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26家保險機構匯聚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推動再保險交易實現數字化、標準化轉型

2025-10-29 22:42:17

截至2025年9月底,26家保險機構匯聚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初步形成全產業鏈條。10月28日媒體調研會上,與會者探討其建設進展。該中心定位行業基礎設施,減少交易摩擦,提升效率,已制定8項業務規則,推出統一代碼庫。多家機構使用其服務并倡議行業標準化。人保財險等加大交易集中,太保產險等積極嘗試新型業務,中心獲央行認可。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陳俊杰    

截至2025年9月底,26家保險機構匯聚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6家境外機構設立了交易席位,覆蓋英國、巴巴多斯、剛果(金)等國家和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開通交易權限的機構達128家,其中境內機構94家、境外機構34家,覆蓋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了再保險全產業鏈條。

10月28日,在“打造全球保險樞紐,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能級——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新進程”媒體調研會上,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在滬再保險運營中心負責人及多家主流媒體代表等出席會議,共同探討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踐探索。

會上,一位外資保險機構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采訪時指出,再保險業務的非標準化特征,導致保險公司在分入、分出及結算環節面臨諸多困難與障礙。得益于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的平臺建設,公司在實踐中已切實受益。

如何讓再保險交易標準化

加快建設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是央地協作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打造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新窗口的重要舉措。目前,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再保險市場體系已初步搭建,一個更加高效、標準、透明、規范的再保險交易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常明介紹稱,針對全球再保險市場缺乏公認數據標準,公司間再保險交易憑證、格式不一,以及手工操作易出錯、賬務清算成本高等普遍性難題,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定位行業基礎設施和公共后臺,服務再保險活動的公司間市場,目標是減少交易摩擦、提升信息透明度、提高結算效率,推動中國市場率先在全球實現數字化、標準化轉型,整體降本增效和資信改善,更好實現制度型開放。

據悉,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基于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制定的《保險行業區塊鏈應用規范再保險》行業標準,實現了公司間標準化合同、賬單、賠付、清結算等憑證的在線生成和雙簽,解決了保險機構憑證樣式不統一、業務系統間信息存儲不一致、賬單數據存在“尾差”等困擾,降低市場的清算與結算成本。

目前,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意,登記交易中心制定并發布2批共8項業務規則,推進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推出識別全球再保險交易主體的統一代碼庫,覆蓋境內機構845家、境外機構2421家。中國太保、中國再保、人保財險、平安產險、中國人壽財險、太平再、漢諾威再、安盛環球再等29家中外資機構共同向行業發出倡議,使用登記交易中心的基礎設施服務和標準規范。

“之前沒有運用平臺系統之前,加班很難避免,但是現在加班應該是看不到的?!?上述保險機構人士表示,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效能,未來推動保單數據的進一步標準化,對行業的風險評價也會越來越準確。

持續提升再保人交易意愿

據悉,人保財險已將再保險分出、分入運營和交易全量集中到上海,同時已完成新型風險轉移產品政策研究,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持續推動在上海發行國內首個巨災債券,更好發掘境內資本市場潛力,進一步提升巨災風險轉移能力。人保財險再保險運營中心自2021年正式運營至2025年9月末,已與391家再保險機構和經紀人開展再保險交易,累計分出保費2629億元。

人保財險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副總經理王劍在受訪時表示,目前再保市場承保能力有效供給有限。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平臺作為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應加大對平臺的宣導和推廣力度,促進提升境外交易對手對平臺的熟悉了解,增強對平臺數據安全性的信心,提高境外交易對手通過平臺開展業務交易的意愿,以此進一步引導再保險資源要素聚集,深化再保險供給,更好提升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對全球保險市場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太保產險以再保險為抓手,為前端賦能,積極嘗試新建對特定業務的巨災再保合約,擴展既有再保合約的保障范圍,順應新型產品的分保需求制定分保計劃。截至2025年10月27日,太保產險在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登記的再保險分出保費352.49億元,分入保費26.04億元;交易的再保險分出保費28.50億元,分入保費1.11億元。

太保產險再保險部總經理王金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傳統場外交易比較,場內交易的交易對手更多是已經合作多年的、高度信賴的、資信優良的伙伴,雙方溝通談判效率高,交易對手優良的資信和償付能力水平,使得其信用風險占用分出人資本相對低。同時,由于交易伙伴在場內交易中獲得一定的獎補,在再保對價上也相應存在一定的讓利空間,對降低分出人成本和雙方達成一致,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9月,登記交易中心交易保費45.11億元;登記分出業務保費965.39億元,分入業務保費112.7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登記交易中心交易數據透明、真實的優勢獲得央行認可,對于通過登記交易中心、使用自由貿易賬戶完成的再保險交易,“來源可溯、流向可控”,給予再保險跨境資金收支便利,進一步提高境內主體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力。目前正在研究推動跨境再保險分入業務收入境外投資便利政策落地。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