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3 13:06:21
截至7月22日,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或是全球最受關注的市場之一。恒生指數年內累計漲幅達25%,僅次于韓國綜合指數(32%)、MSCI越南(30%)及俄羅斯RTS(28%)。其中,科技板塊成為支撐港股市場表現的關鍵力量之一,恒生科技指數年內漲幅同樣超25%,相關ETF受到資金的積極關注。Wind數據顯示,恒生科技ETF(513130)年內日均成交額達49億元,流動性優勢較突出。與此同時,恒生科技ETF(513130)最新規模同步擴容,創下成立以來(21/5/24)新高達278.23億元。(數據來源:Wind、交易所,截至2025/7/22,指數過往漲跌不代表未來表現,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或承諾,請投資者關注指數波動風險。)
恒生科技ETF(513130)緊密追蹤的恒生科技指數,涵蓋30家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港股上市公司,成份股的業務涵蓋算力基建、大模型開發、商業應用及終端生態等AI產業鏈。截至7月22日,前五大成份股為網易-S、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比亞迪股份,均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互聯網及科技制造業龍頭。(數據來源:恒生指數公司、Wind,涉及個股僅供展示指數前五大成份股,非個股推薦,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此外,當前恒生科技指數最新PE(TTM)為21.14倍,橫向來看與納斯達克100(36.06倍)等美股同類型科技指數的估值仍有差距,縱向來看也僅處于近5年16.92%的較低分位水平,或仍有估值抬升潛力。(數據來源:Wind,截至25/7/22)
恒生科技ETF(513130)的管理人華泰柏瑞基金擁有超18年ETF運營經驗,一手打造了滬深300ETF(510300)、A500ETF華泰柏瑞(563360)、紅利低波ETF(512890)等標桿精品,截至2025/7/22,交易所數據顯示,旗下ETF規模超5100億元。
華泰證券今日研報表示,全球資金超配美股科技,對中國配置依然不足。科技有著獨特的超越周期增長性,是內外資配置港股市場共識的核心資產。在經濟韌性、AI 紅利與行業優化等多重因素共振下,港股科技板塊有望繼續得到基本面上的支撐,投資者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資產可關注支持場內T+0交易的恒生科技ETF(513130)及其場外聯接基金(A類015310/C類015311)。
注:場內T+0為交易所交易機制。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