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4 18:53:37
每經編輯|程鵬
近日,詞條#國補版iPhone 16 Pro被搶空#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熱議。
5月13日,記者了解到,被“搶空”的機型為iPhone 16 Pro 128GB。盡管京東已進行多輪補貨,但該款機型處于“一機難求”的狀態。這一搶購熱潮背后,國補政策與618大促的疊加效應發揮了關鍵作用。
記者登陸京東搜索“iPhone 16”,即顯示“iPhone 16 Pro首次參加國補,價格低至5499元起”字樣。記者進入銷售專區發現,iPhone 16 Pro 128GB的各機型均顯示5月21日以后有貨。
5月10日,蘋果向渠道商下發了調價通知,宣布iPhone 16 Pro Max、iPhone 16 Pro將降價,降幅超過千元。5月11日,京東平臺自營相關產品開始調價。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天貓Apple Store官方旗艦店公布的促銷信息顯示,5月16日20點起,iPhone 16 Pro 128GB在疊加國補和多種優惠之后,到手價5499元,較原價7999元減少了2500元。
Apple Store官方旗艦店為蘋果官方直營店,店里iPhone15、iPhone16都可以享受“國補”,區別于蘋果線下直營店和蘋果官方廠商不參加“國補”的做法。這次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降價幅度最大高達31%,成為蘋果“最香”機型。
授權店:已降了600元
可能還會降
據中新經緯報道,蘋果中國官網客服5月12日回應稱,最近確實收到了很多消費者咨詢上述降價問題,但目前官網手機均是原價,未收到近期降價通知,且官網產品也不參加國補。客服表示,“官網目前有的優惠是iPhone以舊換新活動,官方會給一個50元到450元不等的更新優惠,第二個就是免息的24期分期活動。”
蘋果天貓旗艦店和抖音自營旗艦店客服均稱,目前6000元以下的機型可以疊加國補,暫無其他優惠和降價活動。
蘋果京東自營店客服則表示,店內除了國補外還可疊加平臺優惠,但“618”活動是否再次降價暫未收到通知。
上述蘋果官網客服表示,線下的直營店的優惠活動通常和官網保持一致,上述降價活動或出現在第三方授權店,消費者可以去線下咨詢了解。
據中新經緯報道,記者隨機咨詢了位于北京的3家蘋果授權店,其中,Apple授權專營店(合生匯店)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門店除了國補外無其他優惠。Apple授權專營店(五道口店)工作人員稱,今年元旦門店iPhone 16 Pro降了700元,但近期沒有接到降價通知,店內其余6000元以下機型可參與國補。
Apple授權專營店(西直門凱德茂店)工作人員則表示,“近期確實收到了降價通知,16 Pro和16 Pro Max都降,其中512GB的iPhone 16 Pro在昨天(11日)已經降了600元,疊加今年元旦降的700元后,比官網便宜1300元。而且這兩天可能還會再降,具體日期和降價幅度暫不清楚。”
大中華區營收下滑
2024年蘋果在華銷量已被華為反超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蘋果公司近期發布了2025財年第二財季業績,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總凈營收為953.5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907.53億美元相比增長5%;凈利潤為247.8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36.36億美元相比增長4.8%。(注:蘋果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為2025財年)。盡管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增長,但增速較前幾個季度有所回落,反映出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整體疲軟及公司增長動能不足的問題。
按照產品線劃分,iPhone依舊是本季度營收第一來源,該產品線收入468.4億美元,同比增長2%,占總營收的49%;Mac收入79.5億美元,同比增長7%;iPad收入64億美元,同比增長15%。可穿戴設備(主要為Apple Watch和AirPods)收入75.2億美元,同比下降5%,連續七個季度萎縮。
從各地區市場來看,美洲地區、歐洲地區和大中華區是蘋果公司本季度最主要的三大收入來源,其中僅有大中華區收入出現下滑,而其他地區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具體來看,本季度美洲地區的收入占比達到42.3%,同比增長8.2%;歐洲地區同比微增1.3%,而大中華區同比下滑2.3%。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表示Mac、iPad和Apple Watch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錯,拉新效果非常好,吸引了大批新用戶。
“大中華區收入160.02億美元,同比下降2.26%,是唯一負增長的地區,中國對中低端手機的補貼政策(未覆蓋高端機型)及本土品牌競爭加劇是主因。盡管蘋果通過降價和推出符合國補政策的iPhone 16e試圖提振銷量,但效果有限,中國市場份額被華為、小米等品牌進一步擠壓。”TechInsights移動終端團隊表示。
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3%,達7160萬部。市場排名中,小米、華為、OPPO和vivo占據前四位,而蘋果以980萬臺的出貨量位列第五,同比下滑9%,成為頭部品牌中唯一出現負增長的廠商。
另外,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蘋果在中國出貨量為4290萬臺,同比下滑17%,在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中銷量下滑最為明顯,年度在華銷量已經被華為反超。
市場分析認為,近兩年,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場面臨的巨大壓力主要源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蘋果新機在創新設計與配置升級上表現得較為保守,難以持續激發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吸引力大不如前;另一方面,華為、小米等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場迅速崛起,以豐富多樣的產品線和出色的性能表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優質選擇,進一步擠壓了蘋果的市場空間。
CounterPoint發布的中國高端手機市場報告顯示,2022—2024年期間,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逐年下降,分別為75%、64%、54%。
從長期來看,硬件創新乏力是蘋果公司的增長瓶頸。有分析認為,iPhone作為核心收入來源,其增長主要依賴價格策略和存量用戶升級,缺乏如折疊屏、AI眼鏡等前瞻性產品的突破。而蘋果公司在AI領域的布局(如Apple Intelligence)雖已啟動,但生成式AI、智能硬件融合等進展落后于競爭對手,若未能及時落地,可能錯失技術紅利。
二級市場上,蘋果5月13日漲1.02%,報212.93美元;14日盤前,跌0.48%。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杜波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營報
證券時報e公司、湖北日報、澎湃新聞、中新經緯
推薦閱讀↓
雪碧悄悄換了配方?售后:2019年已改,并非是近期改動;網友:感覺沒小時候的好喝了
開始反擊?印度突然宣布:擬對美國部分商品征收關稅!印度股市下跌
剛剛,這一板塊逆勢大漲!這只新股一度飆漲49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