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07:10:00
每經編輯|張益銘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NO.1 金融監管總局: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地區擴大至全國,試點期限三年
10月3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養老理財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提到,穩步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自通知印發之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地區擴大至全國,試點期限三年。
點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全國性擴展意味著金融監管部門正在積極推動養老金融市場的全面發展。此舉無疑會增強公眾對養老理財產品的信任,同時提升老年群體及其子女的理財意識,促進長期資金的有效管理。
NO.2 央行公開市場開展3426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10月30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3426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1.40%。Wind數據顯示,當日2125億元逆回購到期。
點評:央行開展3426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顯示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與主動性,旨在保持市場流動性的穩定性。通過此操作可以緩解短期資金緊張,維持市場利率穩定。
NO.3 央行科技司副司長周祥昆:加快落實出臺“人工智能+金融”的相關政策文件
據證券時報,10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周祥昆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算法歧視、模型“黑箱”、數據濫用等風險不容忽視。人民銀行出臺的《人工智能算法金融應用評價規范》旨在明確人工智能金融應用的安全框架和規范要求。未來,人民銀行將落實“人工智能+”行動部署,加快落實出臺“人工智能+金融”的相關政策文件,助推金融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升。
點評:人民銀行推動“人工智能+金融”政策的出臺,顯示出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和前瞻性布局。大模型技術的應用,盡管帶來了巨大機遇,但也伴隨風險,尤其是算法偏見和數據濫用等。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將成為行業規范的重要依據,確保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更安全、透明。
NO.4 世界黃金協會: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創下單季度黃金需求的最高紀錄
據證券時報,世界黃金協會10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達1313噸,需求總金額達1460億美元,創下單季度黃金需求的最高紀錄。
點評:全球黃金需求創下新高反映了在當前經濟不確定和通脹壓力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持續增強。黃金需求的增加可能受到投資者尋求對沖其他資產風險以及央行購金行為的推動。盡管價格波動性可能加大,但全球范圍內的高需求顯示出市場對黃金的信心。
NO.5 美聯儲再降息,鮑威爾稱政府“停擺”將影響經濟活動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將繼續根據最新數據、不斷變化的經濟前景以及風險平衡來確定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針對12月的政策走向,本次委員會會議的討論中存在著截然不同的看法。12月是否進一步降息遠未成定局。鮑威爾指出,美國政府“停擺”將“對經濟活動造成影響”。此外,鮑威爾提到,很大一部分美國消費者仍然對通貨膨脹“感到非常不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