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撒網”,人口“輸出”大省拼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5 00:24:15

每經記者|劉旭強    每經編輯|何小桃    

適逢秋招季,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日前,湖南召開“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專場活動,省委書記沈曉明出席并宣布行動啟動,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講話。從省會長沙到各市州,推出73條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同步推出11萬余個有效民營企業崗位。

接下來,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四大班子”有關負責人還將分頭帶隊,赴上海、北京、西安、武漢、成都、南京6座城市專場攬才。當地學者直言,在湖南歷史上,“四大班子”這么多省領導帶隊去國內招引畢業生,“很罕見,意義重大”。

以空前力度“搶人”背后,是湖南集聚人口和產業升級的雙重壓力。2024年湖南常住人口減少29萬人,是除河南(減少30萬人)之外,常住人口流失最為嚴重的中部省份。而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浪潮席卷而來,湖南更是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感受到“人才饑渴”。

實際上,類似湖南這樣的全省總動員,在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已有先例。如同廣東以“百萬英才匯南粵”對接產業升級,湖南此次精準引才,能否補上人口與產業的短板?

01

?“輸出”

如當地媒體所言,自近代以來,湖南一直是人才“輸出”大省。

一個最近的例子是,當“湘超”聯賽開戰,許多遠在深圳的湖南人喊出“為1300萬大灣區湖南人而戰”的鄉愁。

深圳被稱為湖南“第二省會”,以每年的春運大數據來看,在頗具代表性的務工流中,節前廣東往湖南方向的車票經常一票難求,同樣,返程時,湖南去廣東方向的車票也最為緊張。

2024年長沙常住人口增長10.4萬人,但湖南全省卻減少了29萬人,成為除河南之外,常住人口流出數量第二多的中部省份。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才的出走。據湖南省教育廳的數據,湖南2023屆高校畢業生留湘率為57.29%,流向廣東的接近20%。

wzRMnLyrf36KR1MyQk6TEAwuyVJicJSxynHZia4s5yFzqOibqUElARjJfk6Y7u7d5nHGRrXYjpKVnhnVwNHBc3zPw.jpg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570251

而可對比的是,同處中部的安徽,2023年高校畢業生本省留存率達到了71%,比湖南高了一個檔次。

這也是為什么,當地媒體喊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浪潮席卷而來,湖南比任何時候都更感受到“人才饑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湖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沈曉明邀約,“我們歡迎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到湖南來創業。”再到這次全國“搖人”的“國聘行動”,湖南更是拿出了最大誠意。

啟幕大會上,湖南黨政“一把手”出席,同時,湖南政府、學校、企業一體發力,發布了73條留湘來湘支持政策清單。其中,側重對“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的全面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湖南14個市州“全軍出擊”,以“一城一策、一城一特”的政策組合拳,組團面向全國“搶人”。

在長沙首站結束后,湖南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負責人,將帶隊分赴6座城市招賢引才。這種大陣仗的“攬才團”,足以看出湖南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截至目前,湖南全省已歸集超過1.15萬家用人單位、近28.5萬個就業崗位,全力托舉年輕人就業創業的夢想。

02

“精準”

對于湖南而言,“求賢若渴”源于產業變革的迫在眉睫。

今年2月,沈曉明在長沙開展“十五五”規劃專題調研時強調,要不斷鞏固延伸優勢產業。眼下,湖南正構建“4×4”現代化產業體系,各大優勢產業無不需要大量高技能、創新型人才提供智能支撐。

以先進制造業為例,雖說湖南已有長沙工程機械、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等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但在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等方面,與國際巨頭還存在不小差距。

此次活動前,湖南還舉行了首屆“湘智興湘”大會,緊扣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發布1500余個人才需求,“一事一議”對國際頂尖人才提供最高1億元的綜合支持,對大學生主導的創業初期項目提供最高100萬元的啟動資金……

wzRMnLyrf36KR1MyQk6TEAwuyVJicJSxynon7L2oNibMzSPld9uaia6mS8zicK9ezRqATCIBsqWmdrf8cakiaOb1K8g.jpg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598649

