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QFII加速布局A股!中小創次新股成 “掃貨”新目標,這些行業受關注

2025-08-19 16:12:46

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肖芮冬    

據統計,截至8月18日,已有52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報。從中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情況來看,有30家上市公司出現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身影,共計出現244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QFII持有上述A股上市公司市值合計達到228億元。

那么,在A股的強勢行情中,QFII重點買入的個股都有哪些特點呢?

五大QFII積極重倉A股

從已經披露的數據看,巴克萊銀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高盛國際,這5家機構依舊是現身A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次數最多的QFII。

其中,巴克萊銀行現身6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UBS現身46家公司前十大,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分別為33家和25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此外,高盛國際、中信證券資產管理公司(香港)、阿布達比投資局也是超過10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而從持股市值來看,阿布達比投資局、摩根士丹利、UBS、巴克萊銀行,以及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中國A股(交易所)持股市值較大。截至8月18日披露的數據,阿布達比投資局持有A股總市值最大,約為33.9億元;摩根士丹利、UBS、巴克萊銀行的持股市值約為13億元。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A股公司中報陸續披露,QFII機構持有A股的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

8家境外機構集體布局一家公司

今年6月20日,新恒匯在創業板上市。根據新恒匯披露的中報數據,在短短7個交易日中,有8家境外機構集體沖進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其中,巴克萊銀行和高盛公司分列第一和第二大流通股東;摩根士丹利、UBS、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也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此外,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宏澤基金、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港資背景。而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只有中金公司和國泰海通為內資券商機構。

新恒匯上市以來,最低價為39.20元,三季度以來持續走強,8月7日最高漲至98.5元,上市后最大漲幅超過150%。

資料顯示,智能卡業務是新恒匯的傳統核心業務,主要包括智能卡芯片關鍵封裝材料柔性引線框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華金證券研報稱,公司深耕智能卡業務領域,系國內唯一實現核心封裝材料柔性引線框架量產的企業,目前全球市占率領先。公司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為清華校友虞仁榮和任志軍。其中,虞仁榮系韋爾股份創始人及實控人,任志軍曾擔任紫光同芯母公司紫光國微的副董事長兼總裁,均具備豐富的產業經驗。

與新恒匯類似的還有同一天(6月20日)上市的滬市主板次新股華之杰。華之杰上市后的表現雖然沒有新恒匯亮眼,但依然受到境外機構的高度關注。

華之杰公布的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華泰金融控股(香港)—中國宏澤基金為該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公司為第二大股東;UBS,摩根士丹利兩大QFII分列第三和第四大流通股東;此外,還有一家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廣發資管(香港)為第十大流通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主要為鋰電電動工具、消費電子領域提供有效的電源管理和動力驅動方面的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括智能開關、智能控制器、無刷電機、精密結構件等關鍵功能零部件。

選股特點:青睞中小市值成長股

縱覽境外機構持有的A股公司,其實不難發現,很少有大市值的公司或者是賽道股龍頭。

原因很簡單,并非境外機構完全不喜歡這些大市值龍頭股,而是因為QFII投資A股的總體規模并不算太大,投資在一家公司的資金,不足以讓他們躋身這些大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序列。

以今年一季報披露情況看,QFII持有單只個股市值最大的是阿布達比投資局,該機構持有紫金礦業的市值近30億元。即便如此,阿布達比投資局也僅僅是紫金礦業的第十大流通股東。

而摩根士丹利對單只個股持倉市值最大的為思源電氣,持倉市值約6.5億元。此外,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的市值約為19億元,但持有其他個股的市值多為數千萬元。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QFII持倉高度集中于與中國經濟轉型和全球競爭力提升直接相關的行業,比如高端制造、科技板塊、醫藥生物、新消費等。

