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22 08:56:18
為什么越來越多券商人士轉行董秘圈?哪些券商人士更受上市公司青睞?他們又去了哪類上市公司?這些董秘入職后,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和市場表現如何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將從不同維度對這一董秘群體進行全面揭秘。
每經記者|吳永久 張宛 每經編輯|吳永久
5月20日,備受全球矚目的寧德時代正式在港上市交易,開盤即漲12.55%,報296港元,發行價為263港元,本次實際募集資金凈額353.3億港元。據了解,寧德時代本次港股IPO,其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累計獲超2800億港元孖展認購,超購約120倍。此次發行還引入23名基石投資者,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資局及高瓴資本等,合計認購203.7億港元,占募資總額的40%以上。
機構和散戶認購熱情高,基石投資者陣容豪華,寧德時代此次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堪稱資本運作的典范。而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發現,寧德時代現任董秘蔣理在2017年入職公司之前,已經在多家券商機構投資銀行部深耕了13年之久,屬于券商精英“跨界”上市公司董秘的成功案例。
在市值管理逐漸被上市公司重視的市場環境下,券商人士跳槽上市公司當董秘并非個例,近段時間該話題多次引發市場熱議。4月29日聯創光電發布公告變更董事會秘書,新任董秘周家禾曾任職于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而4月23日華恒生物變更董秘的公告,更是引起廣泛討論,因其新任董秘鄧先河曾先后在興業證券、廣發證券任化工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等;而在廣發證券任職期間,鄧先河還曾多次撰寫有關華恒生物的深度研報。
為什么越來越多券商人士轉行董秘圈?哪些券商人士更受上市公司青睞?他們又去了哪類上市公司?這些董秘入職后,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和市場表現如何呢?接下來,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將從不同維度對這一董秘群體進行全面揭秘。
根據同花順平臺統計,以2024年報中披露的董秘簡歷為依據,每經資本眼研究員梳理了A股5369份董秘簡歷,發現約有437位董秘都有過證券機構類相關工作經驗,占比約8.14%。根據任職時間篩選,有100位董秘均是在2024年以后上任的。(查看完整數據表格,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資本眼”,在對話框里回復關鍵詞“董秘”獲取)
為什么這么多券商人士選擇轉行,并將目標鎖定在上市公司董秘呢?行業分析人士從券商行業的演變和上市公司的發展趨勢兩個維度進行了解讀。
從券商行業角度來看,2024年以來IPO政策不斷收緊,券商行業的盈利空間被不斷壓縮。與此同時,行業內競爭加劇,券商行業的“含金量”在不斷下降。東吳證券近日研報表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IPO及定增市場遇冷,券商投行收入大幅下滑。2023、2024年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分別同比下滑22%、27%。因此不少券商從業者開始尋求新的職業發展方向。而轉型到上市公司擔任董秘,不僅可以獲得更廣闊的職業發展路徑,還有機會進一步晉升為公司的核心管理層,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而站在上市公司角度,隨著市值管理大時代來臨,上市公司對董秘等關鍵崗位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具備豐富資本市場經驗的券商精英成為其尋找董秘的理想人選。可以說,券商行業跨界董秘圈,是券商行業趨勢推動和上市公司董秘高要求雙重共振的結果。
那么上市公司更青睞哪些券商精英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根據2024年報中披露的董秘簡歷梳理發現,券商投資銀行部(下稱“投行”)人員轉型做董秘的人最多,上述437位董秘中,約有225位都有過券商投行從業經歷,人數超過一半。券商投行部主要從事證券發行與承銷、企業并購重組顧問等投資銀行業務,核心職責是為企業提供融資、并購、上市等金融服務,是連接企業與資本市場的橋梁。從工作內容上看,與上市公司的關聯最為密切,所以投行人士成為轉行董秘的最主流梯隊,不管是對券商人員,還是上市公司,都是雙向奔赴。
