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關于嘗試開展金融 標準化文化產權交易的建議

每經網 2012-03-05 21:43:15

民盟   謝衛

 

我國是文化大國,文化資源非常豐富,要實現我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投入和配置,但現實情況是文化產業的市場化程度低,文化資源與資本之間缺乏融通工具,文化產業化過程中存在著文化與資本難以對接的瓶頸問題。主要表現在:

1、文化資源豐富,市場化程度低。一方面,我國是文化大國,有數千年的文化歷史,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要素。另一方面,絕大多數文化資源都處在黨和政府的計劃發展中,文化資源更多是用來滿足上層建筑和百姓的文化娛樂需求,文化產業也僅僅是剛剛起步,其資金來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市場化程度較低,文化資源還不能成為可交易的文化產權。文化要素存在一個向文化資本轉化的迫切需求。

2、文化要素的專業化程度高,通用化屬性差,難以轉化為可交易的通用資本。一幅畫,一部作品,一個演出,涉及不同行業,確權定價難度大,不易比較,缺乏統一標準,難以用標準化的金融工具來進行交易,不易于資本對接。

3、文化產業融資難。文化企業除了走IPO通道外,暫無更好的直接融資通道。但文化企業因輕資產多,轉制時間短,普通規模較小,達到上市要求的很少。現階段文化企業發生最多的融資是項目融資。項目融資發生額小,時間較短,目前難以得到銀行貸款,因此,文化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的困境。

4、百姓投資需求大。我國有豐富的民間金融資源,需要尋求新的投資需求。據估計,中國已經達到小康水平的家庭80%有投資文化藝術品的需求,而現階段百姓的投資范圍和品種十分有限,特別是在股市調整、房市打壓的情況下,民間資金尋找投資機會的欲望更加強烈,這部分資金很容易涌向文化市場。近三年來,全國成立的文化產權交易機構達到60家,發行了20多億元的份額化產品,但由于缺乏統一監管,出現了一些混亂的現象,一些文化產品被連續交易,價格暴漲,擾亂了金融秩序。

上述幾個問題,導致目前我國文化產權交易市場可喜可憂的活躍氛圍。可喜的是因為文化產業已經開始嘗試與金融資本的結合,有可能帶動文化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憂的是,因為缺乏標準化交易品種和政府監管,文化產權市場空前混亂,處理不當會影響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尋找對策。

相關政策與建議:

    1、政府相關部門正確理解與處理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疏堵問題,確保在規范的前提下促進資本涌入文化市場。當前文化產權市場的混亂局面已經引起國家的重視,相關部門已經開始下文整頓,以防范金融風險,但是我們也不應把整頓當成目的,割斷金融資源向文化產業轉移的通道,而是應該明確一個共識,對這類新生事物應該在規范后繼續發展。

2、標準化是文化產業借力金融資源的重要途徑,相關監管機構應該進行積極的探索。文化產業實現金融標準化的意義在于:一是服務面寬,可以為各類文化項目提供融資及流動通道。比如一部電影、電視劇、小說、劇本,都可以提供融資服務。二是時間伸縮空間大,可長可短。長到數十年的文化工程,短到幾小時的一次演出、活動,都可提供服務。三是有現成的交易平臺可以借用,如各地的產權和文化產權交易平臺。四是容易操作,有現成的證券交易的經驗可以借鑒,投資者容易接受。

3、應明確相應的監管部門。由于文化產品實現金融標準化交易,按照國家金融監管的要求,應該由中國證監會實行統一監管,各地方政府和各類產權交易所無權擅自開展這類業務。

4、應謹慎試點,穩步探索。文化產品的金融標準化交易是個新生事物,各方面都缺乏經驗,應該本著謹慎原則,先在證券交易方面有充足經驗的城市如上海、深圳開展試點,監管部門應同當地政府和交易所進行認真的調研,先易后難,穩步探索。

5、在國家統一監管下建設文化多層次文化產品融資市場。標準化的文化產品交易不是文化企業融資的唯一途徑,應該繼續鼓勵國家重點文化產權交易所開展各類半標準化和低標準化的產權交易,從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產品交易市場。從大的格局看,大型文化企業可以在資本市場尋求上市融資,優質的文化項目可以在重點文化產權交易所通過標準化交易來實現融資,也可以尋求銀行的信貸支持,一般的文化企業股權轉讓等可以在產權交易所實現半標準化交易,從而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責編 吳永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网站 | 亚洲产精品VA在线观看 |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频 | 在线视频免播放器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