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18:09:21
10月9日晚間,時空科技公告稱,因籌劃購買嘉合勁威控股權并募資事項,股票自當日起停牌,預計不超過5個交易日。時空科技已與嘉合勁威實控人簽署《收購意向協議》,具體方案待定。嘉合勁威是國內最大內存模組廠商之一,產品應用廣泛。此次并購是時空科技在業績承壓下的戰略調整,其近年來連續虧損,正推動業務轉型升級,形成夜間經濟與智慧城市并重格局。
每經記者|可楊 每經編輯|張益銘
10月9日晚間,時空科技(SH605178,股價35.83元,市值35.5億元)發布公告稱,因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公司股票自10月9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標的為深圳市嘉合勁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合勁威”),交易對方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張麗麗、陳暉夫婦及其關聯企業。
這意味著,主營夜景照明和智慧城市業務的時空科技,正計劃通過資本運作切入芯片及智能制造領域。
雖然目前交易仍處于意向階段,但這一跨界動作,引發了市場對于公司戰略調整的關注。10月10日,時空科技通過郵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已經與標的公司實控人及相關股東簽署了《收購意向協議》,約定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并募集配套資金購買其持有的嘉合勁威控股權。但該協議僅為交易各方對本次交易達成的初步意向,具體方案會由交易各方另行簽署正式協議確定。具體交易方式、交易方案等內容請以公司后續披露的公告信息為準。
時空科技方面表示,停牌期間公司將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根據事項進展情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并及時復牌。
根據公告,時空科技已與交易對方簽署《收購意向協議》,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嘉合勁威部分股權,并同步募集配套資金,用于支付現金對價及標的公司后續發展需要。
時空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交易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不構成借殼上市。公司股票自10月9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正處于籌劃階段,交易各方尚未簽署正式的交易協議,具體交易方案仍在商討論證中,尚存在不確定性。
另據嘉合勁威官網介紹,公司成立于2012年,專注于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及NAND Flash(與非型閃存)存儲器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提供消費級、工業級、企業級存儲器以及行業存儲各類應用解決方案,是“國內最大的內存模組廠商之一”。公司擁有近200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和全自動化的存儲器生產基地,是國內存儲行業為數不多擁有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能力的企業。
目前,嘉合勁威的存儲芯片產品廣泛應用于移動智能終端、PC(個人電腦)、行業終端、數據中心、智能汽車、移動存儲等信息技術領域。
嘉合勁威官方公眾號顯示,2023年末,嘉合勁威成功完成超2億元C輪戰略融資。該輪融資將用于建設智能制造工廠,強化嘉合勁威存儲領域核心測試技術及產品研發。但未披露參投方。
值得注意的是,嘉合勁威所處的集成電路和云計算設備領域,正處于新一輪產業增長周期中,但時空科技當前主營業務與嘉合勁威的業務如何實現協同,仍需觀察交易方案的具體設計與執行落地。
從經營現狀來看,時空科技本次籌劃并購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公司 在主營業務增長承壓背景下的戰略調整。
據時空科技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4億元,同比下降10.95%;歸母凈利潤為虧損6627.46萬元,同比虧損收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7970.23萬元,同比增長196.98%。
此前,時空智能已經連續4年陷入虧損,2021年至2024年,時空科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71.40萬元、-2.09億元、-2.07億元和-2.62億元。
時空科技在其2025年半年報中也提到,近年來隨著景觀照明行業競爭態勢日益加劇,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賬款拖欠問題亦愈發突出,為扭轉這一局面,公司緊跟國內智慧城市加速建設的步伐,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升級,形成了夜間經濟與智慧城市并重的業務發展格局。
2025年上半年,時空科技的夜間經濟業務實現收入8719.49萬元;智慧城市板塊實現收入5621.25萬元,同比下降23.32%。時空科技表示,智慧城市板塊收入下滑主要是時空智能受困于立體停車庫行業需求減少而未能獲取有效訂單導致收入下降,以及捷安泊清理未盈利項目導致運營收入減少所致。
時空科技近年來在公司治理與戰略方向上均有調整。7月,時空科技實控人曾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
據時空科技7月24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宮殿海通知,其正在籌劃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不過,由于與交易對方未能就某些核心條款達成一致,宮殿海最終決定終止本次控制權變更事項。
此外,時空科技還曾嘗試發力智慧城市與智慧停車業務。2023年,為優化業務布局,增強智慧停車運營服務能力,時空科技收購了捷安泊交通科技(遼寧)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捷安泊”)的控股權。
在收購捷安泊時,捷安泊原股東就未來業績情況做出承諾,捷安泊2023年度至2025年度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00萬元、1200萬元及2500萬元。不過,2024年捷安泊出現虧損。時空科技則在2025年4月公告稱,捷安泊原控股股東作為業績補償義務人應向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新時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業績補償,當期應補償金額為1827.25萬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3532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