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08-21 14:37:35
在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經受了金融危機考驗和轉型升級陣痛的中國制造重鎮正煥發著生機與活力。
盛夏時節,在有著“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走村過鎮,記者感受到,在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經受了金融危機考驗和轉型升級陣痛的中國制造重鎮正煥發著生機與活力。從低端向高端攀升、從制造向創造嬗變、由“鳥巢經濟”鳳凰涅槃而獲新生。
東莞地處廣深高速中段,這座世界級的制造業城市匯集了2.5萬多家工業企業、60多萬家個體工商企業,世界各國上市公司中有2200多家在這里建廠。千余家食品企業扎堆東莞,生產著世界上60%以上的名牌休閑食品。全球鞋業有七成東莞厚街造。500家積聚在大嶺山鎮的家具企業年產家具的90%以上外銷世界各地,年出口總額超過21億美元……
從全球金融危機到歐債風波,從轉型升級到經濟下行,中國制造重鎮從風雨中一路走來。我們走進東莞發現,一批產品附加值小、技術含量低、資源消耗高的落后企業在廣東“雙轉移”戰略調整中和激烈市場競爭中倒下、出局了。然而,更多更高更強的現代化企業卻茁壯成長起來。
東莞市副市長賀宇告訴記者,近年來,東莞紡織、服裝、鞋業、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產品在企業數量、用工數量下降的同時,產值和出口額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如厚街的鞋企從2007年的600多家減至2011年的400多家,從業人員也從15萬人降至10萬人左右,但年產銷值卻從150億元升至380億元,增長了2.5倍。
東莞鉅升塑膠電子制品有限公司整潔安靜的空調車間里,不見一個工人,只有一個機器人在21米長的生產線上來回走動工作著。這是該公司在從國外購回設備的基礎上,自主研發設計智能化精密模具柔性制造系統對生產線進行統一指揮管理。
該公司助理總經理蔣仕元得意地說:“該生產線可以24小時工作,產能是一般車間的3倍。而加工精度可以精確到3微米,誤差比頭發絲還小得多。高質量加上低成本,使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一路暢行。”
一組數據有力見證了東莞的轉變:2008年以來,東莞加工貿易企業累計研發投入497.1億元,新設研發機構441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5家,新增境內外專利授權3341個,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比重提升至1.3%,專利授權量總量躍居廣東省第二位。
2008年以來,東莞加工貿易企業培育自主品牌2257個,收購國外品牌397個。全市出口300強企業基本實現了“設計+生產”的運作模式,ODM(委托設計生產)生產自主品牌制造產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貿易出口超過60%。
外資企業內銷總額從2007年1439.2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2479.2億元,增長了72.3%,企業內銷占內外銷總額的比重由26%提高到32.7%。加工貿易外貿依存度由2005年的253.58%下降到2011年的142.51%。與2008年相比,東莞平均每雙鞋的出口價格提高了171.4%,平均每件服裝出口價格提高六成。
從2008年到2012年,東莞環保投入從2008年的15.3億元分別提高到2011年的40.4億元,增長了164%。外資引進中拒批不符合產業政策、選址不宜等污染項目2436項,投資總額526億元。在中國制造重鎮,來者不拒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標本兼治逐漸結出生態碩果。
今年第一季度,東莞經濟在略有增長中低位開局,經濟增幅排名全省倒數第一。中國制造重鎮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考驗。
現在,世界工廠并沒有因為逆境而停步。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充滿信心地介紹說,近兩年來,東莞市500萬元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總額達695億元。億元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從投入到產出的周期需要3年時間,這部分產能如果正式發揮作用,將能產出2000多億元的工業總產值和400多億元的增加值。“這將是東莞經濟的后勁,其釋放的能量將創造東莞的未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