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1-07 08:43:10
持續涌現的限售解禁股上市令大宗交易平臺的活躍度持續增長,2012年全年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成交141億股,再創歷史新高。中信、海通、華泰繼續領跑大宗交易市場。
中小板創業板增幅逾7成
據上證報及同花順(300033)ifind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共有931只個股現身滬深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成交141.1億股,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5.7%、6.3%。受二級市場全年整體低迷影響,全年成交總額有所下滑,總計1292億元,同比下滑4.7%。
自2008年實施大小非在一個月以內轉讓限售解禁股超出總股本的1%須取道大宗交易系統以來,大宗交易平臺開始活躍。2007年全年大宗交易成交量不足2億股,2008年便突破42億股,此后三年大宗交易活躍度逐年提升,并于2011年一舉突破百億大關。2012年在二級市場持續縮量的背景下,大宗交易依然維持增長態勢,顯示出這一市場的高成長性。
分不同市場看,中小板創業板全年完成3800筆交易,合計成交49.6億股、603.6億元,而上年同期分別為2592次、28.9億股、501.5億元,成交量、成交金額均呈增長態勢。主板交易規模伴隨二級市場的低迷而有所萎縮,全年成交91.5億股、687.9億元。
各月成交規模起伏較大,全年有7個月的月度成交金額低于百億元。12月交投最為活躍,全月成交23.8億股、195億元,接近歷史最高水平;1月的交易最為清淡,全月僅成交4.8億股、41.1億元,甚至不足12月最后一周的交易規模。
十家券商占據半壁江山
大宗交易市場的持續增長也吸引了券業的高度關注。華泰證券(601688)經紀業務副總經理吳寶國表示,公司高度重視這一業務。目前,滬深兩市的股票市值約20多萬億,若有效盤活這部分資產將成為證券公司新增收入來源,而大宗交易便是盤活股權的重要工具之一。
數據顯示,經過2012年的激烈競爭,前十大券商的累計交易金額在全年成交總額中的占比超過55%,而2011年這一數據為47%。
中信以全年232.4億元的交易總額領跑,海通、華泰、中金緊隨其后,以217.2億元、209.2億元、194.5億元,分列第二至第四席位。此外,交易金額排名前十的券商還有廣發證券(000776)、申銀萬國、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601788)及中信建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