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8 01:04:26
每經編輯|金冥羽
北京時間9月18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截至發稿,道瓊斯指數漲0.68%,納斯達克指數跌0.51%,標普500跌0.13%。
大型科技股跌多漲少,截至發稿,蘋果漲0.55%,谷歌跌1.28%,微軟跌0.27%,臉書跌0.39%,亞馬遜跌1.39%,特斯拉跌0.65%,英偉達跌3%。
熱門中概股多數上漲,截至發稿,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2.46%。百度集團漲7.49%,金山云、蔚來漲超4%,阿里巴巴漲近3%。
投資者在美聯儲利率決議前保持謹慎。北京時間周四凌晨02:00,該行將公布利率決議;半小時后,鮑威爾將出席記者會。
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市場預計美聯儲本次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4%,另外的6%則是降息50個基點。前一天,美國財長貝森特就指出,25個基點的降息已被市場消化。
Pimco前首席經濟學家Paul McCulley表示,最有可能的結果是較為保守的降息25個基點,“因為我不知道當前情況下該如何解釋降息50個基點,而且這不是鮑威爾主席想要傳達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還會在公布決議時發布利率預測“點陣圖”,給未來的利率行動提供指引。發稿前不久,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說,當前利率至少比正常水平高了100個基點。
“分歧”或成為會議關鍵詞
據CNBC報道,在就業疲軟、通脹居高不下以及政治壓力交織的背景下,本次會議頗受關注,“分歧”可能會成為一大關鍵詞。從政策利率,到點陣圖,再到經濟預測,“分歧”可能無處不在。
自8月杰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之后,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轉向關注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多數押注此次會議將降息25個基點。然而在美聯儲內部,主席鮑威爾正面臨“兩面夾擊”的艱難局面:一邊是主張更大幅度降息的美聯儲理事,另一邊則是傾向于維持利率不變的地區聯儲行長。
據悉,今年有投票權的芝加哥聯儲銀行行長古爾斯比此前已公開表達過仍然擔憂通脹問題,立場相對偏鷹派。不過,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理事沃勒和鮑曼,以及近日剛獲確認的新理事米蘭都是偏鴿派的立場。甚至有預測稱,他們三人的投票可能成為1988年以來首次出現三位美聯儲理事與主席立場不一致的情況。
基于此分析人士預計,本次議息會議可能出現多種聲音:既有支持降息50個基點的,也有支持降息25個基點的,甚至還可能出現反對降息的意見。
美聯儲前副主席羅杰·弗格森認為:“這會是一場非常有意思的會議,很久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了。可能兩個方向上(支持降息和不降息)都會有異議,鮑威爾會努力走一條折中路線,并在話語中盡可能保留靈活性。”
除了要調和內部的分歧意見,當前美國宏觀經濟狀況也讓美聯儲的決策格外棘手。前任理事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指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種類似滯脹的情況,通脹高企并且因為供應沖擊而繼續上升,但這種供應沖擊可能削弱整體經濟。”
綜合考慮多重因素,分析人士預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會采取鷹派降息的做法,意味著美聯儲更可能釋放出的信號是,本周降息,但是并不承諾未來會持續、快速降息。
美國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史蒂夫·索斯尼克表示:“美聯儲會抑制市場對未來繼續降息的樂觀預期,所以可稱之為‘偏鷹派的降息’。現在通脹并沒有得到控制,幾項通脹指標其實都在逐步攀升。”
數據顯示,無論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還是美聯儲更關注的個人消費支出數據(PCE),均高于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加之當前美國的金融環境依然較為寬松,這些因素都無法支持美聯儲連續降息。
今年降息幅度會有多少?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數據顯示,市場預計2025年降息50個基點、75個基點、100個基點的可能性分別為24.1%、71.6%、2.9%;預計到明年9月降息125個基點、150個基點、200個基點的可能性為28%、28.6%、16.6%。
但各大機構對于美聯儲全年的降息幅度和路徑分歧則較大。
美國高盛集團在此前的研報中預測,美聯儲今年將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明年將再降息兩次。完成上述5次降息后,聯邦基準利率將從4.25%—4.5%降低至3%—3.25%的區間。若勞動力市場惡化加速,下次會議不排除降息50個基點。高盛強調,就業市場疲軟已成為政策重心,通脹不再是阻礙降息的主因。
瑞銀集團預計美聯儲將自9月起連續四次降息,總幅度100個基點,理由是通脹接近目標且勞動力市場風險加大。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則預計今年余下的三次會議均將降息25個基點,較此前預測增加了10月一次降息。同時預計美聯儲將在2026年3月、6月、9月和12月各降息25個基點,使利率最終目標區間降至2.75%—3.0%。
野村證券則預計從9月開始降息25個基點,接著在12月及2026年3月各降息25個基點,共計至少三次小幅降息。野村證券認為,勞動力市場放緩和通脹溫和是降息提前預期的主因。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盧澤蒂則預測美聯儲將分三次降息,每次25個基點。
編輯|||金冥羽?易啟江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證券時報、財聯社、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