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強州府?建名城” 馬爾康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川新聞網 2025-04-29 19:17:47

在青藏高原東南緣、巴蜀大地西北部,梭磨河大峽谷浩蕩奔騰的走勢,勾勒出這座川西最“瘦”的一線城市——馬爾康。

提到馬爾康,你會想到什么?是底蘊深厚的嘉絨勝地、聞名遐邇的鍋莊故鄉,還是意義非凡的長征驛站、愜意休閑的避暑天堂……

4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四川新聞發布廳舉行“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馬爾康專場。

從川西秘境走來的馬爾康,如何在新時代搶抓“強州府?建名城”機遇,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我們從這場發布會可以窺見一二。

“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馬爾康專場

明確“三步走”:

到2030年全市經濟規模跨百億,人均GDP超16萬

馬爾康,藏語意為“興旺發達之地”,是阿壩州唯一的縣級市,阿壩州州府所在地,也是阿壩州行政、文化、金融、信息中心。近年來,馬爾康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突出抓好“六地六城”建設,在全州高質量發展新藍圖中,展現新擔當、做出新業績。

馬爾康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蔣剛

什么是“六地六城”?發布會上,馬爾康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蔣剛介紹道,“六地”是指建成州府示范引領高地、全國夏繁種業基地、西部清潔能源供給地、鋰資源綠色開發示范地、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六城”是指建設獨具魅力高原名城、民族團結示范之城、生態文明和美之城、開放創新活力之城、共同富裕幸福之城、基層治理和諧之城。

路徑明朗,目標也已繪就。蔣剛表示,馬爾康明確了一年、三年、五年“三步走”的目標路徑,系統回答了推動馬爾康高質量發展“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等重大問題——

到202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0億元,人均GDP超過10萬元,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城鄉建設實現新突破;

到202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80億元,人均GDP超過13萬元,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質量效益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全國領先,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到2030年,全市經濟規模跨越百億臺階,人均GDP超過16萬元,“興文旅、強工業、優農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在全省民族地區走在前列。

下好“先手棋”:

預計2030年全市清潔能源總裝機將突破850萬千瓦

錨定建設目標,下好“先手棋”也尤為關鍵。近年來,馬爾康堅持鄉村振興“一張藍圖”繪到底,清潔能源和鋰礦資源“兩項優勢”齊發力。

在農業方面,馬爾康發揮特色農業優勢,建設天府夏繁現代種業園、松崗農畜(牧)林產品加工物流園等,帶動周邊農民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具體來講,編制完成《馬爾康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優化形成“一軸兩園三區”布局,統籌推進“十大”有機農產品品牌建設,完成“卓克基、雪馬山、嘉絨爾康”系列商標注冊。同時,充分發揮東西部協作、省內對口幫扶優勢,建成5個省級和美鄉村,莫斯都村堅持“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發展思路,依托古巖畫歷史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建設秘境莫斯都露營地,切實嘗到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來的“甜頭”。

“特別是天府夏繁(馬爾康)現代種業園加速建設,全國夏繁論壇永久會址暨嘉絨農耕文化博覽館即將亮相,首屆全國夏繁論壇將于今年下半年在馬爾康舉辦。”蔣剛提到,這不僅僅是一次論壇,更是馬爾康向全國展示“紅色底蘊、生態價值、民族風情”的窗口,將為“強州府?建名城”戰略注入新動能,助推在全國形成“夏繁阿壩、南繁三亞”的農作物育種品牌。

馬爾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 潘勇

產業方面,馬爾康立足資源稟賦優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走好清潔能源新賽道,以發展的“含綠量”提升增長的“含金量”,緊緊圍繞“西部清潔能源供給地”目標,加快推進水、風、光1200萬千瓦資源開發,預計到2030年,全市清潔能源總裝機將突破850萬千瓦。

“我們擁有豐富的水、光、風能資源,‘十四五’期間,我們規劃建設3個水電項目,總裝機360.6萬千瓦;確定12個光伏場址,總裝機容量為220萬千瓦;規劃5個風電場,總容量為52萬千瓦……”發布會上,馬爾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潘勇用一組數據說明。

同時,馬爾康前瞻布局“十五五”清潔能源開發規劃,積極探索“水風光儲一體化”,著力構建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清潔能源體系。深度謀劃310萬千瓦光伏項目及總裝機366萬千瓦的2個水電項目、2個抽水蓄電項目。

此外,馬爾康黨壩鋰礦作為四川首個氧化鋰資源量超百萬噸的(花崗偉晶巖型)鋰礦床,也是迄今亞洲探明資源量最大的鋰礦床,為馬爾康錨定“鋰資源綠色開發示范地”建設,推進資源原地加工、就地轉化聚勢賦能。

