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13:18:02
美國總統20年來首次造訪美聯儲:手里拿著一本賬,心里揣著一本賬;清華校友趙晟佳出任Meta超級智能首席科學家;泰柬邊境沖突已致雙方共32人死亡;馬斯克“星鏈”中斷波及全球約6.1萬用戶;美歐首腦計劃7月27日會晤,討論貿易合作及爭議問題。
每經記者|岳楚鵬 鄭雨航 宋欣悅 每經編輯|高涵
◆ 7月24日,美聯儲大樓迎來近20年首位到訪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鮑威爾就25億美元裝修預算超支事件交鋒,特朗普還重申降息訴求,但否認有意罷免鮑威爾。此舉打破白宮與美聯儲保持距離的慣例,引發市場對美聯儲獨立性擔憂。特朗普施壓或為經濟訴求、政治甩鍋及未來布局。
◆ 清華校友趙晟佳出任Meta超級智能首席科學家;泰柬邊境沖突已致雙方共32人死亡;馬斯克“星鏈”中斷波及全球約6.1萬用戶;美歐首腦計劃7月27日會晤,討論貿易合作及爭議問題。
美國總統20年來首次造訪美聯儲:
手里拿著一本賬,心里揣著一本賬
美聯儲大樓迎來近20年來首位到訪的美國總統,一場罕見的總統與美聯儲主席面對面對峙,打破了長期以來白宮與美聯儲保持距離的慣例。
7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赴美聯儲總部,與鮑威爾就高達25億美元的“裝修門”事件展開交鋒。
然而,這筆眼前的“小賬”,或許只是特朗普心中那本“大賬”的引子。
美國總統通常不會以官方身份造訪美聯儲,此舉旨在彰顯美聯儲獨立于白宮的超然地位。
回顧歷史,美國總統此前曾三次踏足美聯儲:1937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出席總部大樓剪彩,1975年福特總統出席美聯儲理事宣誓典禮,以及2006年小布什出席本·伯南克就任美聯儲主席的宣誓儀式。前三次都是總統“捧場”,而這一次,特朗普的到來卻更像是“砸場”。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視察時機“考究”:選擇在周四,距離美聯儲下一次公布利率決議(7月30日)僅剩一周;同時,在美股尾盤時段現身,顯然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此舉可能對市場造成的沖擊。
當天,特朗普與鮑威爾一同參觀了美聯儲總部的翻新工程。在施工現場,兩人頭戴安全帽,并肩而立,神情嚴肅。面對媒體鏡頭,特朗普突然拿出一份列有建筑成本的文件,直接質問身旁的鮑威爾,為何翻修成本又增加了。場面一度陷入尷尬。鮑威爾取出眼鏡,仔細查看文件后解釋稱,上面的成本數字還包含了另一座早已完工大樓的翻修費用。
美國總統特朗普(左)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美聯儲官網更新的裝修預算說明文件顯示,美聯儲總部Eccles大樓自1937年啟用以來從未進行過全面翻新,目前預算高達25億美元,比最初預計的成本高出了約7億美元。面對外界質疑,美聯儲回應稱,關稅和材料成本上漲是導致成本超支的主要原因。
國際關系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孫冰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說,特朗普此番考察翻新大樓,其實就是“敲打”美聯儲,給鮑威爾施壓。
在視察期間,特朗普重申,他只希望降息,并不打算解雇鮑威爾:“我認為沒有必要(解雇鮑威爾)……我只想看到一件事,非常簡單:降低利率。”特朗普甚至估算,如果美聯儲將利率降低三個百分點,美國就能節省一萬多億美元。
然而,資深市場專欄作家James Mackintosh卻潑了一盆冷水:特朗普越是公開施壓美聯儲,反而越難以達成其降息目標。特朗普到訪美聯儲后,芝商所“美聯儲觀察”顯示,美聯儲7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高達97.4%,降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9月份降息的概率也僅為62.1%。
圖片來源:芝商所“美聯儲觀察”
盡管特朗普此次否認解雇鮑威爾的打算,但白宮官員近期持續釋放信號,暗示翻修預算超支等爭議足以構成鮑威爾“失職”的依據。然而,無論從法律框架還是現實操作層面來看,這將面臨諸多障礙。根據1913年頒布的《聯邦儲備法》,美聯儲理事(包括主席)在任期內只能因“for cause”(即“正當理由”,如效率低下、玩忽職守或瀆職等嚴重失德行為)被總統罷免。在美聯儲百余年的歷史上,從未有聯儲主席在任期內遭到強行解除職務的先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此前曾向每經記者表示,特朗普想罷免鮑威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政策分析師埃德米爾斯 (Ed Mills) 說,最高法院已明確表示,不會支持總統解雇鮑威爾。他認為,特朗普政府要么“找個理由解雇他,要么營造出足夠負面的環境,讓鮑威爾說,‘這不再值得了,我要辭職。’”
但長遠來看,市場開始押注美聯儲將在明年更積極地降息。交易員目前預計美聯儲明年將降息75個基點,而今年4月份的預期僅為25個基點。這一轉變意味著,市場正越來越相信,隨著鮑威爾明年5月卸任,美聯儲將更有可能順應白宮的要求降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即使難以罷免鮑威爾,特朗普仍堅持對其施壓,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政治與經濟考量,已經對未來的謀劃。