另外,券商研究所各行業分析師由于對某一行業及相關上市公司有深入研究,選擇進入同行業上市公司做董秘的人也較多。比如本文開篇提到的化學制品公司華恒生物現任董秘鄧先河;還有輕工制造行業公司山鷹國際現任董秘嚴大林之前曾在天風證券、國盛證券等擔任輕工行業分析師。
那么,這些券商精英們轉行董秘圈又傾向于選擇哪類公司呢?從行業分布來說,上述437家公司主要包括29個行業,其中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和機械設備人數最多,分別為55家、55家、40家和40家。而從發行人企業性質來看,去私企做董秘的人數最多,有330位,占比約75.51%。去央企做董秘的人數最少,僅有10位。
不管是市場,還是投資者,對于券商人士轉行當董秘都抱有較高期待,期待券商人士能發揮專業優勢,給上市公司帶來更多發展動力,更好的市場表現等。那么實際情況如何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將從“券商系董秘”(意指有券商從業背景的專業人士擔任上市公司董秘)所在公司2024年度業績、股價表現、信息披露質量、再融資和董秘年度薪酬等不同維度,對這一群體2024年度的工作“戰績”進行深度復盤。
不過,上面提到,上述437家公司中有100位董秘是在2024年以后上任的,為了保證對比數據相對客觀,下面的分析將剔除這100家公司,僅篩選董秘任職時間在2024年之前的337家公司進行對比。同時,為了更全面和更準確地反映不同板塊上市公司的差異,每經資本眼研究員還將按照滬深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五大板塊(市場)進行數據比較和分析。
一家公司的經營情況是對公司管理層水平的最直觀評價,那么上市公司引入具有券商專業能力的董秘之后,這一方面是否會出現超越市場的變化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首先對上述337家公司2024年度的經營和業績表現進行宏觀掃描。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A股5414家公司中,2024年度有3035家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占比約56.06%。而上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337家公司中,2024年度營收同比正增長的有199家,占比約59.05%,從比例上看,高于A股整體營收水平。業績方面,A股2024年度有2571家上市公司實現了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占比47.49%。而上述337家公司中,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的有156家,占比約46.29%,稍遜于A股整體表現。
不過,五大板塊(市場)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通過圖表可以看到,上述337家公司中,深市主板公司82家,2024年度營收實現正增長的有49家,占比達59.76%;而同年度A股1486家深市主板公司中,營收實現正增長的公司數量比例為52.36%。凈利潤方面,上述337家公司中,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的有45家,占比54.88%;而同年度A股所有深市主板公司中,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的公司數量比例為49.13%。
從數據可以看出,“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深市主板公司在2024年度的營收和業績表現都優于A股同板塊平均水平。而且五大板塊(市場)中,也只有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的業績表現超過了A股同板塊平均水平。
“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的營收和業績表現堪稱“雙優”,但其中北交所公司2024年度的營收和業績表現卻上演了“冰火兩重天”。
上述337家公司中,14家來自北交所,2024年度營收實現正增長的有10家,占比達71.43%;而同年度A股266家北交所公司中,營收實現正增長的比例為65.41%;由“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北交所上市公司2024年度營收水平明顯勝出一籌。
但與營收表現形成反差的是,這14家北交所公司在2024年度的凈利表現卻是五大板塊中最差的,只有4家在該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正增長,占比28.57%;而同時期A股北交所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的公司數量比例為45.49%。“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北交所公司業績表現距離A股北交所平均水平差距較大。
