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8 01:39:22
每經記者 程元輝 發自上海
因為柴油供應和油品問題,在中國節能環保技術名錄中,柴油技術車型長期缺位。盡管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RBCD)副總經理王曉東樂觀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預計,“目前中國柴油乘用車市場份額為1%,預計未來5年,中國柴油乘用車的市場份額會增加到12%~15%”。
但是,現實比夢想更為殘酷。11月1日,杭州市國Ⅰ排放標準的柴油車被納入“黃標車”管理范圍。在節能減排的大旗之下,各大城市紛紛把降低城市污染和排放的方法指向“驅逐柴油車”,柴油轎車前景仍然迷茫。
部分柴油車面臨淘汰命運
從今年年中起,越來越多的城市向柴油車下“驅逐令”,原因是柴油車污染排放量超標,柴油車再次被貼上“不環保”的標簽。
11月1日,杭州市國Ⅰ排放標準的柴油車被納入“黃標車”管理范圍,進入逐步淘汰的過程。根據政策要求,國Ⅰ排放標準的柴油車,要在12月1日前憑“車輛行駛證”將綠色環保標志換成黃色環保標志。
無獨有偶。廣州也早早加入驅逐柴油車的隊伍。根據資料顯示,廣州年內限行10萬柴油車,力爭3年內淘汰。對此,廣州市環保局局長羅思源稱,專家測算1輛高排放車輛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10~12輛普通車輛的排放量,也就是說,10萬輛高排放車輛相當于100萬輛普通車的排放總額。
事實上,多數人并不清楚這10萬輛高污染排放車輛究竟是指的哪種車?廣州市環保局機動車污染控制處有關負責人對此解釋說,這10萬輛車指的是國Ⅰ、國Ⅱ標準的柴油車。
此外,“十二五”期間,甘肅將全部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的排放不達標的汽油車和柴油車。據了解,“十二五”期間,甘肅將全面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全部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的污染物排放達不到國Ⅰ標準的運營汽油車和污染物排放達不到國Ⅲ標準的運營柴油車。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按照國家環保部最新發布的《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管理規定》,從2010年3月1日起,全國要統一機動車環保標志,國Ⅰ、國Ⅱ標準的柴油車被列入了黃標車的范圍。而在各大城市的執行過程中,淘汰柴油車成為了主旋律。
在10月29日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第九屆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鼓勵汽車節能減排方向是對的,但唯獨對柴油車進行限制的行為有失妥當,目前柴油車排放不滿足標準主要在柴油質量問題上。”
“其實汽車使用中,包括地方政府層面對柴油車的歧視普遍存在,認為柴油車是交通排放主要肇事者,其實柴油車在節能排放上有著很大的優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董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柴油車前景仍不明朗
從著力倡導發展純電動汽車到發展節能減排的汽車,有分析認為,國家政策傾向于在短期內提高傳統內燃機的節能減排,柴油車也將借此獲得“扶正”機會。
董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十一”之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召集石化部門開會,要求他們提供符合排放標準清潔柴油,沉積已久的柴油質量問題有望迎刃而解,這將為柴油車普及奠定基礎。
“有關柴油供應方面,國家也出臺很多規定,比如禁止柴油出口,對進口柴油減稅,同時發掘煤化柴油等,拓展柴油煉制渠道,增加市場供應量。”董建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實際上,柴油車在歐洲的普及是中國柴油車推廣的模板。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惠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歐洲經驗告訴我們,柴油車節能減排更有效。在西歐,2010年上半年柴油車的新車注冊率達到52%;在法國和西班牙,這一比例高達70%。”
王曉東則表示,柴油車在中國推廣前景十分光明,目前中國柴油乘用車市場份額為1%,預計未來5年,中國柴油乘用車的市場份額會增加到12%~15%。他的預測依據是中國柴油的基本轉好,國家相關部門已經促使柴油質量提高和柴油供應穩定,未來節能減排壓力增大,柴油車市場空間巨大,排放標準提高為柴油車迎來利好,越來越多汽車不加混合動力裝置已經不能達標了。
日前在上海汽車宣布的新能源汽車路線圖中,上海汽車未來乘用車將選擇先進技術的柴油機,目前上汽正積極投入柴油機研發。
但是,柴油車“扶正”進程仍然不明朗。按照規定,從今年7月1日起,將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實施國Ⅲ標準,屆時全國范圍內城市加油站供應的柴油,將強制執行滿足國Ⅲ標準的車用柴油,然而目前很多地方沒有供應國Ⅲ柴油。業內人士猜測,因為市場沒有供應相匹配的油品,我國實施柴油車國Ⅳ排放標準的時間表或將被迫延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