高校畢業生,一直是推動產業升級的“生力軍”。

為將“人口流量”轉化為“發展能量”,近年來,湖南不斷優化人才體系,打出“讓大學生背起雙肩包就能來湘創業”的口號。但在當地媒體看來,湖南在崗位供給、新興產業崗位宣傳、就業創業服務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這次全國攬才,湖南在就業創業上的針對性也更加明顯。

從招聘崗位可以看出,11萬余個有效民營企業崗位中,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現代農業、文化旅游4大優勢產業崗位5萬余個,占比超40%;新興產業崗位和未來產業崗位,占比近30%。

上一個全省動員精準“搶人”的省份是廣東。

今年廣東“新春第一會”上,聚焦“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主題,提出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將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到廣東就業創業;全國“兩會”期間,廣東省委書記也對外發出“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的邀請。

到4月春招季,廣東陸續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西安、成都、長沙、南京等8座城市舉辦招聘活動,并舉全省之力動態募集制造業和科技產業優質崗位,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

統計顯示,截至7月中旬,廣東已吸納超過10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其中,制造業吸納畢業生最多,人工智能、機器人、半導體等相關專業畢業生也有相當數量。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接受城市進化論采訪時表示,湖南高規格招引人才,是決心解決近年來創新驅動的相對落后。

“廣東和湖南有產業協同和人才互動的傳統,但廣東的創新能級更高一些。在借鑒廣東的創新做法時,湖南應更多地結合自身優勢產業來發揮特長。同時,也可以借鑒中部兄弟省份的經驗做法。”

從中部省份來看,2024年,湖北、安徽受益于新興產業發展,以5.8%的經濟增速領跑中部。而湖南,2024年經濟增速僅4.8%,略低于全國水平。在秦尊文看來,湖南近年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慢了一點,到了必須奮起直追的時候。

03

極核

在湖南的創新驅動中,長沙無疑舉足輕重。

在會上的城市推介環節,長沙市副市長彭濤圍繞“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講述了長沙在構建“1+2”國家實驗室體系,以及新增各類科研機構、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向科創人才拋出“橄欖枝”。

早在2023年,沈曉明就提出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近年來,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也被湖南視為輻射帶動長株潭、湘南、湘西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等區域發展的關鍵一招。

wzRMnLyrf36KR1MyQk6TEAwuyVJicJSxyibdVKQSKDdA6T23yoqQU2TAEHA0U08LNxAYtf7z2xYS9AlRiczLBccBQ.jpg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086464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在秦尊文看來,長沙自古有尊重人才、崇尚知識的傳統,近年來隨著中興、華為等科技領軍企業相繼落子,當地更集聚了大量高端人才,有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人才基礎。但目前來看,長沙的科創能級還處于集聚和虹吸全省要素的階段,要輻射帶動周邊地區還需要一段時間。

一個被提及的例子是,近年來,當安徽蕪湖、湖北宜昌等非省會城市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上有所建樹時,湖南在這方面似乎有些沉寂。

但實際上,湖南一些地級市的科技力量在中部非省會城市中并不算弱。比如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值已突破1600億元,產業規模和科技程度在全國優勢明顯。

也因此,對于湖南而言,除長沙要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外,其他地級市也要各盡所能,建設一些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在湖南全省形成長沙引領、多點支撐的產業創新格局。

同時,一些自身科創資源欠佳的城市,可以“借智”長沙的科創平臺。秦尊文提到,湖南可以借鑒湖北的“離岸科創中心”模式。

在武漢光谷,黃石、黃岡、咸寧、隨州等7個城市陸續布局“離岸科創中心”,探索“研發在武漢、轉化在本地,孵化在武漢、加速在本地”的省會飛地模式,光谷科創大走廊、東湖科學城科創成果輻射帶動成效初顯。

以黃石為例,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已吸納百余名科研人員為黃石企業發展賦能,其光電子信息產業深度融入武漢都市圈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以人才招引突破自身科創產業發展瓶頸,湖南的決心顯而易見。但如何把人才這個關鍵變量,真正轉化為科技創新的最大增量,還有待觀察。

記者|劉旭強

編輯|何小桃?杜恒峰

校對|魏文藝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你懂的 | 亚洲最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