具體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方面,2024年度營收增速最高的是深市主板公司和展能源,達到1509.40%。不過該公司近些年的經營數據并不穩定,2018年營收超15億元,但從次年開始營收驟降,2023年甚至只有2300余萬元,2024年又驟然增加至3.83億元。而歸母凈利潤從2019年開始,已經連續6年虧損。根據公司年報,現任董秘遲峰從2012年4月就上任了。在此之前,他曾分別就職于遼寧省證券公司鐵嶺分公司、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鐵嶺分公司,合計有將近10年的券商從業經歷。
在上述337家公司中,而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增速最高的是創業板公司中科電氣,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626.57%。同年度該公司營收創出歷史新高,達到55.81億元,同比增長13.72%。市場表現方面,該公司2024年度股價上漲了44.04%(前復權)。該公司現任董秘張斌從2018年12月起就上任該職位,在入職公司之前,曾先后在東興證券、國信證券投行部任職合計超6年時間。(查看完整數據表格,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資本眼”,在對話框里回復關鍵詞“董秘”獲取)
董秘對內要參與上市公司戰略制定和戰略執行,對外負責公司的信息披露,傳遞公司價值,協調公司與監管部門、各類投資者的關系,因此上市公司的市值波動表現與董秘的工作能力也是密不可分。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A股5414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漲跌幅平均值為0.74%(前復權);而“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上述337家公司同期漲跌幅平均值為-0.97%(前復權),整體表現不及A股平均水平。
那么,這些公司與同期指數相比表現如何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按照不同板塊對這337家公司2024年度的市場表現進行統計,發現除北交所公司外,其他板塊的公司整體表現均不及對應板塊指數。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五個板塊(市場)中,只有北交所和深市主板兩個板塊的公司在2024年度股價表現為正值,其中北交所14家公司2024年度股價平均漲幅高達33.33%(前復權),遠遠強于對應板塊指數北證50同期跌幅4.14%。而“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深市主板公司2024年度股價平均漲幅3.94%,深證成指同期漲幅為9.34%,兩者之間的股價表現是五個板塊中差距最小的。
五大板塊(市場)中,“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滬市主板公司共有83家,2024年度股價平均下跌了4.24%,整體表現雖然優于科創板公司的平均跌幅9.01%,但科創綜指同期僅上漲了1.23%,而上證指數卻上漲了12.67%。這兩個板塊的公司相比對應板塊指數表現,滬市主板公司股價表現距離同期上證指數更大,在幾個板塊中表現最差。
“券商系董秘”所在的滬市主板這83家公司中,有62家公司2024年度股價表現均不及同期上證指數。而在股價跌幅最大的前10家公司中,麥加芯彩現任董秘崔健民在入職之前券商從業經歷時間最長。該董秘從2001年至2022年,曾先后任職于華泰證券、金元證券和瑞銀證券等機構的投行部,合計長達21年。隨后2022年7月起就任麥加芯彩董秘至今。他2024年度從麥加芯彩獲取的稅前薪酬總額為222.21萬元,遠高于滬深主板股價跌幅最大的前10家公司董秘的平均薪酬67.02萬元。
而麥加芯彩2024年度股價下跌了約39.57%,不過同期營收和業績表現還不錯,2024年度營收創新高,首次突破20億元,達到21.39億元,同比增長了87.56%;歸母凈利潤2.11億元,同比上漲了26.30%。
另外,上述337家公司中,2024年度股價漲幅超過100%的共有7家。根據公司披露的董秘個人簡歷,7家公司中,潤澤科技現任董秘沈晶瑋在入職公司之前,在券商機構從業時間最長,從2000年至2020年,先后在東北證券和安信證券任職長達20年;隨后于2020年5月加入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22年8月開始任職潤澤科技董秘至今。
而潤澤科技2024年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均實現正增長,股價2024年度漲幅也翻番,達到108.39%(前復權)。同時,該公司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考評等級從上一年度的B(良好)上升到A(優秀)。公司的一系列亮眼成績背后,現任董秘均參與其中。