首先是經濟訴求。特朗普一直嚴厲批評鮑威爾的加息周期拖累了經濟增長,并不斷要求大幅降息,以期提振房地產和制造業的融資環境。這種施壓不僅是為了爭取短期經濟提速,更是試圖將美聯儲描繪成阻礙經濟復蘇的“絆腳石”。
其次是政治甩鍋。在未來經濟可能放緩或通脹不達預期時,特朗普可以將責任巧妙地轉嫁給鮑威爾,宣稱“是美聯儲的錯誤政策”導致了問題,從而撇清白宮自身的責任。著名財經記者Brett Arends曾直言,特朗普需要一個替罪羊,一個為他造成的經濟失敗承擔責任的人。因此,對鮑威爾的攻擊還會繼續。Arends認為,特朗普正在精心炮制一種說法:經濟中發生的任何糟糕情況都是美聯儲和鮑威爾的錯,而不是總統關稅政策給市場和經濟帶來的混亂。
最后是未來布局。鮑威爾的任期將在2026年5月屆滿,特朗普希望通過持續削弱其權威、積累輿論壓力,為未來任命一位更符合自己意愿的新美聯儲主席奠定基礎。PIMCO的經濟學家蒂芙尼·懷爾丁(Tiffany Wilding)指出,盡管直接罷免鮑威爾的可能性很小,但總統將通過未來的理事任命來塑造美聯儲,首先是明年1月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任期屆滿,以及5月鮑威爾主席任期屆滿。懷爾丁還觀察到,被外界猜測的潛在繼任人選,可能會主張更快、更大幅度的降息,這與政府的意圖不謀而合。
這套操作是對美聯儲獨立性的系統性沖擊。長期以來,美國總統與美聯儲之間保持公開距離,旨在防止貨幣政策決策被政治化。特朗普高調干預,已然打破了這一慣例。
孫冰巖認為,一旦美聯儲失去獨立性,貨幣政策失去獨立性,那么美元和美國金融市場也就沒有中立性可言,變成了“特朗普說了算”。這對美國金融是根基性的影響。因此,特朗普往往采取“說大話”的方式引導輿論,但實際行動非常小心。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表示,”美國總統和美聯儲之間有天然矛盾:總統需要對短期內選民的經濟利益負責,需要降息放水刺激經濟以討好選民。而美聯儲從創立之初就不是為總統服務的,對內它需要保證就業和保持物價穩定,對外要維護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如果總統說啥就是啥,整個市場就會亂套。”
上周,市場已經就罷免鮑威爾上演了一場“預習”:從“立即解雇”傳聞到特朗普否認的不足一小時里,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0.11個百分點,其與5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擴大至2021年以來最高水平;美元兌歐元跌幅超1%,美股亦大幅下挫。
孫冰巖指出,當下,總統和美聯儲的關系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特朗普公開恐嚇;另一方面,他希望通過提前指定下一任美聯儲主席,以“影子主席”的姿態去影響市場。因此,“美國國會極有可能要進行制度性修正,一是讓總統罷免美聯儲主席的難度更大,二是收緊總統提名美聯儲主席的制度。因為他們(議員)要保住美元霸權,要保住美元霸權就要保住美聯儲的獨立性。”
Meta任命趙晟佳為超級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趙晟佳 圖片來源:X平臺
當地時間7月25日,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宣布,ChatGPT核心研發人員、清華校友趙晟佳(Shengjia Zhao)將擔任公司超級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一職,直接向扎克伯格匯報,并將與Meta首席人工智能官Alexandr Wang合作。
扎克伯格周五強調:“趙晟佳是超級智能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從第一天起就是我們的首席科學家。”
扎克伯格還表示:“趙晟佳已率先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果,包括全新的模型擴展范式,并展現出卓越的行業領導力。我期待與他緊密合作,推進他的科研愿景。”
據悉,除了共同締造ChatGPT外,趙晟佳深度參與構建OpenAI的GPT-4、mini系列、4.1及o3模型,并曾負責OpenAI合成數據團隊。
從資源投入來看,Meta對AI賽道的押注堪稱“豪賭”。扎克伯格本月明確表示,將在AI算力基礎設施上投入“數千億美元”,而人才儲備正是與巨額資金匹配的核心布局。
今年6月,扎克伯格預告組建“超級智能實驗室”,將集結全球頂尖AI研究員和工程師,聚焦下一代基礎模型研發,包括開源的Llama系列、AI產品以及基礎人工智能研究項目。
泰柬兩國邊境地區再次發生交火
沖突已致雙方共32人死亡
泰柬邊境地區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26日早,泰國與柬埔寨在兩國邊境地區再次交火。泰國軍方稱,柬埔寨軍人首先向泰國士兵開火,泰軍隨后予以還擊。柬埔寨國防部則強烈譴責泰方于26日凌晨5時02分對菩薩省多處地點發動五次炮擊。
26日,柬埔寨國防部發言人瑪麗淑潔達表示,柬泰沖突已造成5名柬埔寨士兵死亡,21人受傷。柬埔寨西北部奧多棉吉省至少8名平民死亡,50人受傷。25日,根據泰國總理府和軍方的數據,泰柬邊境沖突已導致19名泰國人死亡,其中平民13人、軍人6人。
