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事關放寬落戶、農村產權抵押、境外人才執業??10個地區試點的要素配置重大改革,發改委專家詳解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5 22:43:26

9月11日,國務院批復10個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四位專家解讀,此次試點方案亮點在于推動新型要素規則創制,破除傳統要素流動障礙,創新要素配置方式。試點落地將創造更多發展機會,推動新技術應用,享受更多綠色便利。若試點成功,或有更多城市放開戶籍限制,資本要素將助力解決土地閑置等問題。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2eic4iblTAWEVuGTsoDONibH5jhgdHTm0naH28Kt7tjVKInoApiaicTZxRzUVljow1DfkhibwHcZ18tc14CLSDpGBETw.jpg

9月1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全國部分地區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批復》,提出自即日起2年內,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杭甬溫、合肥都市圈、福廈泉、鄭州市、長株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市、成都市等10個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環節。2020年印發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形成了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頂層設計。而此次對試點工作作出的總體部署,將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放開落戶限制、探索農村產權抵質押處置方式、擴大科研經費“包干制+負面清單”試行范圍、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專業人才執業制度??這些方方面面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針對一些新業態及服務業領域等提出的全新改革舉措,會給老百姓生產生活帶來什么新變化?

圍繞上述熱點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管所室主任王琛偉、經濟所室副主任張銘慎、經濟所室副主任曹玉瑾、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等四位專家,請他們進行詳細解讀。

2eic4iblTAWEVuGTsoDONibH5jhgdHTm0nagpgPtCarIDYwcuJxqicziaPjbNR5CQgRlI4DibBDxX5tBYZoibyb2iaXJfA.jpg

1 為整個要素市場安裝了“智能分配器”

NBD:“要素”和老百姓有什么聯系?為何我們如此重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張銘慎:在經濟學里,要素就是生產生活中需要的資源,比如勞動力、資本、土地等。

2eic4iblTAWEVuGTsoDONibH5jhgdHTm0naKKwotVdibgnp95PjR2O2MpohUkyU1rQVOqRgaRDr6qLV2kLtcIn9dsw.jpg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室副主任張銘慎 片來源:受訪者

其實要素與我們每個人的生產生活都息息相關。很多時候我們是要素的供給者,比如在求職過程當中,我們提供了勞動力;同時我們也是要素的需求者,比如個人與企業辦理存貸款、投資理財,日常我們還會利用數據要素來提高生活工作效率等。

我國重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資源的高效流動與公平配置。這就好比為整個要素市場安裝了一個智能分配器,讓所有要素能夠在不同地區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這樣的改革不僅能夠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財富,還能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質量。例如,在求職過程中,人們希望遇到更少的就業障礙。而企業老板招聘員工時,他們希望能夠充分發揮市場定價機制的作用,在合適的工資水平上找到所需的人才。

劉方:當前,與商品和服務市場相比,我國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市場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發育不充分,市場決定要素配置范圍有限、要素流動存在體制機制障礙,影響了市場對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的發揮。

2eic4iblTAWEVuGTsoDONibH5jhgdHTm0naAtFHpa1GhibGpjn9zQbylCQU3tabBVFvh3WibsIHRxAUK1wHky0nogZg.jpg

杭州市舉行的人工智能專場招聘會吸引了大量人才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NBD:與商品和服務市場相比,我國要素市場存在哪些問題?

劉方:近年來,我國技術、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改革穩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多點開花。但受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和行政區劃影響,不同要素分屬不同部門歸口管理,要素配置主要以單打獨斗形式分別推進,要素融合不足、聯動貫通不暢、效能提升困難。

2eic4iblTAWEVuGTsoDONibH5jhgdHTm0nayZ7fjxlXmtZD5VI3xjibTJ4342jcllKg3NaUz4FrMv1gIe2BKvLsicSQ.jpg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 片來源:受訪者

例如,研發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人才培養與用人需求脫節,科教融匯、產教融合不深等。當前要素配置方式難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創新性配置要素,構建起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的機制,破除無效供給、釋放錯配資源、盤活閑置低效要素。例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強化對新業態新領域和服務業的要素保障,促進各類先進優質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2 綜合改革試點是一項重要的方法論創新

NBD:與2020年印發的《意見》相比,此次試點方案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2eic4iblTAWEVuGTsoDONibH5jhgdHTm0naAvuUd7wYibSwwAxWice9haqIXGQF03J8O12DdIplf4s1E3sozxUarjnQ.jpg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管所室主任王琛偉 片來源:受訪者

王琛偉:首先,推動了新型要素的規則創制,通過試點方式大膽探索;其次,破除了影響傳統要素領域自由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和壁壘,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最后,是創新要素配置方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讓優質、先進的要素順暢流向新質生產力。同時還能強化不同要素資源的協同配置,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張銘慎:一是試點區域的選擇新,有利于更好探索新型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新方向新問題,選擇的10個試點地區在各自區域都有較強代表性。

二是試點舉措的內容新,有利于更好突破新型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面臨的痛點難點。

比如,北京城市副中心試點方案中提出對用于研發投入的國有資本免于增值保值考核;蘇南重點城市試點方案中提出探索創新大科學計劃組織管理模式;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試點方案提出推進國有創投機構改革,對于進一步破除長期制約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痛點十分重要。

三是試點推進的方式新,有利于更好形成協同推進新型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合力。

與市場化配置的其他方案不同,本次試點方案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強調綜合改革。綜合改革試點,是我國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過程中一項重要的方法論創新。它不同于傳統的“一時一地一事一議”的改革模式,其核心是通過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有機結合,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系統推進改革,并最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3 試點落地將有力推動更多新技術進入應用軌道

NBD:試點在傳統要素領域改革外,也對新業態新領域相關新型要素以及服務業領域的改革提出了全新舉措,這會給老百姓生產生活帶來什么新變化?