每經資本眼研究員聯系多家表現優異的上市公司董秘進行電話或者郵件采訪,但對方均以保持低調原因婉拒。
信息披露和再融資是衡量董秘工作成果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
首先,信息披露既要滿足監管的合規要求,也需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篩選投資者關注的內容,以提升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影響力,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和認可度。
由于北交所2024年12月才出臺信息披露質量考評政策文件,目前第一個評價期還沒結束,因此這一維度僅對比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數據。目前滬深兩市每年都會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質量進行考評,并按照評價結果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根據滬深兩市最新公布的信披數據,2023~2024年度,A股共有5035家上市公司參與了信息披露考評,評價期間為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其中911家公司的信披評級為A,占比18.09%。級別最低的D有147家獲評,占比2.92%。
而“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上市公司中,2023~2024年度共有312家公司參與了信披質量考評。通過圖表可以看到,上述312家公司中,信披等級為A的公司有50家,占比16.03%;而同期A股信披等級為A的公司比例約為18.09%。也就是說,“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2023~2024年度信披質量優秀的公司數量占比不及A股整體水平。
除A級外,其他三個等級的公司數量占比均超過A股平均水平。比如2023~2024年度信披質量不合格的D級,“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共有11家,占比3.53%;而同期A股信披等級為D的公司比例僅為2.92%。
為了更直觀地研究這些公司的信披質量變化情況,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統計了最近兩次信披考評結果數據變動情況。
經統計,上述312家公司中,有32家公司連續兩年信披等級均為A,信息披露質量持續保持優秀。有17家公司信披等級從B升為A,說明這些公司在持續優化公司信息披露質量。還有5家公司信披等級已經連續兩年被評為D,信息披露工作不合格。
除此之外,上述312家公司中還有32家的2023~2024年度信披質量遭降級。某上市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每經資本眼研究員,如果當年度公司收到口頭警告、監管措施等情況,都會影響公司的評級。
上表統計了連續兩個年度信披等級為A且兩個評價期內董秘均為同一人的市值居前的10家公司,以及連續兩年信披質量為D的5家公司。通過上表可以發現,連續兩年信披質量優秀的公司中白馬藍籌股較多,寧德時代、平安銀行等都位列其中。而連續兩年信披質量不合格的五家公司中,天海防務總市值最高。該公司在兩年評價期內,均收到上海證監局出具的監管措施決定書。現任董秘董文婕從2021年6月上任,此前曾在東海證券、新時代證券、光大證券、中原證券等多家券商機構投行部任職。
接下來,再來看董秘的另一核心工作——再融資。“券商系董秘”作為曾經的證券專業人士,這方面的表現又如何呢?通常來講,上市公司比較常見的融資方式主要包括定增和發行可轉債。
根據同花順問財數據,2024年以來,上述337家公司中,約有10家公司完成了新的定增,其中定增事項是在現任董秘任職期間實施的共有7家。德業股份實際募集金額最高,達到20億元,該定增事項于2022年10月發布預案,2024年6月定增股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德業股份2021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現任董秘劉書劍2017年12月便穩坐這一崗位。該公司從2017年至2024年,已經連續八年營收、業績持續正增長。2024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12.06億元,同比增長49.83%;歸母凈利潤接近30億元,同比增長65.29%,創出歷史新高。2024年度股價表現也不錯,整體上漲了46.56%(前復權)。而劉書劍此前分別在浙商證券和民生銀行任投資銀行部項目經理。
同時,“券商系董秘”所在的上述337家公司中,2024年以來約有6家公司完成了可轉債發行。其中領益智造實際募資金額最高,達到21.16億元。
資本市場上經常流傳著董秘年薪百萬的說法,這也成為很多專業人士轉行董秘的一大動力。那么,這一群體的真實薪酬情況到底如何呢?