柬埔寨和泰國24日和25日在邊境地區發生沖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率先開火及違反國際法。
另據了解,泰國原則上已接受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提出的調解泰柬邊境沖突的建議,但強調柬埔寨必須首先展現出明確的降低對抗的承諾。
據央視新聞,柬埔寨首相洪瑪奈25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24日晚,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與他通話時表示,希望雙方立即停火,為找到解決方案鋪平道路。
洪瑪奈稱,在安瓦爾與泰國代理總理普坦會談后,柬方得到的初步回復是,泰方同意停火,并將2025年7月24日午夜12點定為雙方停火時間。但一個多小時后,泰方通知稱已改變立場,不同意停火,并將繼續等待。
柬埔寨外交部發言人宗松里25日表示,因泰方出爾反爾、言而無信,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作出的調解努力未能奏效。
美歐首腦計劃7月27日會晤
討論貿易合作及爭議問題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5日獲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電話會談,圍繞當前歐美貿易關系交換意見。據馮德萊恩發布的消息,雙方在通話中達成一致,計劃于本月27日在蘇格蘭舉行面對面會談,重點討論歐美之間的貿易合作及相關爭議問題。此次即將舉行的會晤被視為歐美關稅談判的重要環節。
當天,特朗普對外表示,美國與歐盟或將就關稅談判達成協議。25日稍早,特朗普曾表示,美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幾率是50%,甚至可能更低。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特朗普7月12日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征收30%關稅。此外,美國還對特定行業另外征收關稅。特朗普已對歐盟的汽車及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對鋼、鋁征收的稅率則是前者的兩倍。他還威脅最快下個月對藥品和半導體加征新關稅,對銅的50%關稅將于8月生效。
在談判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歐盟已經準備了反制措施。歐盟成員國24日投票通過了對931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加征反制關稅的計劃,計劃涉及的美國產品包括飛機、汽車和電氣設備等。如果在8月7號前無法達成協議,這些關稅將正式生效。
“星鏈”中斷波及全球約6.1萬用戶
馬斯克道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新華社,當地時間7月24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旗下衛星互聯網系統“星鏈”發生故障,全球多地約6.1萬用戶遭遇斷網,持續約2.5小時,成為該系統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故障之一。
該公司數小時后表示,已恢復相關服務,并徹查故障原因。“星鏈”工程副總裁邁克爾·尼科爾斯當天晚些時候在X平臺發帖稱,此次斷網是由“運行核心網絡的關鍵內部軟件服務發生故障”所致。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于24日在社交平臺上致歉:“我為斷網感到抱歉。SpaceX將著手解決根本原因,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對于“星鏈”中斷的原因,業內猜測紛紛。多名網絡安全專家認為,“星鏈”衛星系統向來以穩定性和韌性強、服務增長迅速為賣點,但此次斷網范圍大、影響廣,可謂打臉,其事發原因可能是軟件缺陷、軟件更新失誤或遭遇黑客攻擊。
值得注意的是,星鏈服務的穩定性不僅關乎普通用戶。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馬斯克曾公開表示,“我的‘星鏈’系統是烏克蘭軍隊的支柱。如果我關閉它,他們整個前線都會崩潰。”馬斯克稱,無論他多么不同意烏克蘭的政策,都不會切斷對烏克蘭的“星鏈”衛星網絡服務。
年內漲逾32%,白銀漲幅超過黃金
本周,美股三大指數齊漲。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1.46%,納指累漲1.02%,道指累漲1.26%。其中,標普和納指再創新高。
“美股七姐妹”中,谷歌A累計上漲4.39%,亞馬遜漲2.35%,特斯拉跌4.12%。
美元指數本周跌約0.8%,報97.67。
自今年6月以來,白銀價格一路上漲。本周,現貨白銀最高突破39美元/盎司,觸及近14年以來的新高。截至目前,現貨白銀年內漲幅超過32%,已超過年內黃金27%的漲幅。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