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凈投放2240億 資金面仍舊“吃緊”
2010-05-29 01:38:36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張長穎發自成都
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得疊加效應越來越明顯,商業銀行資金出現較緊態勢,也降低了商業銀行信貸派生存款的貨幣乘數效應。如果央行仍然保持原來的凈回籠力度,必然導致資金面和流動性的短缺。
“近來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節奏著實讓人有點看不懂,連推策略報告都有點難了”,本周,某券商銀行業研究員向 《每日經濟新聞》如是表示。
誠然,一反多家機構預測,央行于本周二發行的1年期央票利率連續17周持平于1.9246%,周四發行的3月期央票利率卻連續兩周上調。更詭異的是,28天期正回購竟連續四周缺席,而央行在經歷上周的凈回籠后本周火速回歸千億凈投放。
央行“解渴”背后,不禁讓人擔憂:目前資金面是否已“旱情”嚴重?貨幣政策又會否出現一絲變化?
5月央行凈投放2240億元
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1800億元,央行本周二、周四分別以1年期央票和3月期央票回籠300億和50億元,本周凈投放1450億元。
從5月份的公開市場操作情況來看,央行在4周時間內出現兩周凈投放,也直接顯示出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風向的轉變。而整個5月份,央行共向市場凈投放資金2240億元,則一舉終結了3月和4月連續兩個月的月度資金凈回籠格局。
央行本周四以價格招標方式發行了2010年第四十四期央行票據。發行結果顯示,本期3月期央票發行量為50億元,最終發行利率為1.4896%,較上周上漲4.04個基點。自5月中下旬以來,銀行資金面突然緊張,短期資金利率不斷抬升,迫使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連續兩周上調,目前已經上行了8.08個基點。
發行利率方面,3月期和1年期央票的收益在1月份出現一波上漲后一直持平,近期3月期的央票出現“量減價升”的態勢,而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依舊持平。3年期央票自4月8日發行以來,發行利率持續走低,截至上周,發行利率為2.70%,較首次發行回落5個基點。目前,央行連續兩周上調3月期央票的發行利率,至1.4892%。市場人士認為,目前央票收益率平緩化的趨勢在加劇,央行希望通過影響短期利率,增加市場上的資金成本,從而平抑利差,調整資金回籠的結構。
而本周1年期央票的繼續持平也出乎了一些機構的預料,對此有分析人士稱,1年期央票的指導意義遠大于3個月期品種,當前經濟面臨兩難處境,上調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將會增強市場緊縮預期,這可能也不是監管層所希望看到的。但3年期央票過長的資金鎖定期限恐降低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因此1年期央票發行收益率仍有提高的可能,以滿足機構短端配置的需求。
5月下旬資金面全面緊張
5月25日,財政部和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今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招投標,結果顯示,本期3月期國庫現金定存操作量400億元,由于銀行“求錢若渴”,其中標利率被推升至3.48%,不僅較上次同期限操作跳升83BP,甚至超過目前3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5BP。
資料顯示,今年2月11日,一期3月期國庫現金銀行定存招標利率僅2.65%;4月22日,一期6月期國庫現金存款招標利率也僅有3.3%。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國庫現金定存是商業銀行獲得流動性的重要來源之一,其利率陡然上升無疑凸顯了銀行系統資金面緊張的境況。
事實上,不僅是銀行系統資金遭遇“干旱”,貨幣市場資金面也出現了明顯的階段性趨緊。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近期銀行間回購利率和同業拆借利率的集體飆升。
WIND數據顯示,從5月17日起至27日期間,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平均上行145個基點(BP),其中1月期品種上行幅度最大,為80BP;14天期品種上行幅度則最為緩慢,僅60BP。
另據WIND數據統計,同期銀行間市場隔夜、7天、14天、21天和1月拆借加權利率平均上升145BP。其中21天期限上揚最快,達82BP;7天期限上揚最慢,為66BP。
另外,同期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也全面上行。數據顯示,隔夜SHIBOR利率大幅上行78BP至2.32%:1年期利率僅升3BP至2.4012%。此外,1周品種上行68BP至2.4167%;2周品種上行58BP至2.3211%;1月 期 上 行51BP至2.3117%;3月期升12BP至2.0677%;6月期升9BP至2.134%;9月期則上揚7BP至2.232%。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消息指,目前溫州一些擔保公司、投資咨詢公司、借貸公司等民間拆解利率最高可達96%,最低也在12%以上。據悉,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就溫州民間借貸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放貸規模收緊后,民間借貸利率最高漲至14.37%,與6個月內央行貸款利率有近10%的利差,這吸引了不少民資借助典當行、擔保公司、合會等成為各式各樣的民間借貸主體。同時,調查還顯示,溫州本地民間借貸容量達560億元,相當于當地銀監系統所測算的300億的近2倍。
央票資金凍結效應致資金旱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1天期至2月期六大品種利率上行幅度最大的兩天集中于25日和26日,其分別平均上行212BP和191BP,而25日當天竟高出其余7個交易日平均上行利率212BP,這也意味著近期銀行資金面的整體緊張最主要發生于本周初。據悉,25日當天正好是財政部和央行進行今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招投標的日子。難道是當天銀行對國庫現金定存的熱捧,導致了質押式回購利率的瘋狂上揚?