為了更客觀評估“券商系董秘”2024年度的薪酬情況,本文僅篩選A股中董秘任職時間在2024年之前的公司數據與之進行比較。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在剔除掉未公布薪酬或者從公司關聯方獲取薪酬的公司后,A股2024年度約有4468家公司年報中披露了董秘本年度從公司獲取的稅前薪酬總額,平均值約為79.93萬元。而上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公司中,剔除2024年以后上任該職位的公司數據,共有335位董秘2024年度從任職公司獲取了稅前薪酬,平均值約96.33萬元,明顯優于A股整體平均水平。
在這335位“券商系董秘”中,其中2024年度從公司獲取的稅前薪酬在100萬元及以上的有113位;20萬以下的有6位;20萬至100萬元之間的有216位;中位數為79.85萬元。
不過,五大板塊(市場)之間的薪酬差異還是比較明顯。其中科創板公司的“券商系董秘”2024年度從公司獲取的稅前薪酬平均值最高,達到112.20萬元,深市主板公司緊隨其后,“券商系董秘”平均值101.99萬元。北交所公司董秘平均薪資最低,約67.29萬元。
其中,深市主板公司TCL科技的董秘廖騫以581.53萬元的年薪位居第一位。廖騫2014年3月加入TCL科技,同年4月便擔任公司董秘至今。在此之前,寥騫曾在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從事香港與內地的投資銀行業務將近8年。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廖騫這8年間積累了豐富的金融知識和實戰經驗,加入公司后為TCL的戰略轉型貢獻了重要力量。
同時,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發現,2024年度獲取薪酬最高的前10位“券商系董秘”,整體券商從業經歷較豐富。除了TCL科技董秘外,還有多位董秘在券商機構從業時間較長。比如泰凌微、新產業和珠海冠宇三家公司的現任董秘,在券商機構任職時間約6年。而迪哲醫藥董秘呂洪斌、拉普拉斯董秘夏榮兵、ST華通董秘黃怡之前在券商機構任職時間更是都長達11年。這三位董秘2024年度從任職公司獲取的稅前薪酬分別為421.01萬元、316.71萬元和309.42萬元。
其中ST華通2024年度業績同比增速在10家公司中最高,達到131.51%;公司同期營收也創出歷史新高,達到226.20億元,同比增加70.27%。不過該公司2024年度股價卻創出近些年來新低,而信披質量等級也已經連續兩年為C,是8家公司中等級最低的(有2家公司上市時間較晚,信披數據不足兩年)。另外,公司2025年5月13日表示,公司相關人員共計7人近日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其中就包括現任董秘黃怡。根據警示函內容,公司2018~2022年年度報告商譽有關情況存在虛假記載;而黃怡作為董秘兼副總經理,未能保證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信息真實、準確、完整。
上述“券商系董秘”所在的335家公司中,2024年度獲取薪酬最低的是北交所公司花溪科技董秘史守義,為11.56萬元。該董秘2021年入職花溪科技,2023年8月起任董秘一職。在此之前,曾在中泰證券任職機構業務經理不到兩年時間。為何該公司董秘薪酬嚴重低于A股董秘平均薪酬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花溪科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公司根據個人綜合績效考核以及公司盈利水平確定的。現在公司也在虧損,所以這一塊確實有影響。
同樣因公司業績問題導致董秘薪酬偏低的還有萬向德農。每經資本眼研究員注意到,該公司董秘兼總經理王正在2023年度薪酬為22.99萬元,但2024年度卻下降到了17.42萬元。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去年的利潤是下降的,所以高管的薪酬有下調。
同時,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發現,2024年度稅前薪酬最低的前十位“券商系董秘”中,其任職公司同期整體表現都較為一般,只有方大新材一家公司實現了股價、營收、凈利的同比增速三個數據都正向增長;其他公司2024年度股價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為負值。方大新材董秘張偉,曾在江海證券、開源證券任投行業務項目經理,2022年7月入職河北方大包裝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從公司獲取的稅前薪酬為23.64萬元,也遠低于A股平均水平。方大新材相關工作人員向每經資本眼研究員表示,“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薪資水平本身就不一樣,一線城市跟我們比,薪酬肯定是有差別的。我們在石家莊這一塊的工資水平還好,不屬于低的。”接著,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繼續提出疑問,“根據公司2024年報,該董秘于2025年5月16日應屆期滿,但目前未見公司發布相關公告,現任董秘是否有調整呢?”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還沒有換屆也沒有調整。
綜合上述五大維度,可以發現,不管是從營收和業績角度,還是薪酬待遇,深市主板公司的“券商系董秘”性價比最高,這一板塊公司2024年度的營收和業績表現“雙優”,同期股價表現與對應板塊指數差距最小,董秘平均薪酬也比科創板低。相比之下,“券商系董秘”所在的科創板公司表現最弱,2024年度營收和業績表現不及A股同板塊平均水平,股價下跌較多,而“券商系董秘”薪酬又是五大板塊(市場)中最高的。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涵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