以馬爾康市日部鄉為例,該鄉依托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帶來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深化地企合作,積極打造“繁榮鄉村示范、地企融合發展”的特色商貿集鎮,涵蓋餐飲住宿、物流運輸、批發零售等多個行業,形成了日部集鎮經濟圈,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和創業機會,拓寬了農牧民增收渠道。

聚焦“惠民生”:

2026年阿壩州教育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體工程將落成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發布會上,蔣剛介紹道,馬爾康聚焦教育、醫療、就業“三保重點”,以提升民生事業“溫度”、群眾幸福“指數”為目標,持續深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

細化來看,馬爾康綜合施策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完成長征幼兒園等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建設,設立500萬教育基金,保障孩子學有所教;投資1.2億元建設市人民醫院綜合大樓,讓群眾看病更方便;對標落實阿壩州醫療衛生質量提升“六大行動”和衛生健康“十大惠民措施”,全面推行“一次掛號管三天”“先診療、后付費”和“康健同行”全民免費體檢等服務;設立500萬大病救治互助基金,搭建起堅實的醫療救助平臺,讓群眾病有所醫……

以教育為例,目前馬爾康市正在實施教育強基計劃。新聞發布會上,馬爾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阿南向媒體記者分享了該市在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打造現代化教育體系上的具體舉措。

馬爾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阿南向記者展示長征學校效果圖

“教育,不僅是民生福祉的根基,更是驅動民族地區永續發展的核心引擎。”阿南提到,馬爾康始終踐行“教育優先”戰略,近年來,通過空間重構、數字賦能、服務升維三大創新工程,實現了從“高原辦學”到“高地育人”的三大躍升,即構建了科學均衡的教育資源布局、打造了智慧高效的數字教育體系、完善了溫暖貼心的教育服務保障。

阿南介紹道,針對“校點多、學生少”導致資源浪費、效益低下問題,馬爾康創新性實施“四集中”戰略——高中向片區集聚、初中向縣城靠攏、小學向中心鎮布局、學前教育就近覆蓋,調整撤并23所辦學效益偏低的鄉村教學點,徹底打破高原教育資源分散困局。如今,以長征學校為核心樞紐,縣域學校協同發展的“一核多翼”教育集群已具雛形。

“2026年,總投資8.69 億元的長征學校綜合體即將落成,作為阿壩州教育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體工程,學校規劃60個教學班級、3000個優質學位,將創新實踐‘教育+文體+科創’三圈融合模式,為民族地區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樹立全新標桿。”阿南表示,未來,馬爾康還將以長征學校為示范,全力構建“AI 教室、智慧選課系統、多功能科創空間”三位一體的智慧教育體系。通過整合校園安防、食宿管理、數字圖書館、在線教研等功能模塊,打造全場景智慧管理平臺,推動教育公平從“有學上”邁向“上好學”的更高境界。

同時,為確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安心求學、健康成長,馬爾康創新實施“物質保障+精神滋養”雙軌護航機制,特別推出“石榴籽?暖心學路”工程,精準幫扶偏遠地區和困難家庭學生。按照每生每年380元標準,政府投入資金360萬元,為6700余名本地戶籍學子發放交通補貼,將教育關懷從硬件設施延伸到人文滋養的每個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馬爾康還聚焦“拴心留人、招商引客”目標,堅持“人文化、旅游化、現代化、精細化、個性化”五化工作思路,以城市更新“帶動”基礎設施“補短”,推動城鄉融合中不斷“提檔升級”,逐步提升馬爾康“人氣、商氣、文氣、名氣”。

“馬爾康這座獨具魅力的城市,正將地理空間的‘小局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大格局’,持續以‘工業綠色化、農業現代化、文旅全域化’的鏗鏘步伐,在川西北高原繪就一幅‘雪山為幕、江河為弦、民生為韻’的現代化馬爾康壯美篇章。”蔣剛在會上表示,未來,馬爾康將繼續找準經濟增長點、民生關切點、風險隱患點、工作著力點,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進一步實施教育強基、醫療培優、就業拓崗,“石榴籽”工程、城鄉環境整治、基礎設施補短,“雙聯雙進”“微網實格”等實實在在的舉措,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標題:從這場新聞發布會,看馬爾康如何搶抓“強州府?建名城”機遇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新聞發布最前線·深一度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教育 縣域經濟 高質量發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娱乐在线视频国产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一区 |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 尤物亚洲入口一区 |