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融媒體中心 2025-07-14 20:33:54
7月11日,四川省第三屆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 BA)總決賽開幕式在宜賓市珙縣巡場鎮三合村盛大啟幕。這場籃球狂歡之夜的熾熱氣息,幾乎點燃了整座縣城。歡呼聲浪與炫目燈光在賽場交織碰撞,而場外那片流淌著千年時光的非遺展示區,更引得無數觀眾駐足流連。
現場人頭攢動
當籃球的熱血激情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厚重底蘊在此相遇,這場“籃球賽事+非遺”的跨界融合,不僅為這場鄉村體育盛會注入了獨特的文化魅力,也讓沉睡千年的非遺技藝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煥發出嶄新活力。
新津繩編(宜賓融媒 黃鑠然 攝)
決賽哨聲尚未吹響,非遺展示區早已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指尖輕旋間,藍白相間的蠟染布料上,古樸紋樣如花朵般悄然綻放,一件件精致的蠟染靜靜訴說著苗家指尖流淌的千年史詩;纖巧的麥稈在非遺巧匠手中被賦予新生,幻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麥稈畫;激昂的川南山歌穿透喧囂,與節奏明快的苗族蘆笙遙相呼應,古老的旋律在年輕觀眾心中漾起陣陣漣漪……這場賽事,早已超越競技本身,升華成一場傳統與現代深情對話的文化盛宴。
嘉賓駐足了解非遺(宜賓融媒 黃鑠然 攝)
“沒想到來看球賽,還能‘淘’到這么多寶貝!” 來自成都的游客張先生手持剛入手的蠟染文創,難掩興奮,“這可比普通紀念品有意義多了!”非遺展區內,精巧的鏤印版畫、醇香的王家白酒、讓人垂涎的僰鄉豬兒粑……各式各樣特色非遺產品琳瑯滿目,引得游客紛紛駐足欣賞、選購。
據悉,本次盛會特別邀請了來自川內各地30位手工藝大師現場展示絕活。這其中,既有珙縣本土的苗族蠟染技藝省級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熊宗會,麥稈畫市級傳承人、省級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李德芬,也有來自瀘州的油紙傘大師,以及代表羌繡、蜀繡、彝繡、綿竹年畫等四川代表性非遺項目的頂尖傳承人。他們以匠心為筆,以技藝為墨,在賽事的舞臺上共同勾勒出四川非遺的璀璨圖譜,讓古老傳承在現代語境中綻放出愈發迷人的光彩。
苗族蠟染技藝(宜賓融媒 黃鑠然 攝)
苗族蠟染技藝省級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熊宗會,同時也是一名鄉村工匠。在得知有平臺能展示非遺的第一時間,她便認為這是個難得的契機,“作為非遺傳承人,推廣和發揚蠟染技藝是我們的責任。過去,蠟染多用于百褶裙等大件服飾裝飾,現在我們創新推出了許多適合年輕人的實用小件文創,價格親民,這對蠟染的普及很有幫助。”
“如今關注非遺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在與時俱進,創作更多實用的文創產品,就是想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項非遺。” 麥稈畫市級非遺傳承人李德芬表示,現在來學習麥稈畫技藝的人不少,但要真正堅持下來,需要極大的定力和耐心。因此,她格外珍惜這次 “村 BA” 帶來的展示機會,期盼能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麥稈畫,未來也能有更廣闊的推廣渠道。
來自綿陽的三臺剪紙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蘭小奇表示,作為非遺傳承人,自己有責任將這項文化帶到老百姓身邊,讓大家真切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進而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我從事剪紙創作已有五十多年,徒弟遍布省內外。” 蘭小奇坦言,以往一幅精品剪紙要賣到幾千元,普通百姓難以接受,為此,她琢磨出接地氣的法子——把剪紙做成鑰匙扣,十塊八塊就能買一件,年輕人喜歡,不知不覺就把文化“帶”回了家。而她的作品皆為原創,既充滿巧思,又飽含吉祥寓意 —— 既有融合熊貓、三星堆元素的“川味”剪紙,也有承載“魚躍龍門”“吉祥富貴”“福壽雙全” 等美好祝愿的經典題材,每一件都透著對傳統與生活的熱愛。
體育搭臺,文化唱戲,推動鄉村振興。在這場體育賽事中,籃球點燃了鄉親們的參與熱情和凝聚力,而非遺則賦予了賽事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蘊。一場賽事讓這些承載著鄉愁和智慧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的鄉村真正活起來、火起來,成為鄉親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