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3 11:26:27
每經編輯|程鵬
據央視新聞11月13日報道,當地時間11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從而結束了已持續43天的史上最長聯邦政府“停擺”。
當地時間11月1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此前由參議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為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邁出決定性一步。當天,眾議院最終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該法案。該法案將為聯邦政府提供持續撥款,使大部分政府機構獲得運作資金直至2026年1月30日。

此前,由于參議院未能在政府資金耗盡前通過新的臨時撥款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從10月1日開始“停擺”。11月10日晚,參議院以60票支持、4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這一法案。截至11月12日已達創紀錄的43天,成為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停擺”。這一個多月,部分聯邦政府雇員、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工資為零,軍人的軍餉被拖欠,加上“食品券”停發、航班取消或延誤,美國民眾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盡管如此,民主、共和兩黨依舊在互相指責的“怪圈”里打轉。國家陷入混亂,人們在這場危機中迷茫又無助,看不到這場“停擺”鬧劇何時才能畫上句號。
按慣例,國會每年需通過12項撥款預算,參議院10日晚通過的這一法案僅包含3項年度撥款預算,這意味著有9項年度預算尚未敲定。在臨時撥款法案生效期間,兩黨將繼續就年度撥款展開談判。這意味著,兩個多月后,美國聯邦政府可能再次面臨“停擺”危機。
編輯|程鵬?杜波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