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管局文件下發數月 運營商共建共享仍陷僵局
2010-07-14 04:24:04
每經記者 陳未臨 發自上海
全面啟動已近兩年的通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工作在上海陷入僵局。
《每日經濟新聞》近日接連接到線索,稱在上海奉賢、松江兩小區的上海鐵通寬帶用戶莫名“斷網”。記者調查發現,造成“斷網”的原因是鐵通在上述兩個小區鋪設的通信光纜被惡意剪斷。實際上,類似事件在上海屢有發生。去年12月,上海嘉定、浦東多個小區的上海鐵通光纜就接連被剪斷。
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于今年3月下發了《上海市住宅小區通信配套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但4個月來,惡意剪斷光纜事件仍在發生。
光纜遭剪或源于惡性競爭
上述光纜被惡意剪斷事件發生在上海奉賢區的明城新村玫瑰園和松江區的綠廷尚城霞飛苑。
對于兩個小區鐵通寬帶用戶的斷網投訴,上海鐵通方面表示,已第一時間展開搶修并修復,同時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截至目前,剪斷鐵通光纜的黑手還未落網,而上海通管局方面也還未對此次事件最終定性。但據參與調查此事的人士介紹,兩處現場均是 “光纜被多處剪斷但并未被抽走”,基本可以排除偷竊的可能;且“同一管道內上海鐵通光纜被剪,其他運營商的光纜完好無損”,很可能又是一次惡性競爭事件。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在主管部門已經加大管理力度,出臺明文規定的情況下還發生這種事,根本原因就是個別運營商實質上并不想實行共建共享,認為共建共享違背自己的利益”。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電信專家闞凱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也表示,電信業經歷了幾次改革,唯一還遺留的一個“天然壟斷”環節就是寬帶的市話固網。“這和自來水管道是一樣的,一家只需要一根自來水管道,一家也只需要一根固話和寬帶線”。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的寬帶價格在全國位居前列,關鍵就在于市場的壟斷。以2M包年的套餐為例,上海以外地區的套餐資費在600~800元左右,而上海電信的資費達1800元/年、上海鐵通為1280/年、上海聯通為1170/年。其中上海電信的市場占有率最高,超過90%。造成寬帶資費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部分小區居民在選擇寬帶業務時,只有一家運營商可供選擇。
近日被莫名“斷網”的多名明城新玫瑰園鐵通寬帶用戶表示,他們當時選擇裝鐵通就是覺得鐵通比電信便宜,可沒想到剛用上幾天就被斷網了。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只有三家運營商實現在上海駐地網的共建共享,打破壟斷,上海市民才有可能享受比現在低廉的寬帶資費。
駐地網共建執行遇難題
事實上,無論是無線網還是駐地網,有關部門都曾明確政策推進共建共享。
2008年9月底,工信部和國資委聯合制定下發了《關于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緊急通知》,要求當時剛經過重組形成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全業務運營商在新一輪網絡建設時大力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2008年底至2009年年初,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公司的集團公司及部分地區分公司都簽訂了《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合作協議》。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就上海的情況而言,截至目前,共建共享的階段性成果僅限于無線網方面,而駐地網一直被壟斷,共建共享遭受重重困難。目前上海已建成小區的寬帶9成以上都屬于上海電信,其他運營商很難與其實現共享。
今年,為了達到工信部“上海要在全國共建共享中起到表率作用”的要求,上海市通管局分別于今年1月和3月制定下發了針對無線網共建共享的規定,以及針對駐地網共建共享的《補充規定》。但在4個月后,雖然無線網共建共享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小區內固網和寬帶的共建共享卻鮮見成功案例。
據上述業內人士透露,在《補充規定》中,上海市通管局要求單家運營商在進入一個新建居民小區時進行通信配套設施建設前,以通知函的方式告知其他兩家運營商,詢問是否要參與該新建小區的駐地網共建,如果其他兩家運營商有意愿共建,需在5日之內回復詢問,之后三家 (或兩家)再根據實際情況核算成本,制定施工方案,分攤建設成本并分工完成工程建設。但在執行過程中,先期與開發商談好的運營商往往會以“工程施工方案已做好”、“技術不兼容”等理由拒絕共建。
第三方力量或成突破口
據了解,目前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正在聯合上海市經信委制定針對三林等23個大型保障性住房小區通信配套設施的共建共享方案。今年5月26日,相關部門召集上海三家運營商召開了研討會,上海市有關方面希望三方都同時參與到這些小區的通信保障施工當中,以保證居民入住這些小區后能自主選擇運營商業務。
但在當天會上討論的方案中,仍然無法明確描述小區機房內各運行商設備與小區共享設施的接口處理、樓道箱處的接口處理等細節問題,也沒有提及共建共享網絡的運行維護模式。
對于上述方案,電信專家闞凱力表示 “實施難度依然較大”,“主要問題是施工時成本如何分攤,建成后用戶如何分配?成本均攤但是用戶不均,那是不是存在這家為那家做嫁衣的問題?資金實力不雄厚的運營商不見得愿意”。
闞凱力介紹,面對這種天然壟斷的業務,重組前的運營商采取的都是“跑馬圈地”的辦法爭搶客戶。“要打破這種天然壟斷,網業分離才是根本辦法”。舉個例子,目前英國電信公司已經將其固網的網絡部分從公司分離出來,成立了單獨的一家公司OpenReach。OpenReach的出資方仍然是英國電信,但在業務、人員和資產方面卻完全與英國電信脫離,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將自己所建的網絡招標出租,“可以租給英國電信,也可以租給沃達豐,價格、服務都是完全一樣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