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22:50:01
廣州黃埔科學城“網紅盤”大壯名城價格腰斬,二期新房去化率僅約11.6%,部分業主被迫降價。一期業主發布3頁“護盤倡議”長信,呼吁定價參考正常成交價、內部消化房源。事實上,多地二手房業主曾抱團“保衛房價”,但專家認為業主“抱團護盤”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無法對抗市場,剛需買家應關注現金流和租金。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陳夢妤
業主群中的“護盤倡議”
9月的一則成交數據,讓廣州黃埔科學城核心地段“網紅盤”大壯名城刷新了價格底線:一套104平方米的二手房,以2.96萬元/平方米單價成交,較高峰時跌幅超過50%。
10月14日上午,有大壯名城二手房業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掛牌在售的一套104平方米房源報價約320萬元,折合單價約3.08萬元/平方米。
這位業主告訴每經記者,現在小區的價格確實比以前回調不少,二期項目的價格甚至比二手房還便宜,部分著急賣房的業主被迫降價。有一期業主寫下3頁長信,發起“護盤倡議”,呼吁鄰居抱團定價、內部消化,抵制中介壓價。
大壯名城出身自帶光環,3條地鐵線交匯,步行可達萬達廣場,自帶的華師附黃埔實驗學校更是家長眼中的“香餑餑”。
每經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大壯名城一期首開時,小戶型單價約4.5萬/平方米,大戶型單價達5.2萬~5.7萬元/平方米,成為板塊內的“網紅盤”。
2023年樓市旺季,大壯名城二手房成交價突破6萬元/平方米,同期推出的256平方米大平層新房更是沖到7.6萬元/平方米,總價逼近2000萬元。
轉折發生在2024年。當年8月項目二期開盤,開發商仍延續“高定價策略”:88平方米單價4.6萬~5.1萬元/平方米,143平方米戶型更是達到6萬~6.5萬元/平方米。但市場早已降溫,到去年11月緊急調價,大戶型降價力度更明顯。
但大壯名城整體去化情況依然不及預期。
每經記者查閱廣州陽光家緣數據了解到,截至10月14日,大壯名城二期(備案名:名成名門花園)住宅未售套數為467套,住宅已售套數為61套,去化率約11.6%。
來源:廣州陽光家緣
在這種去化壓力之下,項目也開啟了“降價跑量”。從每經記者獲取的樓盤價格情況表看,大壯名城8月時最低單價曾去到約3.07萬元/平方米。
今年8月時的大壯名城銷售價格情況 受訪者供圖
“現在大壯名城二期新房其實比二手房的性價比要高一點,105平方米總價在400萬元左右,88平方米總價在330萬元左右,2026年中交房?!睆V州房產中介小廖補充道。
不過,10月14日上午,每經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致電該項目售樓處,置業顧問稱“每平方米單價3萬元出頭的房源已經賣完了,現在單價基本在3.7萬~3.8萬元/平方米,105平方米房源還有樓層可選,其中一套特價房源總價在380萬元左右。”
而大壯名城的二手房價格較去年年底也有明顯回落。
去年12月104平方米戶型成交價 來源:鏈家
今年10月104平方米戶型業主掛牌價 來源:鏈家
以鏈家數據為例,同樣一套約104平方米房源,去年12月成交價為470萬元,折合單價4.5萬元/平方米,而到今年10月,有業主掛牌總價回落到了375萬元,折合單價約3.61萬元/平方米。
隨著二手房價格不斷走低,一期的業主開始坐不住了。
“家園的價值,源于我們共同的信念與守護?!痹?/span>大壯名城一期業主群里流傳的3頁長信,字里行間滿是焦慮與期盼。
這封被網友稱為“護盤檄文”的倡議書,詳細拆解了價格下跌的原因,包括開發商清尾貨制造低價、中介惡意壓價制造焦慮、個別業主恐慌拋售引發連鎖反應等,并提出七條應對措施。
而倡議的一個核心內容在于“抱團取暖”,即建議業主定價前參考近半年正常成交價,而非極端低價;不急于賣房的業主撤盤或掛高價,避免造成“房源過剩”假象;急于成交的業主優先在業主群“內部消化”,既省中介費又能隱藏低價;同時提醒鄰居勿信開發商營銷噱頭,強調一期現樓“即買即入學”的優勢,優于二期存在的收樓風險。
在鏈家平臺,大壯名城共有62套二手房源在售,但整體的價格跨度也相對較大。同是104平方米戶型,掛牌價從3.6萬元/平方米到5.8萬元/平方米不等。有業主從去年8月開始掛牌,最開始的掛牌總價為540萬元,經過5次降價后來到380萬元,目前仍未找到買家。
來源:鏈家APP
事實上,隨著二手房價格的回調,業主“抱團保價”在各地時有發生。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位于杭州的融創河濱之城、西安綠城全運村5期等也曾出現過業主自發保價的情況。
而以西安綠城全運村5期項目為例,有業主制定“三年分步漲價行動計劃”,宣稱到2026年7月小區均價要達到4萬元/平方米。但截至10月14日,有業主掛牌一套約123平方米房源,總價268萬元,折合單價為2.18萬元/平方米。
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業主抱團護盤”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情緒上可行,但無法對抗市場。
“對二手房來說,要想實際‘托盤’,最起碼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控制供給,控制整體掛牌量;二是壟斷需求,業主間要能相互接盤;三是業主要不怕空置。但在實際過程中,(這三個條件)是比較難滿足的?!?/span>柏文喜說。
柏文喜提到,對于真正的剛需買家,不妨把關注重點放在“現金流能否覆蓋月供、租金能否對沖空置”,而非短期價格底部。在高波動區間,時間換空間往往比“抄底賭反彈”更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7848351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