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家訪談

每經網首頁 > 專家訪談 > 正文

國信中心專家:應適時下調存準率

上海證券報 2012-07-19 12:08:47

從中長期看,由于體制機制障礙、資源環境壓力加大、能源資源價格上升、人口結構老化、企業產能過剩、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等因素使中國潛在增長率開始下降。

嘉賓范劍平(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

記者: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政策走向大家很關心。您怎么看上半年經濟超預期回落的問題?下半年政策會有哪些調整?能不能先介紹一下你們的基本判斷?

嘉賓: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出現超預期的回落,尤其是工業增速回落更為明顯,目前已經回落到1位數的水平。針對經濟增速超預期的回落,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的預調和微調措施,將“穩增長”放在宏觀調控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強調按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基礎、調整結構是關鍵、物價穩定是保障的要求,抓好政策落實和政策研究儲備”。

下半年,在“穩增長”預調微調政策效應顯現、房地產市場有所企穩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因此,對于當前經濟增長超預期回落,一方面,不能反應過度,從而進一步大力度地放松宏觀調控政策,再次回歸經濟增長崇拜;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采取有針對性的預調和微調措施,避免經濟增長的過快回落,妥善處理好“穩增長”與調結構、控物價的關系,著力落實惠民生、促改革和促和諧的各項政策措施,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穩定和諧。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格局

記者:從你們預測部的研究看,當前中國經濟的格局是個什么樣子?

嘉賓:先講一個看法,就是當前的政策取向是什么。我們認為,應該保持需求政策基本穩定,重視改革導向的供給政策。這是基于對當前經濟格局的如此認識,即本輪經濟回落是短期需求收縮、中長期經濟增長潛力下降與多重周期因素疊加的結果。

從短期看,經濟下行的壓力一是來自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壓力,當前伴隨著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逐步落實,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幅度較大,由于與房地產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產業眾多,所以對一系列產業都產生了影響,同時也包括對消費的影響;二是由于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使得中國對外出口明顯放緩;三是由于效益的下滑,企業加快了去庫存的步伐。

從中長期看,由于體制機制障礙、資源環境壓力加大、能源資源價格上升、人口結構老化、企業產能過剩、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等因素使中國潛在增長率開始下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下降,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長速度回落,也意味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壓力加大。

對潛在經濟增長率下移,政府、企業、個人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果現實經濟增長率過快、過急地下落,有可能引起經濟和社會震蕩,宏觀調控應力求使經濟增長率回落成為一個漸進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大約在10%左右,目前大約在8-9%左右,當經濟增長率處于8-9%左右的區間時,經濟運行狀況比較良好,可實行中性政策,當經濟增長率高于10%,應實行適度的緊縮性政策;當經濟增長率低于8%時,就要實行適度的寬松性政策。

因此,當前應堅持年初確定的穩中求進的宏觀調控政策基調,保持穩健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的取向,在短期內適當加大需求調節的力度,保持需求的穩定增長,使經濟增速穩定在合理區間,防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增長速度過快下滑;同時,適度提高對經濟增速適度回調的容忍度,防止過度放寬宏觀經濟政策而使經濟重回高增長軌道的傾向,重視改革導向的供給政策,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確保實現結構優化前提下的“穩增長”。

“穩增長”與“調結構”是什么關系

記者:我們注意到,近年來對經濟增速或高或低的擔憂,總是離不開對“穩增長”和“調結構”的把握?老在這個問題上打轉轉。對此,您怎么看?

嘉賓:2008年年底,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實施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刺激政策,在實現經濟快速企穩反轉的同時,也帶來了通脹壓力居高不下、房地產泡沫加劇、企業和政府負債率上升、產能過剩加劇等一系列惡化總量和結構的不利影響。因此,在目前新一輪“穩增長”的政策調整中,應該充分吸取上一輪刺激經濟的經驗教訓,不能為了“穩增長”而偏離或放棄“調結構”的目標。

一是宏觀經濟政策一定要立足于預調微調,不能再次啟動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在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十二五”重大項目,加大國家預算內資金對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城市市政工程、鐵路、節能環保、信息化等重點領域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的同時,要繼續加強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投資的控制,以穩定投資的增長和促進結構調整。

二是盡快出臺和落實鼓勵引導民間投資的財稅、金融政策措施,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教育、醫療等領域,進一步實現投資增長由政府主導向自主增長的轉換。

三是積極落實《“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同時輔以信貸、利息優惠政策,支持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等項目,盡快培育產業發展新引擎。

適時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保持社會資金面總量適度增長

記者:對貨幣供應的松緊問題您怎么看?

嘉賓:截至今年5月份M1預警指標已連續7個月處于“過冷”的藍燈區。雖然M2增速與社會融資總量增長并未像M1增速一樣出現大幅放緩,但目前增長水平也偏低,5月份當月社會融資總量比上年同期少增較多。因此,貨幣政策需要進一步落實“預調微調”,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信貸政策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等數量型工具,保持社會資金面總量微松。

一是根據外匯占款增長變化和央行票據到期量,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及時投放資金。二是適時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過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將導致貨幣乘數過低,不利于貨幣信貸的增長。應通過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來放松貨幣乘數,保證社會流動性總量微松。三是適度加大信貸投放規模,推動社會融資總量平穩適度增長。今年以來,實體經濟通過金融機構的表外融資明顯少于上年同期,直接融資活躍程度也有所下降,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顯著上升。在表外融資、直接融資和民間借貸等替代性資金來源減少的同時,需要適度加大銀行貸款投放規模,以保證社會融資總量平穩增長。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高清电影免费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