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9 21:31:00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陳旭
默沙東“轉賣”科倫博泰明星ADC(抗體偶聯藥物)權益,是缺錢還是另有所圖?
盡管手握超80億美元現金,但在K藥(帕博利珠單抗,商品名為Keytruda/可瑞達,俗稱K藥,是默沙東公司研發的PD-1抑制劑類抗癌藥物)專利到期倒計時、HPV疫苗收入驟降的背景下,連醫藥巨頭默沙東也不得不重新評估每一筆研發開支。

視覺中國圖
近期,默沙東以旗下核心藥物sac-TMT(一款靶向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的部分未來銷售分成,向黑石集團置換7億美元研發資金。這一動作的背后,實則是全球藥企巨頭共同面臨的專利到期與研發成本高企的雙重壓力。
有業內分析指出,通過引入外部資本分擔研發投入,默沙東正試圖以更低成本撬動高風險管線的開發,為“后K藥時代”儲備彈藥。
默沙東為sac-TMT找到新合作方
11月4日,默沙東在官網發布的一篇新聞稿顯示,默沙東為管線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找到了新的合作方。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默沙東與黑石生命科學(Blackstone Life Sciences)管理的基金達成一項協議,以獲得用于開發sacTMT的后續資金。
根據協議條款,黑石將向默沙東支付7億美元(該款項不可退還,但須遵守協議中的終止條款),用于資助sac- TMT直至2026年底預期發生的部分研發成本。作為回報,在基于 TroFuse-011臨床試驗結果、sac-TMT在美國獲得用于一線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監管批準后,黑石有資格從默沙東銷售區域內所有已獲批適應證的sac-TMT凈銷售額中獲得低至中個位數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
該消息披露后,外界對交易的兩個問題十分關注。其中之一,在于默沙東“家大業大”,為何會用一款已經進行到關鍵臨床階段的管線部分權益換取7億美元的研發款?
從默沙東剛剛發布的三季報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默沙東實現總營收486.11億美元,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從總體營收規模看,默沙東似乎不缺數億美元的研發資金。
但從細分領域看,今年前三季度,“藥王”Keytruda的銷售額雖仍高達233.03億美元,不過增勢已趨緩,同比增長8%。同時,其銷售額已被諾和諾德旗下的司美格魯肽及禮來旗下的替爾泊肽超過。若無意外,今年K藥就將把“藥王”地位拱手讓人。
默沙東其他腫瘤產品也均在增長之中,但總體量級仍較小。全球首創HIF-2α(缺氧誘導因子-2α,一種在腫瘤發生中起關鍵作用的蛋白質)抑制劑Welireg取得4.96億美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2%。Lynparza(奧拉帕利)和Lenvima(侖伐替尼)則分別為默沙東帶來了10.61億美元和7.81億美元的收入分成。
而默沙東另一“王牌”產品HPV疫苗(Gardasil/Gardasil 9)的表現則不可同日而語。Gardasil/ Gardasil 9今年前三個季度銷售額為42.02億美元,同比下降40%。HPV疫苗的下滑趨勢并非一朝一夕,雖然默沙東先后為九價疫苗采取拓展男性適應證等多種“搶救”手段,但成效尚未展現。
想要在HPV疫苗這種現象級產品之后找到后繼者,顯然難度較大。去年,默沙東21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Capvaxive獲批上市,今年前三季度創收4.80億美元。該產品與Pneumovax 23(23價肺炎球菌疫苗)和Vaxneuvance(15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形成更全面的肺炎球菌疫苗產品布局,后兩者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額分別為1.24億美元(-34%)和6.85億美元(+6%)。
現有業務承壓,加上賬上略超80億美元的現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默沙東需要對每一筆研發投入“精打細算”。更何況,默沙東還面臨K藥專利將到期的巨大壓力。預計從2028年開始,K藥的專利將逐步到期,同時可能最早在2027年就面臨政府強制價格談判。同時,生物類似藥的涌入和中國藥企PD-1的“出海”都將蠶食K藥的市場份額。
因此,默沙東勢必騰挪出更多資源用于支持新藥上市或收購管線。今年7月,默沙東官宣和專注呼吸系統疾病的生物制藥公司Verona Pharma達成最終收購協議,總交易額約為100億美元。該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近5年,默沙東已完成三筆價值百億美元的收購案。
行業數據顯示,2023~2028年,全球制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專利懸崖風險敞口。僅未來三年,全球十大藥企中,默沙東、強生、輝瑞、百時美施貴寶、諾華等多家將失去核心產品的市場獨占權。因此,儲備彈藥、精準調配是包括默沙東在內的MNC(跨國藥企)的共同選擇。
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默沙東曾宣布計劃到2027年底前,削減30億美元年度支出,主要通過裁減行政、銷售和研發崗位以及減少房地產持有實現,節約的成本將全部用于多個治療領域的新產品上市及在研管線投入。今年三季度,默沙東研發支出較去年同期下降超16億美元,主要源于業務開發活動相關費用減少,同時削減了銷售和行政開支。
默沙東對sac-TMT預期“打折”?
外界對此次交易的另一個關注點在于默沙東此次交易的管線——sac-TMT來自中國藥企科倫博泰。sac-TMT是一種研究性的靶向滋養層細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ADC),TROP2是一種存在于多種癌細胞表面的蛋白質。
2022年5月,科倫博泰將這款藥物向默沙東獨家許可在大中華區以外進行開發、使用、制造及商業化。此后,默沙東又從科倫博泰攬入了多個ADC資產。截至目前,sac-TMT是科倫博泰的核心管線之一。
從科倫博泰的管線布局來看,sac-TMT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它是科倫博泰首款獲批上市的自主原研ADC藥物,不僅是中國首個獲得完全批準上市的國產ADC,也是全球首個在肺癌適應證獲批的TROP2 ADC。
基于該藥物的成功,科倫博泰正大力推進其適應證的擴展。除了已獲批的三個適應證,其在HR+/HER2-乳腺癌等領域的新增適應證上市申請也已獲受理并被納入優先審評。同時,科倫博泰也圍繞它探索與PD-L1單抗等藥物的聯合療法,并已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
默沙東將sac-TMT的部分權益進行置換,是否意味著對該藥物的預期“打折”?
對此,有行業內部人士解讀稱,“默沙東在新聞稿中的措辭很嚴謹。首先指出該舉動是一種策略性融資,并同時指出默沙東自身將繼續探索其廣泛的在研管線,說明其根本動機是出于自身的資源和資金配置,不是簡單的‘舍棄’,而是一種再分配。”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開不開Ⅲ期臨床、開多少個Ⅲ期臨床更能說明一家企業對管線的認可度和重視程度。默沙東在新聞稿中專門提到,正在開展15項針對sac-TMT的Ⅲ期臨床研究,涵蓋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肺癌等多個適應證。這一規模的Ⅲ期臨床計劃,足以說明默沙東對sacTMT的看好。”上述行業內部人士補充道。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一項全球Ⅲ期臨床的花費預計在2億美元左右,按照默沙東開展的15項臨床計劃,其潛在投資達到約30億美元的水平。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