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9:12:04
7月25日,財政部召開2025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6萬億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個百分點;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13萬億元,同比增長3.4%。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汽車、家電、家裝、手機等商品銷售額1.6萬億元。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星
7月25日,財政部召開2025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6萬億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個百分點;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13萬億元,同比增長3.4%。
今年以來,財政運行總體平穩。具體有四個特點:稅收收入逐步回升;非稅收入增幅回落;多數地區收入保持增長;財政支出力度持續加大,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宏 攝
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葛志昊介紹,財政部門將社會保障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力度。
在就業方面,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擴大社會保險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范圍,繼續實施就業見習補貼提前發放等政策,引導企業穩定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
加強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群體就業幫扶。統籌資金資源,支持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培養更多緊缺技能人才。今年中央財政已下達就業補助資金667.4億元。
在基本養老保險方面,按照全國總體2%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國家財政承擔的城鄉居民全國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中央財政加大資金補助力度并開展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調劑,確保超過3億老年群眾基本養老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在醫療保障方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提高5元,達到每人每年99元,加強國家免疫規劃、重大傳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700元,同時,加強醫療救助,資助困難群眾參加居民醫保,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今年中央財政已下達相關補助資金5522億元。
在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方面,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支持因地制宜發展老年助餐服務,開展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試點,減輕失能老年人照護支出壓力,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加強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有效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成本,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在兜牢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底線方面,今年中央財政已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566.8億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工作,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今年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財政部經建司副司長吳蓋表示,今年1月和4月,財政部已分兩批累計預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1620億元。
近期,財政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測算確定了各地區2025年資金規模,并下達第三批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690億元,剩余資金將在10月份下達,支持各地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
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汽車、家電、家裝、手機等商品銷售額1.6萬億元,限額以上單位家電和音像器材、文化辦公用品、通訊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7%、25.4%、24.1%、22.9%,帶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高于去年全年1.5個百分點。
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加快出臺提振消費增量政策舉措,引導地方提升消費環境,優化消費供給。
一方面,支持部分人口基數大、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好的重點城市推廣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打造更多消費新熱點。
另一方面,支持我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部分重點消費城市,開展國際化消費城市建設,提升消費便利度和體驗感。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