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30 20:55:35
報告顯示,2024年粵港澳經濟總量超14.79萬億元,與東京灣區并列全球第一梯隊。數據顯示,2025年粵港澳589家企業上榜“總榜TOP3000”,合計品牌價值80355.99億元,騰訊控股居首。深圳上榜企業數量與品牌價值均領先,廣州無企業進前十且發展面臨挑戰。互聯網行業品牌價值居首,家電、汽車近4年品牌價值增量超2000億元,房地產呈下滑態勢。
每經記者|黃博文 每經編輯|陳俊杰
9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25)》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粵港澳以14.79萬億元的經濟總量,超越了紐約和舊金山兩個世界級灣區,與東京灣區并列全球經濟規模第一梯隊,人均GDP估算約17.02萬元。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粵港澳”)經濟保持穩健發展態勢。這從上市公司品牌價值層面也得到印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基于“2025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總榜TOP3000”(注: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以下簡稱“總榜TOP3000”),梳理粵港澳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近年來到變化,同時采訪廈門大學品牌與廣告研究中心主任黃合水進行解讀。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以不到全國1%的國土面積和約6%的人口總量,創造了全國約11%的經濟總量。
據統計,2025年粵港澳共有589家企業上榜“總榜TOP3000”,合計品牌價值為80355.99億元。基于此,記者統計出2025年粵港澳品牌價值排名前十的企業。其中,騰訊控股(00700.HK)遙遙領先,品牌價值高達26823.97億元,超過其余9家企業品牌價值總和;美的集團(000333.SZ)、比亞迪(002594.SZ)、中國平安(601318.SH)品牌價值均超過3000億元,分別位居二、三、四名。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名中,沒有一家企業來自廣州。
來源:總榜TOP3000
2025年,粵港澳上榜企業合計品牌價值高達80355.99億元,實現快速增長,這主要得益于互聯網行業的強勁拉動。但進一步分析可見,該區域互聯網行業的存量競爭優勢與增量價值貢獻,幾乎集中于騰訊控股一家企業。
在黃合水看來,中國市場規模龐大,部分行業天然存在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在當前平臺化發展階段,企業發展與平臺的關聯性愈發緊密,脫離平臺生態的企業較難獲得持續成長空間。因此,擁有微信、QQ等多個平臺的騰訊控股形成領先優勢具有一定必然性。”
從城市維度看,深圳上榜企業的數量與合計品牌價值均第一,且較其他城市顯著領先。從動態角度看,2022年至2025年,深圳上榜企業數量增長26家,合計品牌價值增長11752.39億元,兩項增量指標也均位列區域第一。
來源:總榜TOP3000
來源:總榜TOP3000
與深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州。過去4年,廣州上榜企業數量減少3家,合計品牌價值僅增長308.24億元。
“支撐深圳領先地位的關鍵因素有三:一是高科技產業集聚帶來的人才與資本密集效應,二是相對優質的營商環境,三是人才與資本對上述兩項優勢的高度認可。”黃合水解釋,“深圳在客觀產業基礎與主觀認知層面形成的雙重優勢,使其未來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凸顯”。
對于廣州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的發展現狀,黃合水認為:“在缺乏全新產業賽道崛起、市場競爭規則未發生顯著變革的前提下,廣州相關上市公司要實現競爭力的實質性強化,面臨較大挑戰。”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統計了粵港澳近4年的行業價值變化情況。
數據顯示,互聯網行業品牌價值位居第一,高達27151.02億元,且遠超其他行業;家電行業位居第二,品牌價值在2025年實現大幅增長,同比增加1661.24億元;房地產行業位居第三,但品牌價值呈下滑態勢,近4年降幅超2000億元。此外,憑借比亞迪等新能源巨頭,粵港澳的汽車行業近4年品牌價值增量超2000億元。
來源:總榜TOP3000
來源:總榜TOP3000
從產業基礎來看,廣東是全球規模最大、品類最齊全的家電制造業中心,家電制造業營收規模占全國比重超40%,目前已形成以深圳、佛山、東莞、珠海等為聚集地的家電產業集群。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粵港澳家電行業品牌價值的高速增長。據統計,家電行業近4年品牌價值增量,在粵港澳所有行業中僅次于互聯網行業。
“當下,家電品牌的發展與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深度綁定,這也是其2025年品牌價值大幅增長的原因。”黃合水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