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團隊認為,相對海外市場而言,當前A股的估值仍處于低位,未來依然存在較大的擴張空間,繼續看好三大投資方向:一是科技成長,二是中國制造,三是新消費。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57283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據統計,截至8月18日,已有52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報。從中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情況來看,有30家上市公司出現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身影,共計出現244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QFII持有上述A股上市公司市值合計達到228億元。 那么,在A股的強勢行情中,QFII重點買入的個股都有哪些特點呢? 五大QFII積極重倉A股 從已經披露的數據看,巴克萊銀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高盛國際,這5家機構依舊是現身A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次數最多的QFII。 其中,巴克萊銀行現身6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UBS現身46家公司前十大,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分別為33家和25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此外,高盛國際、中信證券資產管理公司(香港)、阿布達比投資局也是超過10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而從持股市值來看,阿布達比投資局、摩根士丹利、UBS、巴克萊銀行,以及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中國A股(交易所)持股市值較大。截至8月18日披露的數據,阿布達比投資局持有A股總市值最大,約為33.9億元;摩根士丹利、UBS、巴克萊銀行的持股市值約為13億元。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A股公司中報陸續披露,QFII機構持有A股的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 8家境外機構集體布局一家公司 今年6月20日,新恒匯在創業板上市。根據新恒匯披露的中報數據,在短短7個交易日中,有8家境外機構集體沖進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其中,巴克萊銀行和高盛公司分列第一和第二大流通股東;摩根士丹利、UBS、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也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此外,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宏澤基金、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港資背景。而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只有中金公司和國泰海通為內資券商機構。 新恒匯上市以來,最低價為39.20元,三季度以來持續走強,8月7日最高漲至98.5元,上市后最大漲幅超過150%。 資料顯示,智能卡業務是新恒匯的傳統核心業務,主要包括智能卡芯片關鍵封裝材料柔性引線框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華金證券研報稱,公司深耕智能卡業務領域,系國內唯一實現核心封裝材料柔性引線框架量產的企業,目前全球市占率領先。公司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為清華校友虞仁榮和任志軍。其中,虞仁榮系韋爾股份創始人及實控人,任志軍曾擔任紫光同芯母公司紫光國微的副董事長兼總裁,均具備豐富的產業經驗。 與新恒匯類似的還有同一天(6月20日)上市的滬市主板次新股華之杰。華之杰上市后的表現雖然沒有新恒匯亮眼,但依然受到境外機構的高度關注。 華之杰公布的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顯示,華泰金融控股(香港)—中國宏澤基金為該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公司為第二大股東;UBS,摩根士丹利兩大QFII分列第三和第四大流通股東;此外,還有一家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廣發資管(香港)為第十大流通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主要為鋰電電動工具、消費電子領域提供有效的電源管理和動力驅動方面的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括智能開關、智能控制器、無刷電機、精密結構件等關鍵功能零部件。 選股特點:青睞中小市值成長股 縱覽境外機構持有的A股公司,其實不難發現,很少有大市值的公司或者是賽道股龍頭。 原因很簡單,并非境外機構完全不喜歡這些大市值龍頭股,而是因為QFII投資A股的總體規模并不算太大,投資在一家公司的資金,不足以讓他們躋身這些大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序列。 以今年一季報披露情況看,QFII持有單只個股市值最大的是阿布達比投資局,該機構持有紫金礦業的市值近30億元。即便如此,阿布達比投資局也僅僅是紫金礦業的第十大流通股東。 而摩根士丹利對單只個股持倉市值最大的為思源電氣,持倉市值約6.5億元。此外,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的市值約為19億元,但持有其他個股的市值多為數千萬元。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QFII持倉高度集中于與中國經濟轉型和全球競爭力提升直接相關的行業,比如高端制造、科技板塊、醫藥生物、新消費等。 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團隊認為,相對海外市場而言,當前A股的估值仍處于低位,未來依然存在較大的擴張空間,繼續看好三大投資方向:一是科技成長,二是中國制造,三是新消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亚洲va一区动漫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小h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