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17:36:38
4月28日晚,紫光股份交出了2024年、2025年一季度答卷: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90.24億元,同比增長2.22%;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7.90億元,同比增長22.25%,保持良好增長態勢。為深化全球化戰略布局,加快海外業務發展,紫光股份還計劃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在這份財報中,紫光股份旗下核心子公司新華三集團的業績表現尤為亮眼。2024年,新華三實現營業收入550.74億元,同比增長6.04%;2025年一季度營收達152.95億元,同比增幅躍升至26.07%,增長動能持續增強。
從業務版圖來看,新華三國內政企業務以442.39億元收入穩居基本盤,10.96%的同比增長印證了其數字化轉型的服務能力;海外市場則依托自主渠道突破,實現收入29.16億元,同比大增32.44%。H3C海外自主渠道業務收入達到9.59億元,增速高達69.35%,全球化布局步入快車道。在“AI in ALL”技術深耕與“AI for ALL”場景落地的雙輪驅動下,新華三以全棧智能能力賦能百行百業,為紫光股份貢獻超六成營收的同時,亦在智能時代競爭中錨定領跑身位。
在人工智能與算力技術深度融合的熱潮中,新華三集團以“算力×聯接”的乘數效應為核心,通過全棧智算產品矩陣與技術創新,持續鞏固其行業領軍地位。
面對大模型時代對算力、網絡與能效的極限需求,公司率先推出基于DDC架構(Disaggregated Distributed Chassis分布式解耦機框)的新一代無損網絡解決方案及算力集群核心交換機S12500AI系列,可高效支撐千卡至萬卡級別的高速無損算力集群互聯,帶寬利用率提升107%,為超大規模AI訓練構建高效網絡底座。
同時,為加速CPO技術規模商用,800G CPO光電共封裝交換機S9827系列已經成功應用于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大型數據中心網絡場景,為高性能AI計算提供高帶寬、低延遲的網絡支撐;實現64卡高速互聯超節點算力集群落地部署,相比8臺8卡GPU服務器互聯可提升142%的訓練性能,同時具備演進至1024卡集群互聯的能力。
在綠色節能領域,新華三創新推出液冷背門、G-Flow油類單相浸沒以及相變浸沒式液冷三大方案,其中相變浸沒技術單U解熱能力突破3.5KW,有效破解高密度算力集群散熱難題;800G CPO光電共封裝交換機S9827系列已落地頭部互聯網企業數據中心,通過高帶寬、低延遲的網絡支撐,為AI計算場景提供關鍵基礎設施保障。
產品背后是技術的創新與突破,新華三作為主要參與單位成功斬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下一代互聯網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SAVA關鍵技術與規?;瘧?rdquo;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超大規模多領域融合聯邦靶場關鍵技術及系統”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技術突破之外,公司還在智能安全與運維領域同步實現躍遷。其推出的業界首款內置大模型旗艦防火墻M9000-X,具備8Tbps超高防護能力和5微秒極低時延,內置AI安全策略與檢測引擎,威脅研判準確率提升70%。
市場份額印證了技術創新的價值。從市占率來看,新華三核心產品線正持續領跑市場:網絡領域,企業級WLAN市場份額連續十六年穩居首位,園區交換機三度蟬聯榜首,路由器業務連續九年保持前二,其中在國內刀片服務器市場份額為54.4%,位列榜首;算力領域,x86服務器與存儲設備分別連續六年、七年穩居前三;安全硬件市場份額連續六年位列第二。
這些數字的背后不僅是公司在多賽道的競爭優勢,更折射出其從單點技術創新到全棧生態布局的戰略縱深。從網絡架構革新到多元算力融合,從綠色節能突破到智能安全升級,新華三正以系統性技術布局,為百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在“硬科技+深場景”的雙輪驅動下,新華三并未止步于技術領先優勢的構建,而是將目光投向更關鍵的命題——如何讓AI能力穿透行業壁壘,真正轉化為可觸達、可量化的生產力。當智算技術底座日趨完善,這家企業以“場景穿透、生態共生”為戰略支點,全力破解AI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現實挑戰。
新華三推出的業界首個“智算—算法—治理”深度耦合的DeepSeek大模型一體機——LinSeer Cube,以開箱即用的全棧交付、垂直領域的深度定制、端到端全生命周期服務三大特性,已在政府、交通、教育、金融、企業、電力能源等行業落地應用,覆蓋政務服務、低空經濟、智能制造、醫療診斷輔助等典型業務場景,協同用戶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與行業場景的融合落地。
聚焦行業縱深,憑借在行業云、行業大數據等領域的豐富積累,新華三陸續發布了靈犀醫學腦血管病專病大模型、靈犀企業大模型、靈犀城軌大模型等一系列創新成果。在助力杭州推進城市大腦3.0建設的進程中,公司賦能杭州打造城市智能中樞,有力支撐“城市大腦GPT”和“數智政務”兩大應用,助力城市運行管理能力提升。
為筑牢AI落地的算力基座,新華三還在北京、內蒙古、寧夏、貴州等多個國家算力樞紐地區積極參與智算中心建設;聚合國產CPU、GPU等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全面搶抓國產化建設機遇,成功落地多個國產萬卡智算集群;聯合運營商建設20+智算中心,與多家省公司達成合作,深化算力運營服務模式創新,服務政企用戶智能化升級。
憑借大規模智算集群的建設部署能力和在液冷技術領域的創新,新華三在數據中心液冷領域形成完善的產品布局和牢固的客戶合作體系,全棧液冷解決方案已在多個國家級戰略工程、省市級政府智算中心項目和頭部互聯網企業中實現規模部署和應用。
此外,新華三打造的“圖靈小鎮”也邁入了價值變現全新階段:相繼在杭州、鄭州、咸陽、馬鞍山、貴陽、西寧等地落地,通過一站式、多元化的算力服務平臺和銷售體系實現智算中心從“建設、生態、運營、賦能”到“銷售、服務”的完整商業閉環。不僅入選了工信部2024年先進計算賦能新質生產力典型案例,更驗證了“技術下沉+生態共創”的商業生命力。
國際市場方面,新華三堅持規模與效益雙輪驅動,繼續深化全球布局,持續拓展第二增長曲線,2024年增設韓國、烏茲別克斯坦、智利、波蘭、德國5家子公司,目前已在全球設立22個分支機構;新增認證海外合作伙伴874家,累計2900多家,服務可覆蓋181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市場的響應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從行業專精大模型到全球算力網絡,從液冷技術創新到中小企業普惠計劃,新華三正以“技術穿透場景,生態激活價值”的雙重邏輯,將AI轉化為可量化、可復制的生產力工具,在這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變革中用實踐詮釋:真正的智能化轉型,始于技術突破,興于生態共建,成于價值共生。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