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版權收費受質疑 捍衛版權還是瘋狂吸金?
2010-10-26 03:30:41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日前,《電影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使用費收取標準》(以下簡稱收費標準)和《電影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使用費轉付辦法》上報國家版權局公示后已獲批準通過。2011年1月1日起,國內網吧、長途大巴播放電影必須向電影著作權協會(影著協)繳納一定的版權費用。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將成為首批施行區域,由影著協聘請地方上“有人脈關系”的人員進行收取。
消息發布后,影著協收費行為受到了多方關注。
版權收費被指“一刀切”
按照新通過的 《收費標準》,網吧使用電影作品每天需要繳納的費用為:電腦總量×網吧每小時收費標準×7.5%。凡播映電影作品的長途汽車,不分使用影片的數量及類別,一律實行統收,每輛車每年收取著作權使用費365元至500元。
影著協理事長朱永德曾公開表示,影著協的收費,實際上是在幫華誼、新畫面等62家電影公司“收賬”,而不是協會本身收這個錢。
對此,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汪涌則表示,版權收費不應該一刀切,收的應該是使用費,而不是保護費,“我使用了版權才可以收我的費用,我沒有使用又如何收費?”
美國科特勒集團營銷顧問孫路弘卻不這么認為。他指出,盜版已經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一刀切”正是為了保護版權人的利益,為了提高維權的效率,收費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維權。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影著協收費成功的話,將是一筆龐大的收入。以網吧業為例,全國共有注冊網吧15萬家,按影著協公布的收費標準簡單計算,全國網吧能收取10億元。再以長途汽車行業為例,按我國大中型營運客車保有量約100萬輛計算,如果該費用能全部收取上來,每年可收取30億~50億元。
“60億元的收入,按照影著協規定,該協會將獲得4億~6億元的管理費,這是一筆龐大的收入?!蓖粲空J為,影著協是以維權為名,背后的利益才是真正目的。
影著協或面臨侵權
不過,影著協這種以維權為目的的收費手段也面臨著侵權的可能。
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目前許多版權分銷公司、視頻網站也會購買“獨家網絡傳播權”,對版權進行二次分銷,如果影著協會未經過上述人士的許可進行收費,也將侵犯到這些公司的權益。
此前,從事網吧影視版權發行的中凱文化向其網吧業主發布聲明稱,旗下“五洲回響”品牌的影視服務器產品向網吧提供的不僅是平臺技術,最核心的是影視、綜藝節目的合法版權。中凱文化宣布對合同期內“五洲回響”影院平臺所提供的全部影片負責,如遇版權糾紛中凱文化負責。此外,英雄寬頻等數家公司此前均針對影著協收費一事發表過類似的聲明以表不滿。
獨立評論員陳斌認為,影著協是“空手套白狼”,間接侵犯消費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到目前為止,影著協也沒有對外公布其所有的會員名單以及收錄的作品。
為此,央視財經頻道《對手》欄目也進行了深度探討。
一位從事影視投資的相關人士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影著協對于版權收費進行了相關規定,但到目前為止,還未見具體的收入分配方案,如何保證所收取的版權使用費能夠分配到權益人手里?影著協的管理能力還亟待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