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三產聯動擰成 “助農繩”:鍋圈如何激活小龍蝦產業的 “一池春水”?

2025-06-23 18:44:40

夏日的傍晚,城市的街頭巷尾開始彌漫著小龍蝦的誘人香氣,不少年輕人喜歡三五好友圍坐在一起,一邊剝著蝦殼,一邊享受著夏日里這份獨特的美味,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

而在湖北荊州市石首縣,蝦農們正望著滿塘待售的小龍蝦,緊張地關注著小龍蝦每個小時都在變動的最新交易價格。

今年對于消費者和蝦農來說,小龍蝦的價格比往年要低。官方數據披露,小龍蝦回收價遭遇腰斬,1-4月,全國批發價格最高達到超70元一公斤,5月直接跌至38元一公斤,降幅接近50%,6月跌勢依舊未減。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助農行動正在進行中。在看到今年小龍蝦收購價格持續下行的信息后,鍋圈董事長楊明超在4月25日拍板啟動小龍蝦產業助農項目。4 月 28 日,鍋圈聯合創始人、i鍋圈即時零售項目負責人安浩磊已經帶領團隊蹲在石首蝦塘調研,5 月 6 日首場直播火速上線。截至目前,i鍋圈直播團隊已經在石首市駐守了一個多月。

“董事長要求我們把蝦打出去,既要助農,又要做品牌。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賣貨,而是通過 i鍋圈(鍋圈食品旗下即時零售平臺)這個平臺,讓消費者知道什么是好的農產品,讓農戶知道怎么種出好產品,這才是長期的助農。”安浩磊表示。

也是因為鍋圈的“兜底”,石首的蝦農們不用擔心價格下跌,小龍蝦不再是 “價格波動的水產品”,而是 “有故事、有標準、有溫度” 的商品,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國農業從 “數量擴張” 向 “質量躍升” 的轉型密碼。

“三洗三篩”一只小龍蝦如何從田間到餐桌?

從5 月 7 日到6月19日,i鍋圈在石首市鍋圈歡歡食品的直播間,已經邀請了十余位主播前來帶貨,銷售了超過640萬元的產品。其中,618大促期間銷售額接近400萬元,復購金額接近30%。

https://smcos.cdmgiml.com/tx/others/upload/ai_tool/doc_to_html/200/2246/2025-06/2025-06-23/d5abbb6ca8ff9808f850a766b6ec89b9.jpeg

鍋圈歡歡食品由鍋圈投建,專注于淡水產品的深加工。從5月初一直到現在,歡歡食品廠房中的傳送帶一直在高速運轉。終端消費的火熱刺激了蝦農和工廠的小龍蝦出貨速度。鍋圈歡歡食品總經理周金金表示,為滿足各個渠道的銷售需求,工廠的日產量自“五一”開始在持續地提升。

在工廠中,每只小龍蝦都要經歷 “三洗三篩一檢測” 的嚴苛流程。“小龍蝦到廠后我們先把不符合標準的蝦挑出來,然后洗三遍,第一遍洗泥沙,第二遍洗鰓部,把鰓洗白,第三步是洗腸線,讓蝦把腸線里的食物殘渣吐。整個過程不用一滴洗蝦粉,全靠物理方法。”廠長李登洲介紹。

他進一步介紹,洗完后工廠會對小龍蝦用清水再進行一次噴淋,然后進入油炸環節。“我們要保證在進這個油炸機之前,每一只蝦都屬于活蝦,是活蝦進機器,油炸之后進行一次冷鹵,之后再開始做分裝。”李登洲表示。

分裝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對小龍蝦進行挑選,把不符合要求的產品篩選出來,然后對合格的蝦品進行澆料,之后進行液氮速凍,然后覆膜包裝。小龍蝦從進入工廠到出廠寄出的所有工藝流程都實現了標準化,可測量,可監視,保證全過程受控。

經歷這一套嚴苛的標準,一只小龍蝦從蝦塘撈出到加工完畢加工寄出只需要5個小時,借助智能分揀中心和冷鏈物流體系,確保48小時內鮮活龍蝦直達消費者餐桌。產品上架7天后,i鍋圈旗下的麻辣小龍蝦產品在抖音龍蝦人氣榜及龍蝦爆款榜兩大榜單中就攀升至榜首。

實際上,自 2018年起,鍋圈就開始上架小龍蝦等相關產品,憑借遍布全國各地的社區門店,以及 i 鍋圈即時零售平臺強大的線上引流能力,鍋圈小龍蝦產品在這兩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小龍蝦市場行情的起起落落中,鍋圈的助農戰略正悄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鍋圈的戰略版圖中,助農不是一次性的愛心活動,而是 “產地直采 + 工廠加工 + 全渠道分銷” 的產業閉環。