張銘慎:一是創造更多發展機會。新要素的涌現和崛起往往會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帶來大量新的發展機會。

農業經濟時代土地要素最為重要,工業經濟時代資本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在不遠的將來,人工智能可能將成為絕大多數生產生活活動不可或缺的投入,引領我們步入智能經濟時代。

我們可以預見,數據、人工智能、空天、深海、頻譜、新能源,任何一個資源要素的背后都是一個甚至是十幾個龐大的新產業新賽道,它們一旦能實現高效的市場化配置,將有力促進新產業新賽道的發展。這種發展機會不僅能提升國家綜合實力,還能衍生新產業、涌現新企業、創造新就業、帶來新收入。

二是用上更多先進技術。激活新要素,往往是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實現商業化、走向普羅大眾的重要驅動力。以前許多科技成果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并非因為想法不成熟,而是缺乏將其推向市場的關鍵要素。

一旦新要素被激活,就能解決關鍵瓶頸,降低成本和門檻,提升效率和體驗,打破科技成果難以商業化的僵局。今天我們回過頭看電動汽車、移動互聯網、光伏發電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都有類似的邏輯。此次推動試點落實落地,將有力推動更多新技術進入應用軌道。

三是享受更多綠色和便利。人人都希望擁有更綠色更便利的生活。今天的我們,已經能從下一單外賣、定制一套家具、寫一篇報告、上一節網課中體會到數據、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與生產流程優化。

但支撐這些背后的算力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如何實現既便利又綠色已經成為必須面對的挑戰。這次推動的相關試點中包括海洋碳匯與林業碳匯的資源要素配置改革,必將有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4 若試點成功,可能有更多城市放開戶籍限制

NBD:此次新出現了“資源環境”“資源環境要素”等表述,被放到各試點方案的第六部分單獨列出,原因是什么?

張銘慎:這是在碳達峰、碳中和以及全面綠色轉型的背景下提出的。從文件內容來看,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碳匯、碳排放權等領域的定價、交易和配置等方面。

其實資源環境屬于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有些試點在資源環境方面也預留了一定的表述空間。像海域、航空等資源,都可以納入到資源環境的范疇進行討論。

像低空經濟需要空域資源,衛星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頻譜資源。在過去,這些資源并未被充分提及,與當時新業態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有關。如今,隨著這些領域逐漸展現出發展潛力,人們開始重視它們的重要性。

NBD:我們還注意到,多個試點提到戶籍制度改革,比如福建在試點方案提出“全面放開試點地區落戶限制”。若試點成功,是否會成為“全國復制樣本”,有更多城市放開戶籍限制?

王琛偉:若試點成效顯著,其他地方的確有可能要復制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放開戶籍限制。

因為現在不少地方面臨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勞動力短缺會推高企業用工成本。若放開落戶限制,引導勞動力向這些地區集聚,可以降低用工成本,更好地解決企業因勞動力短缺而出現不利于生產經營的問題。

5 資本要素有助于解決土地資源閑置等問題

NBD:資本在各類生產要素發揮“粘合劑”作用,此次試點改革通過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對我國把新質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何作用?

曹玉瑾: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得解決“錢從哪來、錢怎么花”的問題。過去科技企業常因輕資產、高風險面臨融資困境。試點通過制度創新打破傳統瓶頸、優化風險分擔,讓資本不再局限于傳統抵押物,而是與技術、人才等要素深度綁定,引導資本精準流向科技研發與創新領域。

2eic4iblTAWEVuGTsoDONibH5jhgdHTm0naN8gX6ptWtvvdlAy356GxzV7Hsgvk3ib5Ae5cNjyZNfDQAiaQ0RGE73xg.jpg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室副主任曹玉瑾 片來源:受訪者

比如知識產權也能當抵押物,讓科技企業借錢不再難。傳統信貸模式下,科技企業常面臨融資困境,核心資產以專利、技術方案等無形資產為主,難以獲得銀行的抵押貸款支持。北京、鄭州、成都等地提出要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將有效緩解這一矛盾,減輕科技企業的啟動資金壓力。

其次,新質生產力不是空中樓閣,它的發展也離不開土地、勞動力等傳統要素的支撐。試點通過資本的引導與整合,解決土地資源閑置、勞動力與產業需求錯配等問題,賦予傳統要素新的價值,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比如盤活閑置土地資源,讓低效土地變成創新載體。針對老舊廠房、閑置工業園等低效土地資源,通過資本投入進行改造升級,打造科創孵化基地、產業園區等創新載體,實現土地資源的價值重構。像蘇南地區提出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推動國有企業和有關專業企業合作開發低效用地;杭甬溫提出探索存量土地盤活再開發利益分配政策。這些實踐將有助于探索形成“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高效盤活路徑,為破解土地資源約束、提升土地價值提供思路。

此外,除了技術要素,數據、空天、深海、綠色等也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新型要素,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要素需通過資本持續投入以及體制機制創新,才能實現從實驗室到產業化應用的轉化。同時,資本在新型要素的價格發現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市場化機制對新型要素定價與賦能,讓資本精準對接新型要素,從而加速科技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記者|周逸斐

編輯|陳旭

視覺|蔡沛君

排版|陳旭

統籌編輯|易啟江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欧美在线综合国 | 中文字幕97在线 | 一区二区日韩激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