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1-09 16:10:48
⊙記者 覃秘
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轉系統)將于下周掛牌的消息刺激,新三板概念股昨日午后表現強勢,東湖高新、高新發展漲停,海泰發展、魯信創投、中關村和蘇州高新等也漲幅較大。券商研究機構認為,場外市場大發展將是今年資本市場最值得關注的大事之一,受益的公司主要包括高新園區、創投機構和券商等三類上市公司。
高新園區的受益邏輯并不難理解,一是有助于園區自身的建設和發展,提高園區開發商的地產租售收入,二是公司此前的一些股權投資可以及時地得到兌現,其中部分股權甚至是拿土地換來的,和地產相比效益將更為顯著。最為典型的是張江高科,公司不僅從事張江高新區的開發建設,通過所投資房產的租售收入獲得效益,公司旗下的創投公司還對園區內不少公司進行了股權投資。去年以來,張江高科更是提出向投資傾斜的發展戰略,包括增資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以及參股多家股權投資基金等。
目前獲得新三板試點的四個高新園區情況類似。如湖北武漢的東湖高新,盡管其重組之后主業已變身道路橋梁的工程承包商,但高新園區的開發仍是其業務之一,除了此前已經開發完成的關東光電子產業園、關南科技工業園、光谷芯中心,公司目前參與開發的工業園區還包括生物醫藥園企業加速器三期項目、武漢軟件新城和創意產業園等。中關村的思路則與張江高科類似,在繼續發展地產物業的同時加強對園區內企業的股權投資,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底中關村發展集團對16家園區企業投資2.4億元。
盡管目前新三板試點僅擴大到上海、天津和武漢,但國內的眾多國家級高新園區顯然仍有機會,山東、湖南、四川、蘇州等地的高新園區也一直在積極爭取試點資格,在二級市場上負責該地區園區開發的公司也被納入新三板概念,如高新發展、蘇州高新,以及長春高新等。在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營后,納入更多的高新園區是大勢所趨。
創投機構的受益邏輯在于獲得更多的退出渠道。創業板推出之后,收獲異常豐厚的達晨創投,仍有望拔得行業內的頭籌,此前公司投資的武大有機硅已經隨著東湖高新區的進入試點而率先掛牌,單從投資回報率來講,并不低于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只是目前的流動性還是差了些。“首先,是解決了退出渠道問題,第二,還會向好的方向發展。”達晨創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積極回應。達晨創投是上市公司電廣傳媒的控股子公司,創投業務已經成為電廣傳媒的主業之一。
和電廣傳媒相比,魯信創投顯然更容易得到市場關注。據公開資料,魯信創投在山東省內有非常多的股權投資。多家機構研報認為,一旦山東成功納入新三板試點,對公司的影響將非常顯著。
另一個直接受益新三板掛牌的是以券商為主的中介機構,如西部證券等券商已為此籌備了多年,現在終于等到了收獲期,未來如果新三板推行“做市商”制度,將進一步拓寬券商盈利模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