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3-12 10:04:13
三大礦山和部分貿易商存在延遲發貨、控制發貨量和惜售現象,在市場上造成了鐵礦石暫時性供給短缺的假象。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北京
據“我的鋼鐵網”鐵礦石港口庫存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3月8日,全國30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6654萬噸,較前一周下降298萬噸。
與去年同期(2012年3月9日)相比,總庫存減少3218萬噸,同比降幅再次擴大。而進入2月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一直保持在7000萬噸以下。
金銀島鐵礦石分析師苑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上周的下降,港口總庫存水平已經降至2010年1月中旬以來的新低水平。
對于庫存下跌的原因,卓創資訊鐵礦石分析師張笛認為:“三大礦山(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在控制進口礦的發貨量,發貨量相對來說少,到港數量就少。”
上周,巴西及印度礦到港小幅上漲,而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較前一周大幅度減少263萬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三大礦企中,必和必拓、力拓主要產地都集中在澳大利亞,而澳洲港口發送到中國的鐵礦石則占其總發送量的80%左右。
就在上周,國家發改委指出,三大礦山和部分貿易商存在延遲發貨、控制發貨量和惜售現象,在市場上造成了鐵礦石暫時性供給短缺的假象。
“鐵礦石價格曾在去年短短半年之內上漲將近80%,價格走勢遠遠超出市場的正常自我調節的范疇,人為因素顯而易見。”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魏啟寧分析稱,“就目前進口鐵礦石庫存下跌的情況來看,人為操縱價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上周,力拓集團于澳大利亞時間3月4日預計,未來18個月內國際鐵礦石價格將大跌50%以上。有消息稱,目前力拓的鐵礦石庫存偏緊,所以可能會故意放出做空消息拉低價格,從而進行補庫。
“經常高調預測鐵礦石價格大漲或大跌,是國外鐵礦石巨頭操縱價格慣用的‘伎倆’,所以不排除是其‘作局’的言論。”苑山表示。
我的鋼鐵網鐵礦石研究員周遠見表示,目前鐵礦價格確整體呈現出弱勢下跌的走勢,價格維持在145美元/噸的水平,短期出現大幅下跌可能性并不大。
海關總署最新統計則顯示,2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為5642萬噸,同比下降13.17%,環比1月份減少912萬噸,而2月份130.5美元/噸的進口均價,較1月份環比上漲8.46%。
而在上周,我國的鐵礦石現貨交易市場表現異常活躍,并創下2013年以來單周最好成交成績,這似乎印證了上述分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