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15:04:13
每經評論員 杜宇
7月2日,廣濟藥業(SZ000952,股價:6.42元,市值:22.46億元)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湖北證監局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擬被處以150萬元罰款,時任董事長阮澍、時任財務總監胡明峰分別被擬處以80萬元罰款。這一事件再次敲響了上市公司合規管理的警鐘,暴露出廣濟藥業在信息披露和內部管理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
從公告來看,廣濟藥業子公司濟康醫藥在2022年1至9月的經銷業務中,未能正確確認收入,導致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多計4560萬元、1.37億元、1.38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25.49%、26.68%、20.49%。如此重大的財務數據差錯,反映出公司在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流程上存在明顯漏洞,相關責任人未盡到勤勉盡責義務,對業務實質和會計處理缺乏審慎判斷,致使公司披露信息嚴重失真,誤導了投資者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廣濟藥業在2023年4月才發布《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對相關數據進行更正,這種滯后性凸顯了公司內部監督機制的失效。在長達數月的時間里,公司未能及時發現并糾正錯誤,反映出內部審計、財務審核等環節可能形同虛設,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監督,使得違法違規行為得以發生并持續一段時間。
盡管廣濟藥業表示目前生產經營正常,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信披違規事件對公司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一方面,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受到沖擊,可能引發股價波動,進而影響公司的市場形象和融資能力;另一方面,此次處罰可能只是開始,后續還可能面臨投資者的索賠等法律風險,給公司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和聲譽損失。
筆者認為,對于廣濟藥業而言,當務之急是全面整改內部治理結構,強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財務審核和內部監督機制,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合規意識和專業素養。同時,公司應深刻反思此次事件,從根源上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以實際行動重塑投資者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