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4 01:18:25
公司董事長、創始人王東輝先生一直擔任公司的首席技術官,主管技術和研發工作,保證公司能夠為研發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技術團隊,擁有技術人員157名,占員工總人數的48.76%。公司在歷年發展中不斷增加業務合作伙伴,與數據中心領域最領先的軟硬件供應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能夠綜合運用各供應商的技術和產品。公司注重技術能力的發展,持續關注數據中心領域產品和技術的最新發展,能夠把行業內最新技術快速應用于客戶的數據中心項目中,實現“把發明創造轉化為客戶價值”的企業使命。公司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良好的技術氛圍還吸引了業內的優秀技術人才不斷加盟。
公司不斷優化技術創新機制,通過改進技術創新流程和IT支持系統,加快“發掘創意-優化立項-敏捷開發-推廣應用”的創新步驟,確保公司能夠不斷推出具有前瞻性和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和服務。目前,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共獲得3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8項軟件產品及13項核心技術。這些軟件及技術來源于公司的業務實踐,可以幫助客戶提升數據中心效能,使公司擁有了全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綜合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并在“高性能計算”、“大容量高性能存儲”、“統一身份認證與訪問管理”等領域形成了成熟的解決方案。
新興行業先發優勢公司較早關注到生物行業對海量數據處理的需求,注重在新興行業中培養重點客戶。公司憑借在高性能計算和大容量存儲方面積累的技術優勢,為華大基因設計、建設和維護位于深圳和香港的生物信息超算中心,成功地解決了基因測序形成的海量數據在并行計算和存儲等方面的難題。目前,華大基因具備了每秒運行157萬億次的超級計算能力,數據存儲量達12.6PB,基因測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
華大基因在全球基因測序領域中具有較強影響力,是我國生物領域中的標桿型用戶。公司為其完成的項目成為生物行業數據中心應用的典型案例,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由此吸引了一批具有科研需求的機構成為公司在生物領域的儲備客戶。生物行業對數據中心的需求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業務發展空間。
公司在生物領域儲備了自主產品。公司結合大量的業務實踐,開發出“生物信息學分析平臺”,該平臺符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對于基因測序的研究需求,未來在大型醫院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公司正在將“市場領先”轉化為“產品和技術領先”,進一步提高公司在生物行業的競爭優勢。
完善服務體系公司已建立了分布于全國17個城市的服務體系,并建立了北京總部、區域中心、地區辦事處或客戶現場的三級備品備件庫,有效滿足了各服務等級的要求。公司搭建了400服務熱線和呼叫中心,能夠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的不間斷服務。
公司研發了標準化服務流程和服務管理體系,形成服務合同、服務等級管理、備品備件管理、呼叫中心管理、遠程和現場服務交付、滿意度調查、預防性維護等服務全過程的閉環管理,并實現按客戶、服務事件等的成本核算與考核,服務的標準化和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
公司在過去幾年中,技術服務客戶的數量穩步上升,2009年公司新增技術服務客戶近20家,2010年新增技術服務客戶近60家,2011年上半年新增技術服務客戶18家。同時,技術服務類客戶的平均服務收入也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年公司技術服務類客戶的平均收入比2008年增長了43.74%。
優質客戶資源公司產品技術實力及服務能力得到市場及客戶的高度認可,樹立了良好的公司品牌和信譽。在業務發展過程中,本公司在能源、電信、生物、制造、政府、金融等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資源。這些客戶主要是具有長期穩定數據中心IT需求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企業規模較大、信譽度較高,是公司長期的合作伙伴。良好的客戶基礎是公司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未來盈利能力趨勢當前,國家政策支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為數據中心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金融危機過后,客戶重視數據中心對其業務的支持作用,數據中心投資熱情高漲。同時,虛擬化、綠色機房等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數據中心的資源利用率,降低了運維成本,使用戶對新一代數據中心的需求大幅增長。
公司將抓住市場機會,充分利用本次公開發行所募集資金,進一步增強解決方案產品化能力、擴建營銷服務體系、鞏固在生物領域的先發優勢,全面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通過以上舉措,公司的經營規模將不斷擴大、業務結構將持續優化,盈利水平將快速提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