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近4年累計虧損17億元,君圣泰醫藥進入重要闖關期 董事長劉利平:計劃年底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9 16:28:48

5月8日下午,君圣泰醫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投資者交流會,圍繞“一藥多效”展開。會上,君圣泰醫藥董事長劉利平透露,公司核心產品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2025年將迎臨床開發關鍵期,預計年底遞交新藥上市申請。他強調,盡管如此,公司仍將持續拓展適應證開發,適時考慮開放融資,公司也在積極尋求BD合作,通過產品合作的權益來補充更多的現金流。

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馬子卿    

5月8日下午,君圣泰醫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了投資者交流會,會議主題圍繞“一藥多效”,公司創始人、行政總裁(CEO)及董事長劉利平,副總經理及執行董事于萌,董秘及投資者關系總監高麗萍等多名高管出席了會議。

交流會開始的時間,比預期晚了幾分鐘。一開場,高麗萍簡短介紹會議議程后,就直白介紹起君圣泰醫藥產品主要是聚焦代謝性慢病開發賽道,而公司開發核心產品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的理念,則是基于代謝性慢病一人多病的特點,以及對市場對一藥多效的巨大需求,緊扣交流會主題。

在會上,投資者現場提問最多的是關于公司核心產品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研發和商業化的問題。在劉利平給出公司清晰的商業化時間表后,投資者將關注點聚焦到了公司現金流和未來融資計劃上。

“一藥多效”核心產品進入重要闖關期

在高麗萍看來,基于疾病復雜性,代謝性慢病需綜合療法,傳統“頭痛醫頭”模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多靶點藥物或成未來主流。

高麗萍舉例說道,代謝性慢病患者常伴隨多種疾病疊加,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肥胖及體重異常等。國際研究顯示,多重代謝疾病疊加的匯總發病率高達42.4%。這些疾病形成一個原因是胰島素抵抗,而改善胰島素抵抗被視為解決代謝性慢病的關鍵突破口。

成立于2011年的君圣泰醫藥,2023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公司專注于代謝及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發現、開發及商業化多功能及多靶點療法,但截至目前還未成功上市一款產品。記者了解到,君圣泰醫藥目前自主開發了5款候選產品,適應證包括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2型糖尿病(T2DM)、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癥(SHTG)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等,其中有2款產品已進入臨床階段。

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是公司寄予厚望的拳頭產品。根據管理層介紹,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是一種靶向腸-肝系統的口服抗炎及代謝調節劑,正在開發用于治療代謝及消化系統疾病。

劉利平在會議上解釋,HTD1801為熊去氧膽酸和小檗堿的離子鹽,是一種具有獨特雙機制的新分子實體,通過激活AMPK(AMP依賴的蛋白激酶)及抑制NLRP3(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蛋白3),發揮其生物學活性。而這兩種關鍵機制與改善葡萄糖代謝、胰島素抵抗、脂質代謝和肝臟炎癥相關,為2型糖尿病(T2DM)等復雜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

不過,在君圣泰主打產品的代謝異常性脂肪性肝炎、2型糖尿病等領域,競爭已然白熱化,全球已有多家醫藥巨頭和創新藥企布局,而君圣泰醫藥產品未來商業化能力如何,如何從白熱化競爭中脫穎而出仍待驗證。

對于自家產品競爭優勢,劉利平回應稱,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具有多重代謝獲益,已完成的臨床試驗顯示出良好耐受性,還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2項“快速通道資格認定”和1項“孤兒藥資格認定”,臨床研究數據在國際學術大會及頂級期刊發表,獲得國際認可。

在此次會議召開之前,君圣泰醫藥還宣布了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在中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開展的2項3期臨床試驗(SYMPHONY 1和SYMPHONY 2)達到主要療效終點及多個次要療效終點。

劉利平表示,2025年,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將迎來臨床開發的關鍵躍遷時刻。針對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的2b期研究數據即將揭曉;針對2型糖尿病(T2DM)將完成包括與達格列凈頭對頭研究的3項3期試驗數據讀出,并計劃于年底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預計未來現金流支出將大幅下降

由于核心產品尚未獲批上市,公司近幾年無主營業務收入,不過從財報來看,君圣泰醫藥虧損額有所收窄。2024年君圣泰醫藥錄得虧損為3.82億元,上年同期為9.39億元,虧損收窄主要因可轉債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減少。

君圣泰醫藥同所有尚未商業化創新藥公司一樣,面臨著早期持續虧損的壓力。據悉,2021年至2022年,君圣泰醫藥虧損額分別為2.17億元、2.24億元,公司近4年累計虧損超17億元。此外,2024年末公司現金余額3.11億元,同比下降48.9%,公司依賴融資維持研發。因此,在此次交流會上,投資者十分關注君圣泰醫藥的現金流狀況以及未來融資計劃。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君圣泰醫藥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一直為負,分別為-9054.6萬元、-1.72億元、-3.57億元、-2.98億元。

劉利平回應稱,2023年末至2025年,是公司現金流支出較大的時期,主要是因為該階段公司開展了2個大適應證研究,涉及4個大的三期臨床試驗。不過,今年隨著大型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束,公司現金流支出將大幅減少,預計現金流支出約為2024年的30%。

對于公司研發成本較高,未來如何控制成本,劉利平表示,公司持續投入研發是為產品長遠發展。后續會優化資源配置,在保障研發質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臨床試驗流程、加強與合作伙伴協作等,以此提高研發效率,控制成本。

