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3 23:12:10
5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五位“小巨人”企業代表與記者交流。廣東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夏夢瑩表示,其“絕活”是通過科技創新研發出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藥品。上海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葛群建議,年輕人要在本專業深耕并拓寬視野,成為π型人才,同時要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方向對齊。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星
5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涌現出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1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4600多家。這些企業都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強的特征,在整個產業中發揮了強鏈、固鏈、穩鏈的重要作用。
當天,來自“小巨人”企業的五位代表走進國新辦發布廳,圍繞“走專精特新之路 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與記者交流。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以專注、專業、專長見長,一般都在特定領域有自己的“絕活”。
廣東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臨床運營資深總監夏夢瑩表示:“我們的‘絕活’就是通過科技創新研發出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藥品。在傳統的腫瘤治療上,生物單抗藥物只能作用于一個關鍵的疾病治療靶點,這在療效上會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我們研發的新一代雙抗藥物,可以同時作用于兩個疾病關鍵靶點。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同時有兩個途徑去攻克腫瘤細胞建立的‘保護傘’。”
同時,這兩種途徑是可以互相協作的,是一個1+1>2的方法,既可以提升藥物的療效,也可以提升用藥的安全性,使得藥物擁有治療十幾種腫瘤疾病的潛力。
“在雙抗藥物的研發上,我們走的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從有理念到一步一步驗證自己,我們現在已經逐步證明了我們自己,雙抗新藥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藥物研發的重要方向。”夏夢瑩說。
她舉了一個例子,團隊研發的一款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雙抗新藥,這個藥物目前已經在一項Ⅲ期關鍵性臨床試驗中,對比國際標準治療方案,實現療效接近翻倍,這讓團隊感到歡欣鼓舞。當這個非常好的療效數據公布在世界肺癌大會以及國際期刊上以后,引發了產業界和國際醫學界很大反響。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變革正在重塑各行各業,制造業發展也日新月異。對于那些想適應變化提升自己的奮斗者,代表們有哪些具體的建議?
上海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葛群表示,他從芯片行業到人工智能,最后跨界進入新型儲能行業,在不斷接受新的變化、新的技術。
他給年輕人兩方面的建議:第一,要在本專業學得深,同時要把自己的視野拉寬。有一個詞叫做“π型人才”(至少擁有兩種專業技能,并能將多門知識融會貫通的高級復合型人才),不但要把自己的專業做深做精,還要敢于邁出一步,去了解其他行業,了解AI(人工智能)、了解算法、了解工程相關的新技術和本身職業的關聯,去發掘、發現跨界融合的創新點。
第二,要成為時代潮流的追光者,年輕人不應該只盯著風口,而是要把個人發展的坐標和整個國家發展方向對齊,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業,并不只存在于“熱搜榜”上,而是在需要不斷投入、靜靜攻關的地方。
他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他說:“我們在公司創立初期,就決定用AI賦能來改變傳統能源行業,但這的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把AI用在公司的管理、經營以及科研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礙,所以內部除了做充分的培訓之外,還要搭建一些易用平臺,甚至鼓勵試錯,讓年輕人、中層、合作伙伴都漸漸掌握AI能力、AI工具,讓AI的能力真正成為企業的效率工具,我想這些都幫我們發現了窺探未來的一些線索。”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