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20:40:24
7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記者見面會,司法行政領域代表圍繞“踐行為民宗旨 建設法治中國”交流。代表們結合自身工作分享心得,如安徽金其華通過普法宣傳剎住高價彩禮之風;北京蔡小鳳成功調解老舊小區拆違案件;山西魏官元用心調解基層矛盾;廣州張毅強調仲裁中的公平正義;吉林劉沫含辦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他們均表示,要將法治為民理念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7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司法行政領域代表圍繞“踐行為民宗旨 建設法治中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踐行為民宗旨”不僅是理念,還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出席現場的5位代表均結合自己的具體工作,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聊了聊自己服務人民群眾的心得體會。
記者見面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夏店鎮磚佛寺村村委會主任、村“法律明白人”金其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十多年來的工作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要做好“法律明白人”工作,必須走進群眾、融入群眾、為群眾辦實事。1996年他進村工作,循序漸進開展普法宣傳,和村民講法律說政策、擺事實講道理,逐漸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為破除農村高價彩禮的陳規陋習,金其華通過“紅白理事會”教育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有效剎住了高價彩禮之風。2025年上半年,金其華所在的村先后有5家喜事新辦、3家喪事簡辦,婚喪嫁娶和禮尚往來不再成為村民負擔,群眾拍手稱好。“我長年累月走村串戶宣傳法律、化解矛盾,騎壞了4輛摩托車,現在這輛摩托車是從二手市場買來的。群眾從我熱情周到的服務中感受到法治力量,越來越信仰法治。”金其華說。
結合自己的經歷,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復議一處一級主任科員蔡小鳳告訴記者,去年春天,她和同事在處理32起涉老舊小區拆違的行政復議案件時,聯合區政府、鎮政府、不動產登記部門上門調解。一方面督促行政機關自行糾正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耐心說服申請人配合拆除違法建筑,最終推動雙方達成和解,保障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順利推進,200多戶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實質性改善,最大化維護全體居民的合法權益。
讓蔡小鳳高興的是,這一案例的解決方案也被成功運用到其他幾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幫助更多群眾高效實現合法訴求。她認為,要用心、用法、用情辦理好每個案件,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長魏官元作為一名基層司法干部,成天和老百姓打交道。對于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他的體會是要沉下心、邁開腳,主動找事做。
“雖然我的腿腳不便,但我騎著‘老魏黨員摩托車’,主動往村里鉆、往地頭跑、往人群里扎,把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送到老百姓的炕頭。服務群眾第一步,不能怕跑路。基層的矛盾糾紛多是些家長里短的事情,但對當事人來說,那可是天大的事。我在調解中,不怕磨破嘴,多跑幾趟我也不怕,當看到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時,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覺得一切都值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用心用力用情,把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把法治的種子撒在他們的心里。”魏官元強調。
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張毅認為,為人民服務,要具體落實到辦案之中。他說:“我辦案的理念是追求公平、追求效率、嚴格保密,要讓人民群眾在每個案件中感覺到公平正義、心服口服,我們始終保持中立和專業,強調溝通,加強調解,讓人民群眾有效參與到仲裁的每一個程序中。仲裁服務的領域十分廣泛,經濟合同糾紛,大到跨國企業之間幾十億元標的的商事爭議,小到小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之間幾千元的小額爭議,都可能被提交仲裁,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就產生法律效力,所以我始終對仲裁質量和公信力心懷敬畏,絲毫不敢懈怠。對于我們而言,仲裁除了為企業服務,也要為人民群眾服務,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更公平公正地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吉林衡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沫含看來,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律師,踐行為民宗旨不是口號,而是體現在每一個案件辦理和每一次法律服務中。
她曾經辦理過一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案件:這是一對命運多舛的未成年小姐弟,他們的父親在四年前的一次事故中失去了生命。四年后,他們的母親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離世。交通事故發生后,這對小姐弟的爺爺奶奶、姥姥爺爺和繼父都想爭取他們的撫養權。
“面對這樣一起特殊的撫養權案件,我從一位母親的立場出發,多次與幾位親屬進行交流,了解情況,實地走訪,最終這個案件以調解的方式促成對孩子照顧更多、經濟條件更好的爺爺奶奶得到了孩子的撫養權。每當看到這對小姐弟依偎在爺爺奶奶身旁,那種發自內心高興的場面,我也覺得特別欣慰。人民律師為人民,就是要用人民聽得懂、看得見的方式傳遞法治溫度,用法律專業能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把優質法律服務送到人民群眾身邊。”劉沫含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周逸斐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