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23:08:14
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許鳳介紹,干磨紙漿生產將廢紙原料經由粉碎機粉碎成碎片狀,直接打包進口,省略了絕大部分生產流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常紀文表示,雖然我國針對再生紙漿出臺了國家推薦性標準,但近些年一些媒體報道了進口干磨紙漿的雜質及病原體問題。他建議生態環境部門與海關部門聯合開展調研評估,對問題摸底核實。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星
每經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張宏)9月16日,在北京市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主辦的干磨紙漿進口政策法律問題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常紀文表示,2018年中國政府實施禁止洋垃圾進口令,正值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之時,目的是既防止國外污染對中國進行轉嫁,又防止病原體進入中國對人民健康造成危害。這一決策科學、公平、合理,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研討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宏 攝
禁令實施后,效果很好,對于改善中國的環境質量起了積極作用。但是一些人鉆起了空子,把發達國家的廢紙等洋垃圾送到東南亞國家簡單研磨之后不高溫蒸煮、不細分揀即出口到中國,如重金屬、灰分、危險廢物、病原體、放射性等指標超標,這是變相的洋垃圾進口行為,既污染中國環境,又危害我國人民健康,還對合規造紙企業經營造成不公平競爭。
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許鳳介紹,正規的廢紙漿生產需要在液態下進行除渣、篩選等凈化工序,再經過濃縮加蒸汽處理(如熱分散),高溫干燥最終形成廢紙漿。經過這些工序生產的再生漿板,纖維含量可達91.5%以上(含水分8%),幾乎沒有雜質,而且在高溫干燥過程中實現了殺菌,符合衛生標準要求。而干磨紙漿生產將廢紙原料經由粉碎機粉碎成碎片狀,直接打包進口,省略了絕大部分生產流程。
常紀文表示,雖然我國針對再生紙漿出臺了國家推薦性標準,但近些年一些媒體報道了進口干磨紙漿的雜質及病原體問題。
他建議生態環境部門與海關部門聯合開展調研評估,對問題摸底核實。如是執法監管有漏洞則加強對應的執法監管,如是標準的有關指標有缺失應完善相關指標,并將推薦性標準轉為強制性標準,確保既促進符合要求的造紙原料進口,也堅決防止洋垃圾非法變相轉嫁到中國。
“帶病”的干磨紙漿是否會流入最終產品?
天津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安興業在活動現場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內利用再生纖維造紙的企業對再生纖維有剛性需求,因此會在生產環節通過各種手段去除金屬、塑料等雜質,確保成箱板紙、紗管紙、瓦楞原紙等不同檔次產品達到各自的出廠合格率,否則將被市場淘汰,不會把安全隱患留在最終產品中。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宏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