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12:56:14
10月24日,全球首款類腦智算體“智者一號”在橫琴發布。其通過直覺神經網絡類腦算法,將超算能力濃縮至迷你設備,能效顯著提升,功耗僅為傳統設備十分之一。設備性能突出,訓練推理速度媲美高端GPU集群,還具備“說理能力”,能解釋判斷原因。這標志著智能計算進入新時代,助力“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每經編輯|杜宇
據科技日報,10月24日,全球首款類腦智算體——“智者一號”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布。其通過適配原創性的直覺神經網絡類腦算法,成功將超算能力濃縮至迷你冰箱大小的設備中,在實現超算能力高度集成化的同時,也為傳統超算中心與智能算力集群的能效提升提供了全新路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據介紹,“智者一號”在非常有限的空間內,集成了1152個CPU核心、4.8T DDR5內存和204T存儲空間,還能將運行噪音控制在45分貝以下,功耗僅為傳統超算設備的十分之一。此外,即使在最高負載運行下,設備溫度仍能穩定控制在70攝氏度以內。
“智者一號”的核心突破在于其獨特的直覺神經網絡類腦算法。其可解釋的數值與符號統一的類腦學習網絡,高度模擬人腦運算機制,融合了符號計算與數據驅動的三值邏輯類腦模型,可以高速高效地運行包含大模型在內的各種模型訓練與推理。
在實際性能測試中,“智者一號”表現突出。在單節點CPU上,“智者一號”僅用30小時就完成了百億token的訓練任務,訓練和推理速度分別達到10萬token/秒和50萬token/秒,性能媲美需要多張高端GPU的傳統算力集群。
廣東省智能院多模態腦機接口系統聯合實驗室主任蔡江解釋說:“傳統AI就像個‘黑箱子’,只給答案不說原因。而我們的算法讓AI具備了‘說理能力’,它不僅能給出判斷,還能解釋為什么這樣判斷。”這種能力使得“智者一號”僅需少量數據就能掌握規律,可持續學習新知識而不會忘記舊技能,還能同時處理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信息。
據珠海特區報,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智能院院長張旭表示,此次產品發布標志著智能計算進入“小型化、綠色化、個性化、普惠化、大眾化”的“移動式個人超算”新時代,使得超級算力不再局限于大型超算中心,而是走進大眾,推動智能應用從“千人一面”的通用服務邁向“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制,進一步助力“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科技日報、珠海特區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