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8 17:31:30
從上海街頭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到攜9000多家門店站上港交所舞臺。12年時間,滬上阿姨(上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上阿姨)從新式茶飲賽道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在競爭白熱化、品牌層出不窮的新式茶飲江湖,滬上阿姨憑什么突破重圍?答案或許藏在兩組關鍵數據里:年銷6億杯的驚人數字,是消費者用味蕾為其品質投下的信任票;5000多家加盟商用真金白銀的支持,以30%的二店率表達對品牌的信心。
正是這場品牌與消費者、加盟商之間的“雙向奔赴”,讓滬上阿姨以“毛細血管”式的擴張策略,將門店滲透至全國300多個城市,完成了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巨頭的華麗轉身。
如今港股上市,滬上阿姨迎來全新起點。在下沉市場已占得先機的它,能否憑借這來之不易的信任基石,在資本助力下續寫商業傳奇?
一條擁擠的上海弄堂,一家無名奶茶店前排起的長龍——這個偶然的發現,徹底改變了單衛鈞和周蓉蓉的人生軌跡。
2013年,這對從世界500強“出走”的夫妻,將弄堂里的煙火氣與商業嗅覺糅合,捧出了滬上阿姨的第一杯五谷奶茶。
這是一款加入谷物作配料的奶茶,最適合熱飲,尤其在中國北方地區,可在寒冷的冬天帶來溫暖及舒適的感覺。也由此,滬上阿姨迅速在北方打開市場。
但真正的轉折發生在2019年。這一年,滬上阿姨憑借鮮果茶成功南下,完成從區域品牌到全國連鎖的躍遷。
支撐這一擴張佳跡的,是滬上阿姨的爆款制造能力:每年超100款新品迭代,從輕乳茶到季節性限定款(如仙仙玫瑰青提、綠豆牛乳冰),持續刺激消費者味蕾。
強大的產品力背后,是滬上阿姨對于產品研發創新的重視。公司設有專門的研發中心,持續開發新飲品及食材。“經過多年持續努力的產品開發,我們已建立起儲備產品庫,持續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滬上阿姨招股文件中表示。
如今的滬上阿姨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街頭小店,而是構建了覆蓋多價格帶的品牌矩陣:主攻下沉市場的“滬上阿姨”咖啡副牌“滬咖”以及極致性價比的“輕享版”。
三大品牌在各自的細分賽道狂奔,昔日的小店也已蛻變為行業巨頭——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截至2023年末,按門店總數計算,公司于中國北方中價現制茶飲店品牌中排名榜首;于中國中價現制茶飲店品牌中排名第三;及在中國現制茶飲店行業排名第四。
更喜人的是財務表現,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滬上阿姨營收分別為21.99億元、33.48億元和32.84億元,年均增速為14.3%;期間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54億元、4.16億元、4.18億元,年均增速達39.49%。
資本用真金白銀投下信任票:滬上阿姨于2020年、2021年和2023年完成A輪融資、A+輪融資和B輪融資,后續又于2024年2月通過增資完成C輪融資。
在這其中,有不少知名投資機構現身。比如滬上阿姨股東蘇州宜仲、蘇州祥仲、南京祥仲均由嘉御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衛哲最終控制,其中,蘇州祥仲持有的投資組合公司包括成都零食有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無邊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
滬上阿姨采取以加盟為重點的業務模式,公司絕大部分收入均來自加盟業務,涵蓋貨物銷售與加盟服務兩大板塊。
2022年至2024年,滬上阿姨加盟相關收入從20.72億元增長至31.69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從94.3%提升至96.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滬上阿姨9176間門店中,有9152間由加盟商經營,占門店總數比例為99.7%。
為何滬上阿姨能在眾多茶飲品牌中脫穎而出,吸引大批加盟商紛至沓來?答案藏在極具競爭力的初始投資成本里。
灼識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滬上阿姨新店平均初始投資成本約為27.5萬元,相比中國中價現制茶飲店行業35萬元的平均水平,足足低了7.5萬元。
這一差距背后,是滬上阿姨精心設計的“輕裝上陣”策略:與行業其他五大中價現制茶飲品牌相比,其前期加盟費更低;通過優化門店布局、提供高性價比設備削減開支;自2023年底起,更是允許加盟商使用經批準的外部供應商設備。
這種策略靈活且成效顯著,不僅大幅降低加盟門檻,更直接刺激了老加盟商的復購熱情。招股文件顯示,截至2024年末,在滬上阿姨的5455名加盟商中,有1637名加盟商開設一間以上的門店,占比大約30.0%;此外,現有加盟商開設新加盟店的比例由2022年的46.5%上升至2024年的48.8%。
但規模擴張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當同行紛紛陷入“萬店魔咒”——規模越大品控越難的行業怪圈時,滬上阿姨如何破局?公司深知,優質食材的新鮮度與及時送達,是維持產品質量的生命線。
為此,滬上阿姨構建起龐大且精密的供應鏈網絡:12個大倉物流基地、4個設備倉庫、8個新鮮農產品倉庫以及15個前置冷鏈倉庫,形成覆蓋全國的強大物流體系。
根據灼識咨詢,截至2023年末,于中國以門店總數計算的前五大中價現制茶飲店品牌中,滬上阿姨以倉庫的城市覆蓋范圍計算排名榜首。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集中采購+本地化供應”的雙軌制。在食材方面,滬上阿姨要求加盟商必須通過公司平臺采購核心原料,而公司則通過自建生產基地與篩選本地供應商相結合,既保證品質統一性,又實現規模議價。
近年來,新式茶飲賽道如火如荼,成為消費市場炙手可熱的“黃金賽道”之一。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茶飲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38億元,同比增長3.49%。而更令人矚目的是,分析師預測2025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2000億元,市場潛力可見一斑。
在這片看似藍海的市場中,新茶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頭部品牌與新興勢力的同質化競爭日益白熱化。然而,滬上阿姨卻在這場混戰中找到了獨特的破局之道——聚焦下沉市場。為何選擇下沉市場?滬上阿姨招股書中的一組數據揭示了背后邏輯:截至2023年末,國內三線及以下城市現制茶飲店密度僅為273間/百萬人口,遠不及一線城市的474間/百萬人口。更誘人的是,灼識咨詢預測,未來五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現制茶飲店市場將以22.8%的復合年增長率狂飆突進,遠超行業整體增速。
但這里絕非一片坦途,而是競爭的修羅場。如何在強敵環伺中撕開一道口子?滬上阿姨早有籌謀。
在產品布局上,滬上阿姨打出差異化組合拳。除滬上阿姨這一核心品牌外,滬咖及輕享版相繼推出,尤其是輕享版,專為下沉市場量身定制,以超值茶飲精準擊中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同時,其低開店投資成本優勢成為撬動下沉市場的關鍵杠桿,契合了中小投資者的資金訴求。
但下沉市場絕非簡單的價格戰。滬上阿姨覆蓋全國的冷鏈倉儲與供應鏈體系,為門店運營提供了堅實后盾。更重要的是,滬上阿姨還計劃改進門店營運模式,縮短投資回收期,進一步增強對潛在加盟商的吸引力。
截至2024年末,滬上阿姨已有超半數門店扎根三線及以下城市,這一成績正是其策略奏效的有力證明。
如今,隨著港股IPO的推進,滬上阿姨手握新籌碼。招股書顯示,募集資金將用于數字化升級、新品研發、供應鏈強化等多個關鍵領域。在茶飲行業從“跑馬圈地”進入“精耕細作”的新階段,滬上阿姨的這場資本之旅,或將成為其深耕下沉市場的新跳板。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