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字當先一對多建倉首選金融股
2009-09-12 02:55:49
每經記者 李娜
多只“一對多”產品于本周成功完成募集,加上此前“一對一”產品積累的口碑效應,基金專戶理財掌握的市場話語權越來越大。這一新生的市場力量對于當前撲朔迷離的市場是怎么看的呢?新近成立的“一對多”產品將涉足哪些板塊來完成與股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每日經濟新聞》就此展開調查采訪。
隨著專戶一對多在9月正式亮相,其產品入市節奏備受市場關注。
記者采訪發現,受近期市場波動的影響,多家基金公司的專戶一對多產品將采取謹慎穩妥的方式建倉,而在重點建倉的行業方面,金融股再次成為首選。
發行情況
9月增量資金或超百億
統計顯示,截至本周四,共有20家基金公司旗下48只 “一對多”產品獲批。其中,交銀施羅德、中銀基金和建信基金各有5只產品獲批;工銀瑞信、光大保德信、鵬華基金各有4只產品獲批;大成基金3只產品獲批;匯添富、易方達、銀華、博時和招商基金各有2只產品獲批;國泰、景順長城、南方、國投瑞銀、廣發、海富通、興業全球和富國基金各有1只產品獲批。
一周之內,兩批一對多產品面市,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來自多家基金公司和渠道方面的信息顯示,已有5家基金公司旗下10只一對多產品完成募資,共計募集資金28億元左右。
其中,中銀基金旗下的中銀專戶主題1號在拿到批文的當天,就狂攬資金近4億元,并率先完成募集,于本周一進入運作階段。中銀基金旗下另一只產品中銀專戶5號也已募集資金2億元左右。而此前已被客戶預定一空的易方達靈活配置1號首募近4億元,目前款項已經到位,預計可于近日下單投資。匯添富基金通過光大銀行發行的“添富牛1號”在本周一開始募集,周二即達到200人的募集人數上限,募資超過3億元。招商基金通過招商銀行發行的瑞泰靈活配置1號,其認購人數已達200人上限。獲批的一對多產品中動作最為迅速的當屬交銀施羅德,其首批的5只產品已全部完成募集,募集總金額達13億元左右。
經記者測算,剔除已完成發行的一對多產品以及偏債和保本的低風險品種,仍有30只直接投資股市的一對多產品正在發行或等待募集。從目前獲批的一對多產品來看,單只一對多產品的募資規模多在2億元至4億元,這30只一對多產品可提供的資金有望達到60億元至120億元。從已發行的產品募集情況來看,這30只產品的募資很可能在本月完成,那么,加上本月已完成募資的一對多產品帶來的資金,本月市場有望獲得一對多帶來的90億元至150億元的資金。
投資思路
建倉“穩”字當先
隨著一對多產品先后問世,其入市節奏也備受市場關注。在采訪中,多家基金公司的專戶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一對多追求的是絕對收益,會根據市場的情況靈活調整建倉節奏。記者采訪發現,營造安全墊、穩步建倉成為時下“一對多”掌舵者的共同想法。
“就短期市場來看,本輪的下跌是一個快速下挫的過程,短期股指上行仍將面臨不小的阻力,不過,明年A股市場突破4000點應該不是問題。”上海某專戶投資負責人表示,“不會采取‘猛’的建倉策略,前期操作會比較穩,當凈值到1.03元、1.04元附近的時候,會考慮根據市場情況逐漸提升倉位。”
招商基金專戶一對多掌門人楊奕表示,將根據客戶需求和產品特點,在一些一對多產品上靈活運用動態保本策略,在建立“安全墊”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狀況決定是否放大組合風險。某銀行系基金公司專戶一對多人士也告訴記者,就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不會選擇快速建倉。
楊奕表示,從流動性、經濟復蘇預期、信貸政策等方面判斷,未來市場的波動會加劇,經濟復蘇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會給市場情緒帶來一定的影響。但中長期來看,他對A股市場仍然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業內人士認為,基于一對多是新生事物,各家基金公司對其首單產品肯定是高度重視,畢竟虧損或者跌破面值并不好看。
板塊選擇
金融股成必備的壓箱貨
哪些板塊將成為“一對多”的建倉目標呢?
上述上海專戶投資負責人表示,一對多產品成立后,金融股是必配的產品。“金融股目前估值并不高。現在國家又在增加QFII的資格和額度,這些資金的首選肯定是相對便宜的金融資產。”他說。
持有類似觀點的還有楊奕。他人表示,在經過本輪調整以后,一些穩定增長的行業,如醫藥類、消費類以及A-H溢價處于歷史低位的個股,特別是金融行業,只要經濟不出現二次探底,其中蘊含的投資機會值得重點挖掘。
某基金公司專戶投研人士業表示,在建倉的行業選擇上,會尋找一些確定增長的行業進行投資,金融股會是其考慮的方向。
記者觀察
“一對多”影響了誰?
每經記者 李娜
基金專戶“一對多”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步入正軌。首批產品獲批、發行、成立一氣呵成,第二批次產品隨即獲準發行,QDII專戶 “一對多”產品方案也在籌備中.
良好的發展勢頭,讓這一基金領域新生事物的市場影響力開始彰現。坊間對市場增量資金的探究和分析上,“一對多”的資金也要算上一份兒;陽光私募基金新品難賣,陽光私募開始把“一對多”當作“假想敵”;公募基金經理跳槽私募的趨勢得以緩解,優秀基金經理支援一對多;券商理財產品緊急推出類“一對多”產品。
基金專戶理財“一對多”帶來的種種市場影響和變化,由于坊間各方所處角度不同,褒貶不一,但如果拋開各自立場來想想,一個積極的影響毋庸置疑:“一對多”將對原有投資理念進行重大“修正”。
正如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楊文斌所說,基金專戶“一對多”帶來的不僅僅是高端理財市場格局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國內高端理財市場會進入一個追求絕對回報的時代。
其實,現在市場中的一些微妙變化,在專戶“一對多”誕生之前就已注定了是基金與陽光私募基金、券商自營產品日后貼身肉搏的對手。
在楊文斌看來,以前有著相同定位的私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財,“傳播”范圍比較小。基金公司專戶“一對多”以銀行為主要渠道,而銀行擁有的客戶渠道是龐大的,銀行的加盟,勢必會引起國內高端理財市場的格局發生重大改變。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一對多”、私募基金和券商自營產品誰消滅誰都是不靠譜的,但卻有利于競爭意識的加強。以追求絕對回報為投資目標的各方,最終拼的是業績,是給客戶回報多少“真金白銀”。
換個角度來說,絕對回報也是投資者心中最理想的投資結局,牛市要賺錢還要戰勝指數;熊市要不虧錢,最好是還能小賺一點兒。理財產品投資理念的轉型也迎合了投資者的需求。
重大改變之初往往是艱難的,但只要方向正確,就有堅持的必要。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話來說:絕對回報不但可以有,而且一定要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