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委員提案聚焦空心村 估算中國村莊空置面積超過1億畝

人民日報 2013-03-11 10:40:46

北京市農委副主任李成貴已連任兩屆全國政協委員,從研究到實踐,他深知“三農”領域的重點難點所在。

李成貴委員與同事調研估算,我國村莊空置面積超過1億畝

為了“空心村”的明天(履職報告)

北京市農委副主任李成貴已連任兩屆全國政協委員,從研究到實踐,他深知“三農”領域的重點難點所在。“一批批青壯年農民離開村莊,老年農民慢慢離開人世,空心村的明天在哪里?”

今年全國政協會上,李成貴委員的提案聚焦“空心村”,他建議重視村莊空心化現象,按照推進城鎮化的思路,積極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他在各地農村調研發現,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很大部分農民工不會再回到村里居住。“即使是上了年紀的農民工很多也已經不適應村里的生活了,新生代農民工更是不適應。”

李成貴和同事們以大范圍村莊調查數據為基礎的估算表明,當前我國村莊空置面積超過1億畝。

“城鎮化浪潮滾滾向前,一方面城鎮化建設需要大量用地,另一方面,很多空心村土地廢棄空置,如何讓兩者有效對接?”長期從事“三農”研究的李成貴認識到,合理施策,穩妥推進空心村綜合整治,既可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建設用地供需矛盾,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在李成貴看來,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要“雙輪驅動”,構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新型城鄉關系。“從操作層面上看,空心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覆蓋的成本很高。如果在科學規劃、保護好農民權益的前提下,在城鎮規劃區內推進村莊的適度集中,一部分村莊作為保留村,另一部分則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合并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更有利于盡快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李成貴認為,隨著城鄉社保標準的接軌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依附在戶籍上的權益將逐步淡化,這些新型農村社區將成為城鎮體系的重要末端。

作為“三農”政策制定和實踐推動的重要參與者,李成貴很高興地看到,北京市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其中一種模式通過加強土地整理,新增土地1/3用于復墾,1/3用于建設居住和配套服務設施,1/3用于產業發展,很好地解決了“地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農民收入怎么增”等問題。“土地一活,整個農村都活了。”

通過調研和思考,李成貴對下一步履職重點,有了明確的方向:為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創新土地利用方式,更好推進城鎮化建言獻策。

責編 陳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级做a爱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网站在线进。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2023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