源偏緊因素影響,維生素E價格依舊堅挺。
3月28日維生素A商品指數為89.11,較27日上升了0.01點,較去年5月16日最高點103.88點下降了14.22%,較今年03月10日最低點88.79點上漲了0.36%。市場情況來看,在國內外生產商輪番提高報價后,少數經銷商跟風提價,而大部分則選擇觀望。
新和成在3月4日提升維生素E的報價20%,帝斯曼于3月12日提高維生素E報價15%,但商品指數卻僅僅上漲了0.42%。同樣,巴斯夫、金達威、帝斯曼對維生素A的報價分別上調9.6%、22%、12%,但商品指數也沒有跟隨大幅上漲。廠商對于維生素產品的提價之于市場價格并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影響。
對此,有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大部分維生素產品的下游需求沒有明顯改善的跡象,漲價很可能來自于成本推動,另一方面,維生素廠家提高報價并不等同于維生素市場價格的大幅提升,下游經銷商的購貨欲望因漲價而降低,未來一段時間維生素產品很可能將陷入有價無市的局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浙江醫藥,公司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該工作人員表示,市場價格是由廠商和經銷商共同制定的,而廠商的提價很大程度上是在試探經銷商,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廠商的提價與市場價格的提升并不完全成正比關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