劉利平強調,盡管如此,公司仍將持續拓展適應證開發,適時考慮開放融資,公司也在積極尋求BD(商務拓展)合作,通過產品合作的權益來補充更多的現金流。

就公司未來1到2年產品開發計劃,劉利平表示,公司核心產品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實現從分子到藥品的關鍵過渡,首個產品申報之后,希望能夠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獲得批準。未來1至2年,除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開發的重要節點外,減重適應癥及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聯用開發也將取得顯著進展。同時,公司早期項目及機構合作也將持續推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5032829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5月8日下午,君圣泰醫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了投資者交流會,會議主題圍繞“一藥多效”,公司創始人、行政總裁(CEO)及董事長劉利平,副總經理及執行董事于萌,董秘及投資者關系總監高麗萍等多名高管出席了會議。 交流會開始的時間,比預期晚了幾分鐘。一開場,高麗萍簡短介紹會議議程后,就直白介紹起君圣泰醫藥產品主要是聚焦代謝性慢病開發賽道,而公司開發核心產品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的理念,則是基于代謝性慢病一人多病的特點,以及對市場對一藥多效的巨大需求,緊扣交流會主題。 在會上,投資者現場提問最多的是關于公司核心產品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研發和商業化的問題。在劉利平給出公司清晰的商業化時間表后,投資者將關注點聚焦到了公司現金流和未來融資計劃上。 “一藥多效”核心產品進入重要闖關期 在高麗萍看來,基于疾病復雜性,代謝性慢病需綜合療法,傳統“頭痛醫頭”模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多靶點藥物或成未來主流。 高麗萍舉例說道,代謝性慢病患者常伴隨多種疾病疊加,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肥胖及體重異常等。國際研究顯示,多重代謝疾病疊加的匯總發病率高達42.4%。這些疾病形成一個原因是胰島素抵抗,而改善胰島素抵抗被視為解決代謝性慢病的關鍵突破口。 成立于2011年的君圣泰醫藥,2023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公司專注于代謝及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發現、開發及商業化多功能及多靶點療法,但截至目前還未成功上市一款產品。記者了解到,君圣泰醫藥目前自主開發了5款候選產品,適應證包括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2型糖尿病(T2DM)、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癥(SHTG)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等,其中有2款產品已進入臨床階段。 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是公司寄予厚望的拳頭產品。根據管理層介紹,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是一種靶向腸-肝系統的口服抗炎及代謝調節劑,正在開發用于治療代謝及消化系統疾病。 劉利平在會議上解釋,HTD1801為熊去氧膽酸和小檗堿的離子鹽,是一種具有獨特雙機制的新分子實體,通過激活AMPK(AMP依賴的蛋白激酶)及抑制NLRP3(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蛋白3),發揮其生物學活性。而這兩種關鍵機制與改善葡萄糖代謝、胰島素抵抗、脂質代謝和肝臟炎癥相關,為2型糖尿病(T2DM)等復雜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 不過,在君圣泰主打產品的代謝異常性脂肪性肝炎、2型糖尿病等領域,競爭已然白熱化,全球已有多家醫藥巨頭和創新藥企布局,而君圣泰醫藥產品未來商業化能力如何,如何從白熱化競爭中脫穎而出仍待驗證。 對于自家產品競爭優勢,劉利平回應稱,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具有多重代謝獲益,已完成的臨床試驗顯示出良好耐受性,還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2項“快速通道資格認定”和1項“孤兒藥資格認定”,臨床研究數據在國際學術大會及頂級期刊發表,獲得國際認可。 在此次會議召開之前,君圣泰醫藥還宣布了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在中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開展的2項3期臨床試驗(SYMPHONY 1和SYMPHONY 2)達到主要療效終點及多個次要療效終點。 劉利平表示,2025年,熊去氧膽小檗堿(HTD1801)將迎來臨床開發的關鍵躍遷時刻。針對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的2b期研究數據即將揭曉;針對2型糖尿病(T2DM)將完成包括與達格列凈頭對頭研究的3項3期試驗數據讀出,并計劃于年底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預計未來現金流支出將大幅下降 由于核心產品尚未獲批上市,公司近幾年無主營業務收入,不過從財報來看,君圣泰醫藥虧損額有所收窄。2024年君圣泰醫藥錄得虧損為3.82億元,上年同期為9.39億元,虧損收窄主要因可轉債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減少。 君圣泰醫藥同所有尚未商業化創新藥公司一樣,面臨著早期持續虧損的壓力。據悉,2021年至2022年,君圣泰醫藥虧損額分別為2.17億元、2.24億元,公司近4年累計虧損超17億元。此外,2024年末公司現金余額3.11億元,同比下降48.9%,公司依賴融資維持研發。因此,在此次交流會上,投資者十分關注君圣泰醫藥的現金流狀況以及未來融資計劃。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君圣泰醫藥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一直為負,分別為-9054.6萬元、-1.72億元、-3.57億元、-2.98億元。 劉利平回應稱,2023年末至2025年,是公司現金流支出較大的時期,主要是因為該階段公司開展了2個大適應證研究,涉及4個大的三期臨床試驗。不過,今年隨著大型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束,公司現金流支出將大幅減少,預計現金流支出約為2024年的30%。 對于公司研發成本較高,未來如何控制成本,劉利平表示,公司持續投入研發是為產品長遠發展。后續會優化資源配置,在保障研發質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臨床試驗流程、加強與合作伙伴協作等,以此提高研發效率,控制成本。 劉利平強調,盡管如此,公司仍將持續拓展適應證開發,適時考慮開放融資,公司也在積極尋求BD(商務拓展)合作,通過產品合作的權益來補充更多的現金流。 就公司未來1到2年產品開發計劃,劉利平表示,公司核心產品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實現從分子到藥品的關鍵過渡,首個產品申報之后,希望能夠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獲得批準。未來1至2年,除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開發的重要節點外,減重適應癥及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聯用開發也將取得顯著進展。同時,公司早期項目及機構合作也將持續推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婷婷色五月欧洲图片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外国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