國海宏觀研究小組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近期銀行間質押回購利率與拆借利率等齊齊飆升凸顯資金面緊張,很可能與央票發行后所凍結資金的影響有關。加上存款準備金上調后所繳納的資金影響,集中推動資金面趨緊。至于未來資金面走勢,將主要取決于兩點:銀行放貸情況與央票發行情況。
該研究員隨后具體解釋稱,銀行放貸情況主要看未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規模,由于目前宏觀經濟面與貨幣政策走向比較復雜,故銀行放貸還是比較謹慎。其次,央票發行量也將決定資金利率走向。若央行加大3年期央票等發行力度,銀行間資金利率肯定會上升。總的來說,目前貨幣市場資金利率還處于較低的歷史水平。
廣發證券某銀行業研究員也表示了類似的看法。她認為,目前資金面緊張最大的一種可能性就是上周3月期央票和3年期央票發行后所繳納資金,降低了銀行體系的超額儲備率。在這種資金凍結效應下,銀行間資金成本自然就上去了。另外,溫州民間借貸利率向來波動較大,不具備太大的指引性。有一種可能是,當地有企業違約,銀行因此大幅提升違約金,導致大量資金涌向民間市場并推高借貸利率。
資料顯示,本月初央行決定上調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調整完成后,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將達到17%,距2008年6月的17.5%的高點僅有一步之遙。東北證券表示,從銀行業的放貸能力看,3月末整個銀行體系的超額儲備率約為1.95%,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超額儲備率為1.63%,其他金融機構的超額儲備率為2.20%。此外,商業銀行存款充裕程度實際上已在4月開始下滑,因4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回籠超過4000億元,5月初又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實際上已凍結約3000億元資金。
未來凈投放概率較大
事實上,貨幣市場資金面緊張的情況并未得到明顯改善,而6、7月份到期資金規模都已接近或超過7500億元。特別是從6月中旬起,到期資金將連續三周超過2100億元,央行仍面臨著較大的對沖壓力。
江南證券首席研究員康海榮認為,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得疊加效應越來越明顯,商業銀行資金出現較緊態勢,也降低了商業銀行信貸派生存款的貨幣乘數效應。美元兌人民幣1年期NDF近期也大幅上升,顯示出市場已逐漸看淡人民幣升值預期,這將使5月外匯占款顯著減少。如果央行仍然保持原來的凈回籠力度,必然導致資金面和流動性的短缺。
康海榮推測,5月份熱錢將大量減少,鑒于6、7月份仍有大量到期的央票和正回購,所以市場間資金緊張狀況不會持久,預期未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呈凈投放的概率較大。
而長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李冒余有不同的意見,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本周1年期央票利率的繼續持穩,充分表明了央行維穩市場的態度并未改變。本周出現凈投放還是和目前銀行間市場資金頭寸偏緊有關。央行的政策目的在于平抑市場利率。一旦銀行間市場利率到了央行認為的合理區間,即便6、7月到期資金量大,也可能出現流動性的凈回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