從 “一只蝦” 到 “一個產業”:鍋圈助農模式的裂變效應

提到小龍蝦產地,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潛江。鍋圈歡歡董事長周金金則表示:“潛江的品牌效應來自餐飲門店,而非養殖技術。石首與潛江同處長江流域,品種、水質、養殖方法完全一致。”

石首市作為全國小龍蝦養殖十強縣,2023年小龍蝦產量達5.51萬噸。但受限于傳統銷售渠道,優質清水蝦常面臨價格波動難題。鍋圈小龍蝦加工廠選址石首,源于鍋圈的 “150 公里產業圈” 理論。周金金表示,“這里北接洪湖,南連洞庭湖,東抵長江,覆蓋湖北湖南主要產區的小龍蝦產量,蝦農 2 小時內可將活蝦送達工廠。”

在業內看來,小龍蝦產品適合打造‘龍蝦 + 啤酒’的夏日消費場景,在未來仍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而鍋圈強大的產業鏈能力及線上、線下銷售能力,正在通過三產融合的創新方式,帶動小龍蝦養殖業進一步發展,切實幫助蝦農增收。

傳統小龍蝦產業鏈存在 “中間環節多、利潤層層壓縮” 的痛點:蝦農→販子→批發市場→加工廠→經銷商→消費者,而鍋圈通過 “產地直采 + 工廠直營 + 全渠道分銷” 模式,將流通環節壓縮至 3 級,使蝦農收益提升30%以上。同時保障小龍蝦的終端銷售價格低于市場價,迅速打開市場。

李登洲透露,蝦農有河鮮市場、販子、工廠三個渠道:河鮮市場價格高但容量有限,比如日銷 50 噸,蝦農出 100 噸就得靠工廠消化剩下的 50 噸。工廠不是高價收,而是保底收,確保蝦農不會因為滯銷賤賣。

“蝦必須及時出塘,不賣就會死。工廠每天穩定收8萬斤,相當于給蝦農上了‘保險’。就算市場飽和,我們也照單全收,這比價格高低更重要。”李登洲進一步解釋。

也是因此,今年在消費端,消費者們以低于往年的價格享受到了更優質的小龍蝦產品,而蝦農們也在鍋圈歡歡工廠的幫助下有了更多的保障。實現 “小龍蝦自由”,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實則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鍋圈助農“組合拳”:從產業突圍到鄉村振興模式創新

這兩年來,從小龍蝦到更多地標農產品,鍋圈的實踐正在證明:當商業邏輯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農業可以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可以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石首小龍蝦工廠只是鍋圈 “三產聯動” 戰略的縮影。在河南鹿邑,由鍋圈投資建設的三家食材生產工廠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同時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企業入駐鹿邑;在廣西北海,鍋圈參股的逮蝦記工廠將本地養殖的青蝦加工成蝦滑,帶動當地蝦農提高收入;而在遼寧黑山,鍋圈和綠源肉業通過“單品單廠”模式合作,以肉牛生產加工為契機,撬動當地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當地走出三產融合“大生態”的典型路徑。

“我們不是簡單賣產品,而是要建立農產品信任體系。” 安浩磊表示,“在鍋圈的農產品包裝上,消費者掃碼就能看到小龍蝦的養殖塘口、加工時間、檢測報告,真正實現‘從塘口到餐桌’可追溯。未來我們還要把這套體系復制到更多地標產品,讓‘配料表干凈、有地標屬性’成為 i 鍋圈的標簽。”安浩磊表示。

在業內看來,鍋圈模式的核心價值在于 “雙向賦能”:一方面通過終端消費數據指導上游種植養殖,實現 “按需生產”;另一方面通過工業化標準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使初級農產品溢價率大幅提高。

可以看到,從“高攀不起”,到如今消費者可以實現越來越多農產品的消費自由,這背后是養殖技術的進步、產區的擴張、市場供需關系的調整,更是像鍋圈這樣的企業推行助農戰略,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而鍋圈的實踐證明,鄉村振興需要 “技術 + 商業 + 公益” 的系統解法:用工業化思維改造農業生產,用數字化工具打通流通鏈路,用社會價值激活品牌勢能。

在這個夏日,當你盡情享受小龍蝦的美味時,或許也能感受到這小小的龍蝦背后所蘊含的巨大產業能量和多方共贏的美好局面。

責編 萬清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级全黄大片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日韩国产天堂网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午夜男女爽刺激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亚洲精品a∨在线国自产拍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