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 09:08:25
中國人民銀行加大金融支持經濟力度,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并下調多項利率。 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恢復征收新發行國債等利息收入增值稅。 東吳證券研判8月市場將震蕩整固,聚焦泛科技賽道。 萬聯證券關注“人工智能+”行動商業化應用,政府及國資央企將發揮引領作用。 金元證券探討衛星互聯網在低空經濟中的應用,與低空經濟技術互補,助力新增長。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
(一)重磅消息
1.中國人民銀行8月1日召開2025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暨常態長效推動中央巡視整改工作推進會。會議認為,金融支持經濟持續向好力度加大。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下調政策利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和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促進金融市場利率和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持續完善貨幣政策框架,培育政策利率,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箱,做好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鞏固拓展整治資金空轉、金融業“內卷式”競爭成效。
2.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就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利息收入增值稅政策有關事項發布公告。 一、自2025年8月8日起,對在該日期之后(含當日)新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恢復征收增值稅。對在該日期之前已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續發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繼續免征增值稅直至債券到期。 二、上述金融債券,是指依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金融機構法人在全國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的、按約定還本付息并由金融機構持有的有價證券。
(二)券商最新研判
東吳證券:8月慢牛思維下聚焦泛科技賽道
1、7 月大盤震蕩走強,滬指一度突破3600點,續創新高。這一輪滬指走強本質上是市場對于盈利周期見底企穩共識的形成。一方面基于2016年的學習經驗, 在“反內卷+需求擴張”政策組合推出后,市場快速完成了拐點交易;另一方面是由于當前流動性水平較為充裕,具備快速定價的基礎, 后續由拐點交易向空間交易的切換并非一蹴而就,市場大概率將經歷一段震蕩整固期。 部分資金基于空間交易邏輯可能會提前布局,承接籌碼。
2、當前滬指已經進入了新的運行中樞,前期參與拐點交易的資金在快速獲利后存在兌現需求,因此市場可能震蕩蓄勢。 慢牛思維下, 等待市場消化短期獲利籌碼、重新凝聚對盈利空間邏輯的共識后,行情有望逐步過渡至空間交易階段。指數高位整固,關注低位泛科技領域。 在本輪指數中,周期權重是指數走強的關鍵。順周期板塊搭臺后, 成長有望持續表現。此外關注到部分分支已經跑出了顯著超額,后續可能會迎來高切低, 關注具備籌碼/比價優勢的泛科技方向。
3、近年來風格是獲取超額收益的核心,弱美元周期下成長風格占優。 近年來A股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大級別風格行情往往持續2-3年,而美元利率是風格輪動的錨。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全球流動性寬松、美元利率下行階段, A股成長風格占優。
4、8月配置以泛科技為主。 泛科技方向: 海外算力鏈已經有顯著超額, 可以關注AI方向的高低切,包括 AI 應用、國產算力鏈;創新藥延續景氣,預計仍將持續跑出超額; 軍工、風電行業有業績彈性; 固態電池、3D打印等科技主題有望演繹。 順周期方向: 關注漲價鏈,以及指數本輪反彈相對低位的食飲方向。
(三)券商行業掘金
萬聯證券: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商業化應用
1、7月31日,國常會審議通過《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從“開展”到“持續推進”再到“深入實施”,我國“人工智能+”行動層層遞進,人工智能產業已邁入規模化商業化應用階段。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要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快普及。”
2、政府及國資央企在“人工智能+”行動的深入實施中要持續發揮引領作用。本次會議指出“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要強化示范引領,通過開放場景等支持技術落地。”2025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再度召開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深化部署會,將中央企業的“AI+”專項行動聚焦在人工智能的場景應用落地、智算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AI大模型等關鍵核心技術環節的研發突破。
3、支持性政策,從資金、人才等多維度保障我國人工智能國產化水平位居國際領先水平。本次會議提出“要著力優化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強化算力、算法和數據供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開源開放生態體系,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撐。”要繼續加大政策與資金支持力度、保障高質量人才供給,讓我國的AI企業在通用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AI產品應用等各產業鏈環節位列領先水平。
4、會議提出“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動態敏捷、多元協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治理,伴隨“人工智能+”行動的深入實施以及人工智能應用的規模化商業化加速落地,人工智能治理體系的優化健全將會是重點發展方向,以保障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安全規范發展。
5、我國在開源AI大模型領域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DeepSeek、阿里通義千問、智譜等大模型產品,為我國“人工智能+”行動的深入實施構建了堅實的技術底座。建議:1)關注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過程中AI產品的規模化、商業化的加速落地,具體包括布局AI終端、AIAgent及潛在殺手級AI應用產品的領先企業;2)規模化AI應用落地促使端側及推理算力需求激增,關注對AI算力產業鏈需求的提振,具體包括布局智算中心建設、液冷服務器、光通信、銅連接等領域的領先企業;3)人工智能治理體系亟待優化,關注布局安全領域及治理的相關企業。
金元證券:低空經濟下的通感解決方案——衛星互聯網
1、衛星互聯網: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目前,衛星互聯網主要作用于通信、導航和遙感領域,與低空經濟天然契合,兩者在技術層面的高度互補與協同。傳統地面移動網絡在垂直覆蓋上的局限性使得低空飛行器的通信需求難以得到充分滿足,而衛星互聯網的廣域覆蓋特性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白,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底座。
2、2024年,商業航天與低空經濟同時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定位新增長引擎。通感一體與星地協同:通感一體化是指通過共享頻譜資源、硬件設備和信號處理流程,使通信系統兼具環境感知能力,以此提升網絡資源的利用效率。衛星導航系統則可以為通感一體化提供精準的時空基準。通過5GNTN(非地面網絡)技術,衛星互聯網與地面5G/6G網絡深度融合,突破了傳統地面二維通信的局限,構建了地面—低空—空天無縫覆蓋的三維網。
3、精準定位與導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導航增強系統相結合,為低空飛行器提供厘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中國移動的“雙頻通感立體網絡”結合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實現了低空飛行器的精準起降和航線跟蹤,為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場景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在衛星信號受遮擋的環境下,通感一體化系統可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多傳感器融合實現輔助導航,形成衛星與地面感知的互補機制。
4、遙感與動態三維航圖:衛星互聯網結合地面基站和傳感器,實現對地球表面的環境、氣候、災害等的感知與監測,生成動態三維航圖,為低空飛行器和地面用戶提供實時信息。差異化互補:地面5G-A(尤其是毫米波頻段)具有更大通信帶寬和更精確的位置感知能力,適合城市人口稠密區域的細顆粒度空域管理;而低軌衛星互聯網則憑借廣域覆蓋優勢,在城際、山河湖海等地區實現快速覆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018358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