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9 09:15:52
|2025年9月9日 星期二|
NO.1 28家券商擬合計派發中期“紅包”近188億元
數據顯示,上半年,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18.66億元,同比增長11.37%;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40.17億元,同比增長65.08%。在盈利增長的支撐下,券商積極加大中期分紅力度,28家上市券商半年度合計擬分紅187.97億元,遠超去年上市券商半年度分紅總額(138.36億元)。具體來看,上述28家上市券商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9元,合計擬分配現金股利42.98億元,規模居首;其次為國泰海通,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5元,合計擬分配現金股利26.27億元;中國銀河、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分別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25元、0.15元、0.165元,擬分配現金股利總額分別為13.67億元、13.54億元、12.8億元;招商證券、東方證券擬分配現金股利總額也均在10億元以上。
點評:券商中期分紅力度顯著增強,28家券商擬派發近188億元,反映行業盈利能力提升。龍頭券商如中信證券、國泰海通等分紅規模居前,彰顯穩健財務狀況。此舉將提振投資者信心,增強券商板塊吸引力,同時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有利于資本市場健康運行。
NO.2 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獲批
9月8日,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獲批,這是科創債ETF首次擴容,具體包括工銀瑞信基金、泰康基金、華安基金、銀華基金、興業基金、匯添富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國泰基金旗下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摩根資產管理、中銀基金、永贏基金旗下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以及萬家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此前,首批科創債ETF上市后反響熱烈,合計規模快速突破1200億元,多只產品上市以來日均成交額超70億元。T+0交易、低風險、高流動性,還能質押回購的科創債ETF,成為投資者投資債券的高效工具。
點評: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獲批,標志著科創債ETF市場首次擴容。從首批產品規模突破1200億元、日均成交額超70億元看,此類產品受市場青睞。對基金公司而言,豐富了產品線,有望提升管理規模。債券ETF板塊將迎來增量資金,市場活躍度或進一步提升。科創債ETF作為低風險、高流動性投資工具,為股市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配置選擇,有助于優化投資者結構。
NO.3 紅塔證券回應:限制消費令已經撤銷
9月8日中午,紅塔證券緊急發布澄清公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公告明確,此前因與上海潼驍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潼驍投資”)相關仲裁,公司及法定代表人沈春暉被北京金融法院采取的限制消費令已正式撤銷,目前公司經營及沈春暉的工作、出行均恢復正常。據了解,9月3日,紅塔證券收到北京金融法院出具的限制消費令,明確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對紅塔證券及法定代表人沈春暉采取限制消費措施,禁止二者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點評:紅塔證券限制消費令撤銷事件緩解了市場對公司治理的擔憂,有利于恢復投資者信心。對券商板塊而言,這一事件反映了監管環境的動態調整,促使行業更加注重合規經營。整體來看,此類風險事件的及時解決有助于維護市場穩定,增強金融板塊的韌性,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NO.4 中國繼續引領新興市場ETF資金流入
上周,投資者向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加大投入。此類ETF連續第四周錄得資金流入,中國仍為吸金主力。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當周,投資于發展中國家及特定國家的美國上市新興市場ETF資金流入合計達10.2億美元,前一周流入為1.097億美元。今年迄今為止,流入總額為177億美元。其中,股票ETF流入5.357億美元,債券ETF流入4.833億美元。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周漲1.4%,至1276.05點。分市場來看,中國資金流入最大,達3.019億美元。
點評:中國持續吸引新興市場ETF資金流入,彰顯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韌性的信心。此趨勢將利好中國資產估值,提振相關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同時,帶動新興市場整體情緒,推動亞洲及全球新興市場板塊資金配置。對全球資本市場而言,此現象反映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有利于優化國際資本流動格局,促進全球市場均衡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