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14:00:50
南方乳業擬北交所上市,募資9.8億擴建奶源基地及營銷網絡。但面臨多重挑戰:2024年外采奶源成本低于自產,占比超一半;常溫乳制品產能利用率連續下滑;省外擴張嘗試光大乳業連續兩年虧損,投資效果微乎其微。公司增長依賴成本壓縮,產品單價持續下降,且存在質量管控風險。在供需失衡背景下,南方乳業逆勢擴產計劃引發關注。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張益銘
區域乳企貴州南方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乳業)正謀求北交所上市突圍。
根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公司擬募資9.8億元投向奶源基地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但這一戰略卻面臨多重拷問:2024年公司自有奶源生產成本高于外部采購價,成本更低的外采奶源也是公司2024年業績增長重要動力;此外,公司常溫乳制品產能利用率連續下滑,此時重金投入奶源基地擴建產能的合理性存疑。
更值得關注的是,南方乳業省外擴張的重要嘗試即投資光大乳業也遇阻,后者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在近期的監管問詢函中,南方乳業供應鏈管理與市場拓展能力也成為焦點。
南方乳業控股股東為貴陽農投集團,其合計控制公司88.21%的股權,貴陽市國資委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022年至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南方乳業營收分別為15.75億元、18.05億元和18.1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3億元、2億元和2.09億元。
然而,這一增長并非完全依賴市場擴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本端的壓縮。2022年至2024年,南方乳業來自第三方大型牧場、專業合作社及其他的外采奶源占比分別為44.49%、39.24%和51.1%,2024年外采奶源占比超過一半。就此,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對部分指標落后的奶牛進行淘汰換代,與此同時由于生鮮乳市場價格保持低位,公司加大了生鮮乳外部采購比例。
這一采購策略與行業背景密切相關。據農業農村部數據統計,2022年以來受供給提升影響,原奶平均價格持續下降,由2022年的4.16元/公斤下跌至2024年的3.31元/公斤,下跌幅度達到20.43%。
外采奶源價格甚至已經低于南方乳業自產生鮮乳的價格:算上運費,2024年公司生鮮乳自產單位成本和外部采購均價分別為3.98元/千克和3.81元/千克。
外采奶源比例提高雖然壓縮了成本,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一方面,公司產品創新動力不足,過于依靠價格戰來獲取市場。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收入以常溫及低溫乳制品為主,占比均保持在98%以上。其中,2022年至2024年低溫乳制品單價分別為11.87元/千克、11.83元/千克和11.49元/千克;常溫乳制品價格分別為8.56元/千克、8.45元/千克和8.24元/千克,兩大主力產品價格均持續下降。
更值得關注的是,外采奶源的增加可能帶來質量管控風險。據《清鎮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2022年第52期)》,廣州于2022年9月20日對南方乳業生產的娟姍鮮牛奶、有機鮮奶進行安全抽樣檢驗,這兩批次產品規格型號均為“258mL/瓶”,生產日期均為“2022年9月15日”,結果顯示,這兩批次產品的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項目均不合格。
此外,2023年至2024年,廣州、開陽等地市場監管部門抽檢及消費者投訴平臺亦多次反映南方乳業產品存在質量問題。
作為貴州本土乳企的“領頭羊”,南方乳業產品收入高度集中于貴州省內,貴州省內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超過90%。
近幾年來,南方乳業也試圖走出貴州,重要嘗試就是參股重慶光大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乳業),入股時間為2023年4月,目前持股比例19.99%。具體交易對價公司招股書并未說明,但2023年度公司投資支付的現金包括投資聯營企業光大乳業款項8000萬元。
對于投資光大乳業,南方乳業也曾寄予厚望:通過以股東身份參與光大乳業的管理,可以有效利用光大乳業在重慶地區的市場地位及影響力,進而拓展自身在重慶地區的市場份額和銷售渠道;同時,雙方也可以共享經營管理經驗、市場渠道及銷售策略等資源優勢,共同提升市場競爭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2023年及2024年,南方乳業投資收益金額分別為-413.13萬元、-759.49萬元,公司稱“主要系2023年及2024年因光大乳業經營業績虧損而公司相應確認投資損失”。
從銷售渠道來看,雙方業務協同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報告期內公司與光大乳業銷售金額僅為46.84萬元。
這一戰略受挫已引發監管關注,監管部門要求公司說明在貴州省內的市場空間是否接近飽和,在貴州省外的市場拓展是否存在較大困難或障礙等。
在市場拓展遇阻的同時,南方乳業仍執意推進產能擴張計劃。此次沖刺北交所上市,南方乳業擬募資9.8億元投向奶源基地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其中,威寧縣南方乳業奶牛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4.44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4億元。項目建成后,牧場奶牛存欄數可達到1萬頭,年產鮮奶約5.53萬噸。
2024年南方乳業利潤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采低價奶源帶來的成本優勢,自建牧場很可能將削弱這一優勢。更嚴峻的是,當前乳制品行業正面臨供需失衡,價格戰亦頻頻爆發。尼爾森IQ數據顯示,2024年乳品全渠道銷售額同比下滑2.7%。另據Wind統計,19家A股乳業上市公司中,共有13家企業2024年全年凈利潤下滑;2025年一季度仍有10家企業凈利潤持續下滑。
事實上,公司主力產品之一常溫乳制品與常溫乳飲料產能利用率已經連續下降,報告期內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7.06%、95.95%和93.65%。
就南方乳業北交所上市相關事項,7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南方乳業并向公司發送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