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19:16:36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葉峰
此前幾期,我們已經對比了多個同名ETF以及它們背后跟蹤的指數,這一期再來對比兩個同名ETF:央企紅利50ETF和央企ETF。
央企紅利50ETF
目前有2只ETF名稱都是央企紅利50ETF,其中央企紅利50ETF(159336.SZ),管理公司為融通基金,跟蹤的指數是中證誠通央企紅利指數。
中證誠通央企紅利指數是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定制,從國務院國資委下屬央企上市公司中選取預期股息率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成分股的平均流通市值約為403億元。
另一只央企紅利50ETF(560700.SH),管理公司是廣發基金,跟蹤的指數是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
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由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選取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現金分紅或回購總額占總市值比率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成分股的平均流通市值約為497億元。
進一步對比這兩個指數的成分股,可以發現兩個指數重合的成分股數量是33只,兩個指數各自獨有的成分股都是17只。
從兩個指數過往表現來看,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近一年的收益明顯高于中證誠通央企紅利指數,不過在近三年和近五年,中證誠通央企紅利指數略好一些。
在年化波動率方面,不管是近三年還是近五年,兩個指數的波動率差異并不大。
另外,經過近一年的上漲,目前在估值方面,Wind數據顯示,兩個指數的市盈率TTM均回升到了歷史90%左右的分位。
不過由于過往數據基本上只體現了2017年前后到目前的市場表現,并未包含上一輪大牛市的估值水平,因此不能簡單認為這個估值水平已經過高,只能說從低位漲上來,估值回升已經比較明顯。
央企ETF
目前有2只ETF名稱都是央企ETF,其中央企ETF(159959.SZ),管理公司是銀華基金,跟蹤的指數是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
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是從央企上市公司中,綜合評估其在市值營收規模、股東權益回報、紅利支付水平、科技創新投入等方面情況,選取其中較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目前成分股數量是100只,平均流通市值約為415億元。
另一只央企ETF(510060.SH),管理公司是工銀瑞信基金,跟蹤的指數是上證央企50指數。
上證央企50指數是從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以及財政部控股的上市公司中,選取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和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前50名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目前成分股數量是49只,平均流通市值約為1008億元。
進一步對比這兩個指數的成分股,可以看到兩個指數重合的成分股共有28只,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獨有的成分股是72只,上證央企50指數獨有的成分股是21只。
再從兩個指數過往表現來看,近一年兩個指數的收益比較接近,但在近三年,上證央企50指數的年化收益明顯好于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不過在近五年,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的年化收益又好于上證央企50指數。
此外,從年化波動率來看,從近一年到近五年,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的年化波動率都略高一些。
最后再來對比一下兩個指數目前的估值水平,Wind數據顯示,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目前的市盈率TTM回升到歷史中位數附近,而上證央企50指數目前的市盈率TTM回升到接近歷史70%分位,相對更高一些。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