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5 10:02:00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NO.1 上市券商上半年經紀收入增長超50%,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受益于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回升,券商財富管理業務呈現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2025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券商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合計達745.4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0.69%。與去年同期相比,券商在該業務上全部實現正增長,為業績提升注入強勁動力。具體來看,經紀業務收入排名居前的依舊是頭部機構。中信證券以79.92億元的經紀收入穩居首位;國泰海通、華泰證券分別以68.66億元和50.94億元名列前茅;招商證券、國信證券、中信建投、中國銀河、廣發證券、中金公司均邁過30億元關口。上述9家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合計434.64億元,占42家A股上市券商經紀業務總收入的58.31%,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點評: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反映市場交投活躍度提升,財富管理轉型成效顯著。頭部券商憑借規模優勢持續領跑,市場份額集中度提高,中小券商面臨更大競爭壓力。此趨勢將強化投資者對金融板塊的配置信心,同時凸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成效,為市場整體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NO.2 國盛金控:總經理陸箴侃因工作調整辭職
9月4日晚間,國盛金控宣布陸箴侃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辭職后仍擔任公司和子公司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職務。陸箴侃辭職后,由公司董事長劉朝東代行總經理職責。據悉,國盛金控后續將改名為國盛證券,目前,新國盛證券的總裁人選已經敲定,為此前財達證券的副總經理趙景亮。“公司將堅持‘深耕江西,服務全國’發展理念,充分挖掘國盛證券自身研究業務等比較優勢,聚焦特色化、精品化業務體系建設,提升特色化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國盛金控在近日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
點評:國盛金控總經理陸箴侃辭職,由董事長劉朝東代行職責,同時公司即將更名為國盛證券,新任總裁人選已定。此次人事變動反映公司戰略調整,聚焦特色化業務發展。對國盛金控而言,管理層更迭或帶來新的發展動力。證券行業板塊內,此類高管變動可能引發市場對其他券商戰略調整的關注。整體而言,券商行業持續深化改革,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成為趨勢,市場對券商轉型預期升溫。
NO.3 公募REITs市場回暖,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經過一段時間的回調,公募REITs市場止跌回升。9月4日,中證REITs全收益指數漲0.42%,多只公募REITs漲幅超2%。公募REITs上周就有所回暖,8月25日—8月29日,中證REITs全收益指數漲幅為1.06%,跑贏中證紅利指數2.16個百分點。有公募人士表示,若后續投資者風險偏好收縮,有利于支撐REITs市場進一步修復,可重點關注基本面預期較強的板塊以及基本面邊際企穩且租戶結構穩定的部分倉儲和高速項目的配置機會。此外,投資者應以長期配置的心態來投資公募REITs。
點評:公募REITs市場近期呈現企穩態勢,中證REITs全收益指數連續上行,顯示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此番調整后,REITs產品估值更具吸引力,尤其基本面穩健的倉儲及高速類項目配置價值提升。市場風險偏好變化或為REITs帶來資金流入,推動相關板塊估值修復。對整體市場而言,REITs作為另類投資品種,其回暖有助于豐富投資者資產配置選擇,分散投資風險。
NO.4 9月權益類基金新發規模已超220億元
近期,權益類基金發行持續回暖。本月以來,短短四天時間,已有26只權益類基金成立,發行規模合計為175.87億元。若算上即將成立的招商均衡優選混合基金,本月以來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達到226億元。
點評:權益類基金發行回暖釋放積極信號,顯示市場情緒逐步修復。26只基金成立規模近226億元,反映增量資金正加速入場。對券商、資管等金融板塊形成利好,相關業務收入有望提升。基金資金流向優質標的,將助力大盤藍籌及成長股估值修復,為市場注入活力,整體市場流動性預期改善。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