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4 20:10:28
保險資金是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財政部公布《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升級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標準,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實現了重要的制度性突破。此輪長周期考核機制的調整,將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權重分別為30%、50%、20%;將(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權重分別為30%、50%、20%。
考核“指揮棒”全面升級,細化了考核周期和權重比例,將有力推動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更加注重長期收益、防范短期行為,還將降低市場短期波動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當年評價結果的影響。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33萬億元,實際投資A股的比例約為11%左右,距離25%的平均政策上限還有較大空間。長周期考核是提升各類資金股票投資穩定性和積極性的關鍵舉措。
在利率下行的大環境下,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投資視角來看,穩定且高額的股息收入能夠為險資提供持續的資金流入,有助于保險資金的長期穩健運作,更好地匹配保險業務的賠付需求和資金運用計劃。所以可以看到當前險資一方面在降低預定利率,另一方面在將手中資金投向低估值高股息標的。
對于追求穩定現金流的長期個人投資者來說,各種思路也可以作為參考。不過,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為了盡量分散風險,可以考慮指數投資工具,通過諸如港股通金融ETF、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來實現類似效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