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高管離職根源:套現誘惑是主因

2010-09-12 22:45:53

每經記者  李智

        “個人原因、工作原因……”面對創業板高管五花八門卻又語焉不詳的請辭理由,不少投資者感到既迷惑又無奈,在協助自家公司成功上市之后,本應該分享“勝利果實”的他(她)們為什么又毅然選擇了離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由41位前高管組成的創業板離職大軍中,董事、監事、董秘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職位,這三者儼然扮演了離職“急先鋒”的角色,而這背后的故事卻令人感到十分疑惑。

董監事、董秘最積極

        仔細梳理截至周五(9月10日)之前的創業板高管離職情況不難發現,這一波離職大潮具有牽涉公司廣(29家),牽涉人數多(41位)以及上市越早高管離職越多(第一批上市28家公司中有近20位高管掛靴而去)的特點。而除了這些被廣為關注的特點外,離職高管的組成也頗值得關注。

        據記者大致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離職的41位創業板高管中,職務構成如下:董事10名;監事8名;獨立董事8名;副總裁、副總經理等5名;董秘7名;核心技術人員1名;財務總監2名。也就是說,上市公司董事、監事以及董事會秘書的離職頻率非常之高,幾乎占據了總數的六成以上。

        具體來看,從今年1月18日同花順董事會秘書方超掛靴而去開始,金亞科技陳建、探路者范勇建、華誼嘉信孫劍、聯信永益何金等多位公司董秘也先后離職。而與董秘相比,直接參與公司管理的董事離職情況則更為驚人,比如來自網宿科技的彭清、金亞科技的陸擎,以及持股量較大的賽為智能周嶸、核電新貴南風股份的陳俊嶺等等。

        實際上,上述不少高管多年來一直在上市公司辛勤奮斗,比如方超從2007年7月開始就擔任了同花順公司的董秘,但是在同花順成功上市募資、公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后,本應分享“上市大蛋糕”的他卻選擇了主動離職,而談到離職因素時,公司方面僅僅提到是“工作原因”。

高管離職故事多

        “我們知道創業板公司高管離職情況很受市場關注,很多投資者有一些不理解,但是侯董離職確實有非常特殊的原因。”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詢問,海蘭信董秘辦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公司地處北京,但是原董事侯勝堯卻長期身居深圳,每一次召開董事會都有諸多不便,而且侯勝堯還兼任了另外兩家公司的高管職務。綜合各方面考慮,侯先生最后選擇了離職。

        該董秘辦人士還表示,公司擬新聘任的高管人選是經過精心篩選,具有豐富的經驗,所以侯先生的離職對于公司來講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希望投資者給予理解和支持。

        而根據記者從多家公司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海蘭信的情況僅僅是一個最為普通的例子而已,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董事們打出了“個人原因”的旗號。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公司董事或是監事背景其實比較復雜,有可能是來自某一個創投公司或是創業板公司的股東,這些創投公司以及股東當初投資相關公司的目的,就是在于希望通過其上市后的股權溢價來賺取超額利潤,而并非是長期分享公司成長所帶來的成果。所以,這類高管在上市公司中也沒有過多參與日常經營,在相關公司成功上市后,他們的“閃電離職”也就在情理當中了。

        而與董、監事大批離職不同的是,作為在上市公司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董事會秘書則有更多的因素。一位某知名財經公關公司的人士向記者表示,董事會秘書一職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財務知識,以及很高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輔助董事長處理日常事務。

        而目前創業板的火爆讓一大批公司都把“上市”列入了計劃當中,都希望借助上市募資來打開公司的發展空間,因此曾經有過上市公司工作經驗,特別是才經歷了上市程序的董秘就自認而然地成為了擬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饃饃”。

        這位人士表示,近段時間以來,不少擬上市公司在四處尋覓  “有上市實戰經驗”的董秘,以達到提升公司上市進程的目的。而為了吸引這些人才,相關公司提出的待遇可謂是豐厚之極,除了誘人的年薪福利以外,甚至還包括公司股份等等一系列條件。

        面對這樣的誘惑,部分資歷較深同時又對現狀不滿的董秘便可能有“跳槽”的打算。“在高管離職公告中屢屢出現的‘工作原因’中,或許就包含了這種可能。”

套現誘惑或是主因

        除了上市公告披露的原因以及上文提到因素以外,市場各界還普遍認為,高管離職潮與高管套現的沖動有直接聯系。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在已經提出辭職的41位高管當中,有13人或多或少持有公司股份,其中持有量最高的為賽為智能前董事周嶸,持有679.03萬股,而金亞科技原董事陸擎則以516萬股位居次席。持股最少的為同花順原董秘方超,有1.2萬股。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幾乎所有公司都異口同聲地否認,稱“自己公司高管離職不是因為套現”。

        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鮮有離職高管主動承諾延長股票鎖定期限,而多家上市公司也表示,高管離職后的減持行為與上市公司沒有關聯,只要符合相關規定即可。公告中草草談到的高管離職原因與持股高管批量離職現實的對峙,顯然無法消除市場各界的質疑。

        那么,高管離職到底和減持有何關系呢?根據深交所的規定,在職的上市公司高管股東,每年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自身持有數量的25%;而對于離職的高管來說,在6個月后12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持股總量50%,在12個月期滿后,則可隨意減持。

        也就是說,如果要將手中的股權全部拋售,在職高管需要4年時間,而且還要受到信息披露窗口期的限制(如定期報告披露前一個月內禁止買賣股票);對于離職的高管來說,僅僅需要一年多的時間。考慮到高管極低的持股成本與目前創業板的瘋狂,其套現沖動可見一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部分創業板高管選擇的離職時點可謂恰到好處。今年10月末,首批創業板限售股便可解禁。

        而在今年3月份,高管離職就出現了小高峰,其中不少高管就來自于首批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其辭職后6個月的禁售期恰好與原本的限售期重合,10月末解禁時點一到,就可以大肆拋售手中的股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 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 日本强奷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视频首页 |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